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张蕊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打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进开颜。”这是以为来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惜成果。我是出生在80后的一代,由于这个原因,我没有亲身经历和参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其中的变化令人惊喜、发人深思。听妈妈说,70年代,学的是无休止的斗私批修、忆苦思甜;看的是样板戏、听的是长篇农民起义广播小说;文化课学的是简陋的苏联式课本和自编粗浅常识性教材;校舍破烂不堪,用的是泥巴课桌、泥巴凳子;每天生活在高音喇叭所播放的《东方红、太阳升》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一句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精神压抑、禁锢;物质上匮乏、稀缺;知识肤浅、粗陋;教育事业更是发展之后、举步维艰。看今朝,30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硕果累累!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30年前的教育理念是“斗争”二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做人态度是“驯服和愚忠”。这种违反教育本质的理念必然导致了社会的动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国家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劳动的观念,对学制、教材、教学时间都作了科学的安排,整顿了教学秩序,恢复了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自此,全国教育事业也步入恢复、调整和发展轨道,百业待兴。那个年月,教育经历着“波轮反正”和“披荆斩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后阶段。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通过教育立法,把教育当成富国、强民的基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开放办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迎来我国教育事业的空前盛世。从教育环境来看,30年前,人们都不想当老师,因为教师收入少、工资低,再加上“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社会舆论压得“臭老九”喘不过起来。教育事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过十年浩劫的中国,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刀阔斧的革新:改善教师待遇和福利,引进竞争机制,鼓励老师爱岗敬业,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主流意识;专业化、知识化、现代化的教学风尚兴起。经过30年的探索、变革、发展、积累,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也不断寻求多元化:30年前,教育方法单一、粗浅而武断,改革开放30年后多媒体教学、无纸化办公,小班制、特色教育等的实施和普及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畅通和多元。知识层次的深入、系统和宽泛,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教学硬件更是有着天壤之别:30年前,教师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学生是一本书、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校舍是八面漏风、门窗破旧,教师内潮湿、黑暗。30年后的今天,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林立,最先进的教学设施进入了每间教室,多媒体教学已属于常规教学。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阳光总在风雨后”,30载教育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30载教育硕果累累,但任重道远。忆当年峥嵘岁月,我们教育工作者,生逢盛世,要以面向世界、迎接未来、接受挑战、造福苍生的勇气、智慧和理念,来丰富我们的知识,教育我们的学生,使之成才、成器、成功!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张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2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