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一、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0分)1.温庭筠《望江南》一词中体现全词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2.范仲庵《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但又未立功难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希望皇帝能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武陵春》中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从而抒发自己内心深重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7.《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与“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义相近句:__________,__________。9.16、《山坡羊骊山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10.《醉花阴》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分析(29分)(一)《陈涉世家》(共计10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1)会.天大雨()(2)今亡.亦死()(3)宜.多应者()(4)旦日,卒中往往..语()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天下苦秦久矣。译文:(2)上使外将兵。译文:1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1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二)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5—17题。(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5.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1)躬耕于南阳躬:(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3)由是先主遂诣亮诣:(4)此人可就见就: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将军宜枉驾顾之。17.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三)(9分)【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18.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寡人谕.矣()(4)图穷.而匕首见()19.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1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2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毕使于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三、名著阅读(21分)1.走进文学名著,沐浴经典阳光。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4分)(1)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襄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2)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3)“说吧!”曹先生点了点头。开始说过去的事,从怎么由乡间到城里说起。本来不想说这些没用的事,可是不说这些,心中不能痛快,事情也显得不齐全。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每一滴汗,每一滴血,都是由生命中流出去的,所以每一件事都有值得说的价值。(4)香蔷薇,青蒿,茉莉,石竹,玫瑰都早已把芳香作为晚间祭品奉献出来了;这股新的香味既不是灌木香又不是花香,而是——我很熟悉——的雪茄的香味。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实正在成熟的树木。我听见夜莺在半英里以外的树林子里歌唱。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宋江任寨主后改为“”。(2)《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3.填空:(3分)诸葛亮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请结合有关课文或课外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三个成语或故事名称。a.____b.____c._____4.名著阅读。(4分)(1)《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而获罪问斩。(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歇后语:——故事情节:5.《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为救好友林冲,大闹。(3分)6.《红楼梦》原名《》,该书以_____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3分)三、写作(共50分)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20x20=40020x20=400语文月考题答案一.1.肠断白蘋洲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5.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9._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二.11.(1)会——适逢(恰巧遇到、正好、正赶上)(2)亡——逃亡(逃跑)(3)应——响应(呼应)(4)处处12.(1)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或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2)皇上派(他)到外边带兵。(“苦秦”“将兵”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一处扣l分)13.B14.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意思相同或相近均可)15.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16.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17.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18.⑴道歉⑵介词,从、由⑶明白,懂得⑷穷尽,完结19.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20.(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21.B三、1.①智取生辰纲②闰土③样子(或:骆驼样子)④罗切斯特先生(或:罗切斯特)2.(1)聚义厅忠
本文标题:期中考试题及其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6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