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杏林探宝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杏林探宝课后习题及期末答案2014-06-18第一章1.本课程的课程背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A.中药热B.中药认识的误区和盲区C.悠久的历史D.好玩2.本课程的内容包括:(E)A.中药基本概念、药物作用原理B.以功效为核心的药物分类C.部分代表药物介绍D.用药安全E.以上全都是第二章1.中药的名称使用历史时间有(C)A.2500年B.1500年C.200年D.100年2.所谓的中药是指(D)A.产于中国的药物B.在中国使用的植物药C.源自天然的植物药D.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3.生姜治疗喉痈是因为(D)A.药性温热B.能利咽消肿C.药性寒凉D.能解毒4.艾叶在端午节使用是因为(A)A.能芳香辟秽B.能化湿开胃C.能散寒止痛D.能解毒5.标志着中药理论体系形成的中药学专著是(C)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神农本草经D.证类本草6.中药学的最大特点是(A)A.独特的理论体系B.历史悠久C.以植物药为主D.价廉物美第三章1.针对疾病寒热性质的中药理论是(A)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2.具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作用的药味是(D)A.甘B.苦C.咸D.辛3.针对疾病病位的药性理论是(C)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4.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温热药物(C)A.温阳散寒B.温经止痛C.清热泻火D.温阳利水5.甘味药的作用是(A)A.补虚调和B.泻下通便C.清热泻火D.收敛固涩6.能够治疗咳嗽多痰的药物,多归于(B)A.心B.肺C.脾D.肝7.具有清泻、通泻、降泻作用的药味多为(D)A.酸B.甘C.涩D.苦8.能够治疗腰酸、耳鸣的药物,归经于(D)A.心经B.肝经C.脾经D.肾经9.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的药物是(C)A.乌梅B.附子C.黄连D.甘草10.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药物是(A)A.乌梅B.桂枝C.半夏D.芒硝11.能够“引阳入阴”,治疗失眠的药物是(B)A.麦冬、五味子B.半夏、夏枯草C.黄连、甘草D.半夏、麦冬12.咸味药的代表药是(A)A.芒硝B.乌梅C.黄连D.甘草第四章1.所谓名贵中药是指(D)A.价格昂贵的中药B.历史悠久的中药C.作用显著的中药D.产地道地、作用显著、历史悠久的药物2.治疗咳喘的中药是(A)A.麻黄B.大黄C.地黄D.牛黄3.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B)A.当归B.三七C.西红花D.蕲蛇4.人参用于抢救的用量为(D)A.1-3克B.3-6克C.3-10克D.10-30克5.西红花的常用剂量为(B)A.0.3-1B.1-3C.3-6D.3-96.既补血又活血的药物是(C)A.三七B.黄芪C.当归D.西红花7.肉苁蓉的作用特点是(D)A.通补合体B.补肾阳、益精血C.润肠通便D.阴阳双补、通补合体8.体虚感冒常用的药物是(C)A.黄芪B.人参C.西洋参D.当归9.肝经病证要药是(C)A.西洋参B.牛黄C.羚羊角D.贝母10.牛黄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息风止痉,并能(B)A.镇心安神B.化痰开窍C.清肝明目D.通络止痛11.西洋参性质寒凉,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主要用于(C)A.肺气虚B.心气虚C.气阴两虚D.肾阴虚12.蕲蛇为治疗风湿痹证的常用药,其最大的作用特点是(A)A.祛湿B.通络C.止痛D.祛风13.象贝母的主要产地是(B)A.四川B.浙江C.广东D.云南14.人参的补气作用可用于(D)A.肺气虚B.心气虚C.脾气虚D.以上全是第五章1.药食两用品是指(C)A.用于食品的药物B.用于药品的食物C.既作药用又作食用的品种D.历史悠久、效用卓著的品种2.呕家圣药是指(A)A.生姜B.半夏C.紫苏D.山药3.善于治疗肉食积滞的药物是(D)A.紫苏B.山药C.莲子D.山楂4.气阴双补、作用于肺脾肾三脏的药物是(B)A.紫苏B.山药C.红枣D.陈皮5.功能补益肝肾、明目的品种是(C)A.龙眼肉B.红枣C.枸杞D.莲子6.消渴病证的要药是(B)A.山药、葛根B.山药、莲子C.葛根、莲子D.红枣、龙眼肉7.具有收敛之性,可用于治疗带下和咳喘的品种是(D)A.莲子B.葛根C.紫苏D.