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师姓名:李蔚兰教材:对外汉语标准中文第二级第三册编号:3/B教科书页数:10-13页日期:3月1日分钟数:60分钟本课标题:第三课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模仿基本句型,用“不过……”的句式说、写句子。3、理解小实验的意义,并理解课文中实验成功的原因:先人后己。内容分析:课文分为几大部分:1、通过一则亲身体验的小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意义和乐趣;2、开始新课文的讲解,一人一句朗读课文;在朗读基础上将课文逐段分解课文;3、语言点的讲解,“不过……”。4、升华文章的含义,与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让其悟出谦让精神的可贵,及凡是需要“动脑筋”而非“蛮力”解决问题的道理。教学背景:受众群:国际班六年级学生(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为主)学生中文水准:中级大致词汇量为200字左右教学基础:上一节课已学习了《一次成功的实验》单词;学生已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基本疏通,对课文的大意有所了解。教学软件设计:1.使用“小飞侠”软件进行点名,增加随机性的客观性和乐趣;2.回顾课文时,对部分单词的笔画进行梳理,再强调,运用“汉字笔顺软件V1.5”;正确、清晰地对汉字笔画有进一步的理解;3.摄像头:老师准备摄像头,和实验工具(详见下文“教具、讲义和其他物品”栏),现场显示实验过程,增加互动。4.“微博”和“公共网盘”,供师生课后互动,及线上答疑。(一般为拓展阅读用。)5.在线工具的运用,播放视频、使用教学课间,使授课更加立体,有趣。板书设计:第三课一次成功的实验详见下文教具、讲义和其他物品:塑料笔碎纸一、小实验(碎纸屑及一只塑料笔)二、课文内容分析:地点:一所小学内第一段人物:三个学生(注意,几个主角?);教育家;校长起因事件:教育家将在学校进行一项实验1.实验要素:铅锤,瓶子,场景(找出场景描绘的句子)第二段:专家行为:如何开展实验,要求是什么?经过-故事高潮2.人物女生表现:如何应对?沉着?紧张?(哪些语言表现)3.实验结果:成功?失败?第三段:专家点评与女孩互动——本文主旨:实验的含义。结果1.讨论:2.你认为女孩做得对吗?你从试验中得到了什么?3.学生讨论,总结并写下来4.三、语言点:只要……就……不过……:but•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转折关系复句•e.g–爸爸的工作很忙,不过周末会陪我玩。–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很贵。配套课文练习:P12内容进程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分钟数注释和简评1、教师准备实验材料,进行全班的实验。教师将实验步骤,实验准备等通过PPT投映:摩擦吸引实验。(利用摄像头时时互动,指导)每人分发碎纸一堆,并根据投映内容,及教师现场示范开始进行实验:用笔在头发摩擦数秒,然后将笔悬在纸屑上方,纸被吸起。实验成功。10分钟热身活动:在实验之中提醒学生对一些细节处注意,并最后简单地向学生阐述“正负电子”的吸引。与学生讨论实验的心得和收获。2、课文朗读和解析。通过亲身实验学生很清晰地理解了过程原理,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复习单词,并通过“头脑风暴”(PPT选择题)提问的方式,(使用小飞侠软件)帮助学生对本课单词进行再巩固。课文在线以小火车的方式,每人一句读课文,对不流利的部分进行疏通。通过问题和视频学习课文视频插播:疏通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时间,谁,做了什么,后果是什么。”讨论:你的收获。(结合板书)25分钟新的朗读方式及在线视频和软件的运用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朗读进行很顺利,学生的注意力也较为集中。最后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疏通,让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即达到了效果。3、语言点讲解和在线练习。分为三步:•让学生找出原句并朗读;•教师进行讲解,“不过”的用法;•进行练习和评价。针对课文中习得的成语,结合本学期学的成语进行综合练习。分钟通过现场的教授和反馈,即时让老师调整教授的范围和方式。4、回顾与作业布置。对第三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从单词,到课文的含义及语言点的应用。作业布置和答疑。课后拓展阅读:网络硬盘。分钟结尾让学生有一个总结性的理解,为课文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本节课回顾和小结:本课时的内容比较有趣,让学生直观地体验什么是实验,及实验的原理,一方面为课文内容讲解的开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因而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在课文识记部分,采用小火车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了学习、互动的环节,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以语言点的学习作为的新知识,让学生从理论的角度拾得“不过”的用法。课程的内容比较紧凑,学生良好的学习欲望也推动了课程的进程,很好地达到了课程的预设目标。教学反思:本课课文也曾经入选人教版教材,课文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篇有趣的小故事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明白课文中的道理。本课课文延续《标准中文第二级第三册》的设置要求,和《画杨桃》《苏珊的画》为一个系列,以汉字拾得、基本语法点如“只要……就”“不过”为基本要求,同时亦让学生从亲身实践和讨论中悟出一个哲理。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枯燥单一的“填鸭式”和书本为唯一蓝本的学习模式,转而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和软件的运用加强互动感,使学生成为主体,如在复习阶段,通过“小飞侠”点名软件,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紧张与期待感,一方面使他们每人都必须有所准备,专心致志于课堂学习;另一方面,也使得课堂的回答更客观、公正。同时,教师充分运用互联网、搜索各式软件,多方位的传播课程知识,如在线课文内容附有的韩文翻译,就从侧面辅助了学生的理解;再者,通过视频、小短片以及自己的朗诵,最后集体讨论这样亲身体验的沉浸入课文的学习方式,深化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最后以老师教授,更多地通过教学在线的课件,“成语挑错”,“成语连连看”,等让学生从娱乐和欢笑,及不断练习和错误中将知识点牢牢掌握。综上,通过各种互联网,多媒体和各种软件的运用,使课程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的参与程度也更加高,一些在线的练习和软件让学生加深认知的同时更让学生获得了乐趣,因而,学生与教师、知识间的互动大大增强,效率也较以前有所提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促进显而易见。而这些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对国际班学生的帮助尤为显而易见。课外作业布置和提示:1.课后练习三、四、五2.完成第3课练习册3.下节课听写第3课单词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将课外阅读的内容,上传至网盘,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老师也稍后通过再现在线答疑的方式时时辅导学生。同时指导学生对单词、课文、语言点进行回顾和复习。做好回家的预复习工作。教师:教师姓名:李蔚兰所在学校:上海市上海中学国际部初中段本人自硕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段的对外汉语即非母语的教学工作,从事准中级,中级,高级等的课程教授,最近在参与本校初级教材的校对工作。虽然和各位专家、教授们相比,我的资历不高,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对汉语工作却充满着热情。对外汉语教学,植根于一般的中文教学,但受众又非常不同,是一群对中国的文化、风俗知之甚少的外国学生,汉语的教学主要偏重基础的元素;再者,初中学生年龄都在12岁左右,因而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让教学寓教于乐十分的重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信息和互联网的技术非常重要,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先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多媒体库,使课程教授游刃有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全新观感;另一方面,自己也要经常接收互联网、多媒体的技术知识,不断升华、精练自己的课程教学。很感谢各位专家可以提供这样的互联网教案的评比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们可以一窥其他教师的优秀作业,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让我获益匪浅。再次感谢各位老师,让我有学习、切磋的机会。
本文标题:李蔚兰-汉语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2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