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改过后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城市管理班级:2012级学号:114052012039姓名:张丹丹指导教师:卢红飚完成时间:2016年4月5日【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的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他们总体上越来越倾向于在城市长期居住,并有举家迁移的意愿。然而,进城农民工在身份和权利上均与城市居民存在明显的差别,加上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客观现实,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合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规范农民工权益保障,并最终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梳理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因素、提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工和谐社会城市化社会融合[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China,thenumberofmigrantworkersincitiesisincreasing.Andtheyaregenerallymoreandmoreinclinedtoliveinthecityforalongtime,sowillthewholefamilydo.However,thereare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migrantworkersandurbanresidentsinthestatusandrights.AndtheobjectiverealityofChina'surbanandruraltwopartitionstructure,leadsthesocialintegrationofmigrantworkersinthecitytobecomeanincreasinglyprominentproblem,whichhasreceivedwideattentionfromthesociety.Toregulatetherightsandinterestsofmigrantworkers,andfinallyrealizethetargetofintegratingmigrantworkersintourbansocietyhasanimportantstrategicsignificancefortheconstructionof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Thispaperwillsortout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migrantworkers'socialintegration,analyzethefactorsthataffectthesocialintegrationofmigrantworkers,and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topromotesocialintegrationofmigrantworkers.[Keywords]migrantworkersharmonioussocietyurbanizationsocialintegration研究农民工与城市的社会融合涉及到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众多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领域,有利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等。促进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从而促进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转型。因此,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是一个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研究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和存在问题,探讨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合因素,提出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对策,对于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当前,我国涉及城市化的政策主要倾向于通过加强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来提升城市化质量,主要是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到城市社会。但是,但我国现阶段农民工群体与城市之间还存在很不融合的现象,给我们的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质量。一、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称呼,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规模呈逐年增大的由农村到城市的民工潮,一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上班”拿工资,主要从事以建筑业、服务业、商业、农业为主的或苦活累或脏或险的体力劳动,这些人被社会称为“农民工”。“农民工”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说户籍制度规定某些人为农民,他们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其次才是表示一种职业,指在城市中工作的工人。[1]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定,农民工进入城市后,职业身份发生变化但社会身份并没有法改变,与城市居民在身份上存在着本质差别,这导致农民工总是处在“低人一等”状态,从而影响其心理,社会关系,文化程度以及政治参与等,久而久之将成为整个社会或者国家稳定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因此,对农民工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农民工既是我国城市化的产物,又是我国城市化滞后的表现,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成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农民工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们仍扮演着城市社会的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角色,还远未能融入到城市上流社会,才会造就如今的农民工现状:社会经济地位低,所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城市人不愿意做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枯燥、重复、琐碎;工资收入低,且被拖欠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工作稳定性更差,并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住房租金高且环境差;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他们在城市定居的愿望,也就降低了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程度。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愈加充满挑战性和紧迫性,这也是中国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工与城市的社会融合是指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观念与行为逐步趋向城市社会的主流,从而能在城市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不对城市的原有社会秩序产生消极影响的过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是让农民工从“农村人”转变成“城市人”,从乡村文明承载者转变为城市文明创造者;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不仅改变了农民工自身的命运,也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农民工在城市能够获得均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平等地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从而产生对城市社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与城市居民融为一体,大家一起创造人人安居乐业,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的新型文明城市,最后呈现一幅农民工本人融入企业、家庭融入社区、子女融入学校、群体融入城市的和谐社会蓝图。