白果8.功能补益气血、养心健脾的品种是(C)A.紫苏、白芷B.山药、莲子C.红枣、龙眼肉D.枸杞、红枣9.既能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又能理气和中用于脾胃气滞的品种是(C)A.生姜B.白芷C.紫苏D.葛根10.善于白芷善于止痛,主要用于(A)A.前额疼痛B.后脑头痛C.两侧头痛D.头顶痛11.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品种是(B)A.莲子、白果B.红枣、龙眼肉C.红枣、山药D.龙眼肉、山药12.能用于脾虚有湿的品种是(C)A.茯苓B.薏苡仁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第六章.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D)A.用量B.配伍C.用法D.以上都是.药物久煎的目的是(C)A.煎出有效成分B.消除有毒成分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根据十八反的理论,不能与半夏同用的药物是(A)A.乌头B.瓜蒌C.贝母D.白及.根据十八反的理论,甘草不宜与同用的药物是(D)A.大戟B.芫花C.甘遂D.以上都是.煎药时需要后下的药物包括(D)A.花叶类B.有效成分煎煮久会破坏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两位药物配伍以后药效提高的配伍方法是(A)A.相须相使B.相畏相杀C.相恶D.相反.需要包煎的药物包括(D)A.粉剂B.有绒毛的药物C.易黏锅底的药物D.以上都是.不宜与附子同用的药物是(A)A.半夏、瓜蒌、贝母B.大戟、芫花、甘遂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第七章.用于治疗虚证的药物为(B)A.收敛药B.补益药C.活血药D.化湿药.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是(A)A.活血化瘀药B.行气药C.化痰药D.消食药.治疗失眠病证的要药是(C)A.甘草、白术B.郁金、川芎C.酸枣仁、五味子D.半夏、瓜蒌.石膏的主要适应症是(A)A.里热证B.虚热证C.表热证D.湿热证.既能用于气滞又能用于瘀血病证的药物是(B).牛膝B.郁金C.半夏D.白术讨论题一:.你想通过本次学习收获到哪些?.请从哲学、文学、民俗、饮食、语言、历史等角度谈谈中药的文化属性(文化与中药的交融)。讨论题二:.如何从自然属性的角度认知中药(如列举出具有显著季节性特点的中药)讨论题三:.请从你的生活实例中举出含有药食两用品的菜肴,并进行解读。.你如何理解希波克拉底的那句名言“要让食物变成你的药物,不要让药物变成你的食物”?讨论题四:.如何认识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如何看待发生的几起中药安全性事件?.如何处理好有效与安全的关系?期末考试:1.中药是指(D)A.产于中国、用于中国的药物B.天然植物药C.只有中国才使用的植物药D.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2.针对疾病病位的药性理论是(C)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3.具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作用的药味是(D)A.甘B.苦C.咸D.辛4.反映药物寒热性质主要针对寒热病证的药物性能理论是(A)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5.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D)A.用量B.配伍C.用法D.以上都是6.不宜与附子同用的药物是(A)A.半夏、瓜蒌、贝母B.大戟、芫花、甘遂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7.用于治疗风寒表证的药物是(D)A.麻黄、桂枝B.紫苏、生姜C.白芷D.以上都是8.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是(C)A.柴胡、葛根B.石膏、栀子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9.具有补气作用的药物是(A)A.人参、西洋参、白术、西洋参、甘草B.西洋参、龙眼肉、枸杞C.枸杞、山药、莲子D.莲子、龙眼肉、白果10.可用于治疗消渴的药物是(D)A.山药、葛根B.五味子、人参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
本文标题:杏林探宝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2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