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期末考试主观题训练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年份19791988199820062007200820092010基尼系数0.330.3820.3780.4650.470.4960.480.489注: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状况的数据。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1)上述图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4分)(2)请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以上问题。(8分)2.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杂志开展的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发现,民众对“十一五”期间民生改善建设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样本总量比率累计超过60%。在收入分配方面,“非常不满意”(13%)与“不满意”(18%)的比例累计超过三成,民众希望缩小贫富差距的诉求非常强烈。(1)请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4分)(2)谈谈应怎样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解决这一问题?(9分)3.2011年9月1日,我国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23500元。我国历次修改个税起征点情况如下:1980年9月颁布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确定个税起征点标准800元2005年10月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2008年3月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标准从1600元调整到2000元2011年6月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标准从2000元调整到3500元注:我国GDP总量1980年为4609亿元,2010年为397983亿元,增长8534.91%。我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1980年为1957.9亿元,2010年为72.6万亿元,增长36980.55%。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主要原因及意义。(12分)4.(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35.(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现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材料三: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1)图6、图7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6、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第二年。重庆市深化二次分配改革,强化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更加关注中低收入群体,通过社会保障覆盖、住房保障、专项消费补贴、节假日补助、特殊费用减免等措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请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为我国扩大内需,稳定经济,保持增长出谋划策。图6图747、材料一:材料二: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招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1)揭示表1、表2所示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4分)(2)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9分)8.“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地沟油”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7月发布文件,决定组织开展“地沟油”等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2011年9月13日,公安部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1)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简要分析“地沟油”泛滥的原因。(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解决“地沟油”的问题。59.(16分)材料一:国务院十项措施扩大内需,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会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面对严峻局面,中央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从“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保增长、控物价”再进一步转向“保增长、扩内需”。(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确定的十项措施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8分)(2)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就我国经济如何“保增长”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8分)10.(12分)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0%10%——5%2010年短缺7400万吨15亿桶178万千瓦时9-11亿立方米注: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610种短缺。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资源综合利用率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矿产资源回收率单位产值能耗机动车消耗工业用水重复率比发达国家低10%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比欧洲高25%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注:2011年7月,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指出,2010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已经占世界总量的20%,但是GDP不足世界的10%;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人均GDP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11.(20分)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次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说明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分)7期末考试主观题训练参考答案1.(1)图表反映在我国经济生活领域存在着个人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2)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③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2.(1)人们对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①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以推动经济较快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居民收入持续增长。②应该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分配差距,促进社会事业发展。③应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调节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3.(1)原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使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货币发行量过多,出现通货膨胀,使货币购买力降低、物价持续升高。(2)意义: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4(1)劳动力转向卖方市场,工资水平上升;(3分)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3分)(2)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4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分)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分)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2分)5、(1)①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2分)②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下滑。(2分)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分)(2)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供给,推动产能扩张。(2分)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④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分)6、(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3分)(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3分)(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来促进经济发展。(3分)7、(1)经济信息:表一反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表二表明我国环保8产业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在不断增长。内在联系:因为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我国不断的优化投资结构,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2)
本文标题:期末考试主观题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6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