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探究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进展状况
探究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进展状况--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为例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陈吉彪【摘要】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考察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进展,呼吁广大师生相应五水共治号召,是此次实践的最终目的。【关键词】五水共治社会热情环保大学生正能量一、前言(一)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近50年来,中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到2004年底,已累计建成江河堤防长达27.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形成了约60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5625万公顷,除涝面积21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的1/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3的条件下,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经济高速发展,水力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2013年11月29日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以来,浙江省上下陆续拉开治水的新篇章。浙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重点抓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全省清理河道和清洁农村行动,建立“河长制”等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2013年10月上旬,“菲特”强台风正面袭击浙江,引发余姚等地严重的洪涝灾害。浙江在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饮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要通过治水,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浙江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深入了解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进展现状,呼吁广大师生相应号召,我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了此次调研。(二)调研目的和意义治水工程在浙江各地都不曾停歇过,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治理浙江水问题。从历史的大禹治水等到现在的五水共治,浙江从单纯解决水灾问题发展到了污水与水灾共治的地步,治水的难度大大加强。浙江水问题的出现,很大问题是人为原因,大多数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对于污水的处理十分消极,日积月累形成污染;人民环保素质有待提高,生活垃圾数量庞大,水污染治本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水治理到底是谁治理,是水利部门还是环境部门,这种界限暧昧的状况,有关部门遇难而推的态度,更导致水治理责任的相互推诿。而地方政府为赢得发展,乱占河道,填埋水塘的行为,使得洪涝灾害日益严重;最近几年全球气候的恶化使得浙江水灾日益频发和严重的现状,让水治理问题更不仅仅在于污水治理。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水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水环境质量低劣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水是生产之基。“五水共治”必然要求我们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保障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另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扩大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五水共治”需要启动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节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工程。政府适时推出这些公共工程,既可以起到“五水共治”的效果,又可以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为实践小组自行编制的《“五水共治”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一定比例的发给不同人群填写。2.晤谈法。是以口头形式,访谈天台县环保局五水办的工作人员,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二、实践调研概况本次调研选取了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作为调研测试点。天台县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快速反应,深入实施“五水共治”“139”攻坚行动:即把始丰溪建设成为浙江省生态化治理的示范性河道;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区内涝整治3大工程建设;以三茅溪、赭溪、螺溪、小法溪、长湖坑、杨柳河、东坑、左溪、施安坑9条河道为重点,全面开展河道综合整治。现已形成了齐抓共治、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但在过去的城市建设当中,政府对防洪排涝影响问题研究和考虑不够,导致在防汛上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天台县城区某些地方内涝严重,比如客运中心附近的街道,一旦暴雨过后,排涝能力差,导致城区排涝受阻。首先,实践小组与天台县环保局五水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与访谈,了解了当地五水共治的现状。接近着,实践小组在参观了天台县始丰溪坦头治理工程、自来水厂自动化系统和浙江圣达药业有限公司后,还在城区主要路口发放宣传单和调查问卷,向市民们宣传“五水共治”。然后,实践小组在天台城区主要街道、车站等发放宣传单和调查问卷,得到了群众的热情回应。活动共计调查市民人数近二百人,发放宣传单600份,回收问卷120份。具体样本情况见下表:区域发放问卷数(份)回收有效问卷数(份)赤城街道15028始丰街道15034福溪街道15035坦头镇15023合计600120表1问卷发放、回收及地区分布情况三、实践调研分析1、天台县目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在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生活用水水质差和生活用水供给短缺仍然是当前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2、造成天台县水污染的原因结果显示,工业污水乱排放、生活垃圾乱堆放、工厂污水的排放仍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3、造成天台县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问卷的结果显示,节水问题仍旧是“五水共治”中不可以忽视的问题。另外在抽样调查的样本中,可以发现中老年群体对“五水共治”不是很了解,多数青少年群体对“五水共治”表示有所了解,但大多数市民体现出了愿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实践小组回校后,与其他的“五水共治”的调研团队相互交流经验和调研结果,同时也在校内广为宣传,希望让大家共同参与到“五水共治”的活动当中来,激发环保热情,传递大学生的正能量。四、总结和建议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浙江水环境承受着极大压力。江南水乡,为找到能游泳的河流而苦苦寻觅。我省作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决策,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五水共治”是个大战略,必须要用大思维推进。要学会尊重“大自然”。“五水共治”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纵观古今中外的水害水患,既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原因,更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推进“五水共治”,首要是树立“人水和谐”理念,无论是开发利用水资源,还是开工建设水利基础设施,都要始终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大资源”。水资源是生产、生活、生态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坚持“水惟大”,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确立和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浙江又是水资源较为紧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同时更面临水资源区域和时空分布不平衡、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双重困扰。缓解水资源制约要坚持“大视野”,除了在保护生态、加强论证的前提下,加快建设一批骨干型水源工程和调配工程,更关键的是要“双管齐下”,破解“两个困局”:正本清源,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破解“江南水乡闹水荒”的困局;面向大海,加快确立海水利用作为沿海和海岛地区重要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扩大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规模,破解“守着大海买水喝”的困局。着力搞好“大统筹”。“五水共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关系。一是在治理“水中”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水资源对“岸上”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进民生福利与社会和谐,为水资源永续利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提供更为坚实基础。二是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自然修复手段,有效治理各种水环境问题。即使搞人工治理,也应着眼于更好地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谨言慎行缺乏科学依据、未经充分论证的大工程、大项目。三是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解决洪涝台旱、区域性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等我省水利的突出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目前我省城市防洪能力普遍偏低,部分城市新区、开发区甚至处于不设防状态,要着力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并结合防洪建设,完善地下管网,提高城市品位。不断创新“大体制”。“五水共治”涉及多个环节,必须要有完备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各个环节水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体制改革必定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也必须“上下而求索”。逐步扭转“多龙治水”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务一体化,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积极探索“政府引领、市场运作”模式,政府重在制定并执行好各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项目,统筹财政性资金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制定市场运作的各项配套政策等;而凡是有一定回报的项目都应推向市场,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和所有制歧视,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水利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明晰初始水权、建立和确定水资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水权交易市场等,最终形成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人水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刘昌明,陈志恺主编.《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第2卷.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2]《环境学》左玉辉主编;
本文标题:探究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进展状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7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