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强大且有凝聚力的共产主义社会。[2]据中国新闻网透析,2016年初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3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人多了,各种农民工问题就来了:农村户口的牵绊,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严重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根本原因;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租房价格又偏高,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直接原因;随迁子女的教育难问题和社会保障服务无法享受,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现实原因;受教育程度低和缺乏相关职业技能,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关键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欠薪情况屡次出现、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重要原因;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间接原因;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心理原因。[3]从乡村到城市,他们开始了寻梦之旅。梦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看惯了农民工的悲惨境遇,听惯了农民工的辛酸生活,从来不敢想象他们深陷那无边的苦海,究竟何时才能到岸?无法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虚伪的时代,大家嘴上高喊人人平等而实际上又十分现实的社会,在这里,权利能否得到保护要看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而且由于某些或历史或现实的原因,分配给农民工的初始经济资源过少,原始社会地位不高,于是权利很难得到应有的保护。长此以往,就陷入可怕的循环:因为贫困而到城市打工挣钱,想稳定挣钱,自身的权益就必须得到保护,而权益想得到保护就得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又因为社会地位不高,自身的权利不能得到保护,稳定打工挣钱养家的愿望就落空了,所以就注定要接着贫困下去,就像一个无解的方程!城镇的人可以扪心自问,在社会最初分配有优势的情况下,自己是否存在优越感,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总有下列行为:觉得农民工始终只是农民工,是我们话语里的第三人称“他”,是需要城里人帮助的弱势群体,而不是权益的享受者。[4]构成这一景象的缘由,不仅仅在于农民工不能在公共范畴表达本人所想表达的,也由于城镇人与身俱来的“身份自动分类”,因为农民工始终是农民工,而城里人永远是城里人,两个不同等次的人,嘴上虽说着人人平等,但行动总出卖了他们。城市工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包青天”――社区委员会,工人委员会等协调机构的帮助,可当农民工受到比窦娥还冤的委屈时,能找的有谁,能帮的又有谁?求天不应,求地不灵,只能无助的忍气吞声,这就是现代的农民工。[5]只有当极少数农民工事件,大多是涉及到数人生命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爆出时,大家的注意力才会偶尔放到农民工身上,但也仅限于茶余饭后的闲谈,时间久了,风波过去了,一切又归于平静,直到问题再次发生,造成农民工群体用多人生命换来的只是问题—报道—注意—时间冲淡—问题的无意义循环,要知道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影响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的真正原因没有得到注意,农民工问题只会越发严重!旧中国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全国人民的肩头,而现在仍有三座大山开始压在了我们的农民工身上:改善住房条件成了我们最迫切的愿望;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消耗了我们工资的大部分;教育开支成为我们农民工家庭相当大大的一笔支出。农民为什么到城市打工?农民没出路,农村没资源,做农民又累又难,想到城市去打拼出一番天地,可现实告诉他们,做一个工人也是那么的难。二、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影响农民工社会交融的要素有许多:社会融合层面受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干配套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和政府、市民、农民工所在企业、第三方组织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经济融合层面受农民工就业状况、收入与福利情况、家庭负担与维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及心理融合层面受农民工文化特质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与认同等要素的影响。[6](一)制度因素1、户籍制度。我国将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将城乡之间人为地进行了分割,这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断裂的根本原因,不仅阻碍了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同时也让如今城市农民工陷入“身份”和“职业”双重尴尬的境地。目前我国的城镇社会管理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在城镇内部进行城乡分割式的二元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工作为工人本来应得的社会保障利益。农民工由于受到农村户口的限制,被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排斥,尽管他们在城市建设进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不能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权益。因此,户籍制度严重妨碍了农民工享有应有的社会保障。[7]2、就业制度。在就业方面,由于受到自身工作能力及就业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里总是从事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像服务员,清洁工,建筑工等。农民工即使进入某些不需要体力的高级领域,仍享受不到和城市职工相同的薪酬和权益保障方面的待遇,形成了“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现象。我国《劳动法》明文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可现实中,许多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抓住农民工在法律上的弱点,并未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因而农民工与企业一旦发生冲突,农民工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另外,近些年来农民的收成情况愈发窘迫迫使大批农民进城寻工,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于是农民工就算面对“不平等的条约”,也不敢提出意见,只能被迫接受,这也是我国
本文标题:改过后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2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