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强化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张延华【关键词】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内容摘要】执政能力建设,关系执政基础稳固,关系执政使命完成。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党的兴衰存亡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能否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我们党执政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们党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迫切需要不断提高和改进。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执政,顾名思义,就是执掌政权的意思。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的宗旨和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所讲的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所谓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能、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如何提高执政能力,既是历史性课题,又是现实性任务。执政能力如果展开来说,一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实践表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执政60多年来,我们党不懈探索,虽历经坎坷曲折,但带领中国人民创下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是信得过的。但必须看到,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在少数干部身上还存在与党的执政能力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有的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干工作有想法没有办法;有的不懂执政艺术,执政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好大喜功,作风飘浮,脱离实际;有的奉行庸俗的为官哲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不强,甚至以权谋私,大搞腐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损害了党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绝不能因为形势稳定就忽视干部队伍建设,最终贻害党的事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建设,这是解决好这个重大战略课题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在执政能力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何种作用,怎样在实践中有所作为,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回答。二、正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1、遵循执政规律,明确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与定位。加强领导班子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是确立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要求基层领导班子要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把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方针,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本质,把密切联系群众、巩固执政基础作为根本标准,把全面贯彻“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把加强权利监督制约、规范权利运作作为重要保证。2、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理念和手段。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动力。要与加快融入世界潮流相吻合,嫁接“开放”理念,科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断拓宽执政能力建设思路。与社会结构形态变革相协调,确立“法治”理念,按照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不断完善执政能力建设内容。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强化“效能”理念,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前提下,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局部管理为整体管理,变个体管理为资源开发,不断改进执政能力建设方法。3、加强系统筹划,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与水平。坚持系统筹划,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方法。要把提高执政能力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增强执政意识为关键,持之以恒地强化理论武装,以提高执政本领为重点,着力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以严格执政自律为切入点,切实转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把提高执政能力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干部自觉、组织推动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坚持教育培养、选拔配备和监督管理相结合,增强叠加效应。把提高执政能力贯穿于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种层面,既重视班子整体,又注重成员个体尤其是“一把手”;既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注重用好各个年龄段干部;既重视针对性建好各支队伍,又注重相互间有序流动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效能。4、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完善党的执政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各级领导班子确实要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的完善,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强化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执政党意识,牢固树立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干部队伍的执行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执政能力大小、强弱的直接体现。因此,加强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正确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在化解利益矛盾中实现和谐。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在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等错误行为。要把握好最大多数人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处理和统筹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特别是要注重解决好就业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生活与发展环境问题,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民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首先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一是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二是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其次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一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二是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三是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四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4、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关键。只坚持群众路线牢固,我们的各项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做工作才会充满激情和感情。目前,有的地方出现问题很多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特别是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往往都会涉及领导与群众的关系。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就是要求我们同群众打成一片,努力提高群众对我们领导干部的信任度。群众对领导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善于掌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因地、因时、因事、因人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5、提高民主决策科学施政的能力。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在行政决策中更加重视发挥公众议政、专家论证、干部参与的作用,充分体现民意、民智,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认真落实盟委各类科学规范选人用人制度,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强化对投资主体的监督,形成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运转协调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实行权力分解、人员交流、岗位轮换和民主评议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严禁对重大项目虚假招投标、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加强对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集体讨论,履行审批程序,盯住操作关,“阳光”操作、规范使用,形成行政权力适度分散,运作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严密到位的权力运行模式。6、增强科学发展的推进能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具体讲:一是提高学习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学习中提高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学习中领悟人生真谛、实践人生追求。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内行领导。做好学思结合,增强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进步的学习型领导干部。二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提高党员领导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确保决策方向正确。坚持调查研究,摸实情听民意,广泛发扬民主,推进民主决策,使决策建立在的客观基础之上。严格程序,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违反程序追究和决策失误追究制,使决策真正做到程序化、科学化。三是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关系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任务的落实。与上级沟通时,应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尊重上级作出的决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积极执行,及时汇报。与下属或群众沟通时,不要习惯于采用命令的方式,应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四是提高判断应变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是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考验和挑战。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善于科学决策、有效调控,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本文标题: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9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