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答案(第01卷)一、填空题1、30。2、wMMM211。3、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密实—骨架结构。4、(图略)。5、抗磨光性能,愈差。6、负压筛法的结果。7、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8、20±1℃,1600。9、坍落度法;维勃度法;骨料粒径≤40mm;坍落度大于10mm;骨料粒径≤40mm,维勃度5~30秒。10、水稳定性。二、单项选择题1、③;2、③;3、②;4、①;5、③;6、②;7、②;8、③;9、④;10、④;三、多项选择题1、BC2、AB3、ACD4、CD5、AD6、AB7、ABD8、ACD9、ABCD10、BC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简答题1、a、对稳定度的影响: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马歇尔稳定度值增加,达到峰值后再增加沥青用量稳定度趋于下降。b、对流值的影响: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流值也增加,开始增加较平缓,当沥青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流值增加幅度加大。c、对空隙率的影响:随着沥青用量增加,由于被沥青填充的矿料间隙的减小,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也随之减小,这种减小开始幅度较大,最终趋于平缓。d、对饱和度的影响: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矿料间隙率的减小,沥青体积百分率的增加,混合料的饱和度也趋于增加,但到一定程度趋于平缓。22、a、灰水比、水泥强度及骨料种类的影响,用下式说明:BWcAffcecu0,从材料质量看混凝土强度主要受水泥强度的影响,水泥强度高,混凝土强度高,从材料组成比例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灰水比,灰水比大强度高,对碎石和砾石A、B取值不同,因此骨料品种也影响混凝土强度。采用碎石混凝土强度高。b、养生条件影响:(1)温度高,强度高。反之亦然;(2)湿度大,强度高。反之亦然;(3)令期长,强度高。反之亦然;c、试验条件:(1)试件尺寸及形状:尺寸大强度低,高径比为2时,圆柱试件强度低于立方体强度;(2)试件干湿状况:试件干强度高,湿则低;(3)加载速度:速度快强度高,慢则低。3、试样规格(mm)荷载(KN)加荷时间(min)稳压时间(s)筛孔(mm)混凝土集料10-202003-552(圆孔)沥青混凝土集料13.6-164001001.7(方孔)另外,压碎值试筒规格也不同,确定试样数量的方法也不同,混凝土集料分两层,用颠击法密实,试样总厚10cm,沥青混凝土集料用量筒确定试样总量,分三层,用插捣法密实。4、图略。5、依据工程所处的气候条件及路面结构类型查技术规范选择沥青及沥青标号。沥青路面施工规范以地区的日最低平均气温将全国分为寒区、温区、热区三个气候分区,对一个具体的地区可通过查技术规范确定其气候分区;路面结构类型标准分为四类,即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及上拌下贯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类型可查路面设计文件。另外,因粘稠石油沥青分为重交和中轻交通量沥青两个标准,选用沥青标号时还要考虑道路等级,高等级路选重交沥青,其它选中轻交沥青。六、实例计算题1、a.空隙率%24.548.235.21VVb.沥青体积百分率VA%19.1111)0.5100(35.20.5100VAc.矿料间隙率VMA%43.16%19.11%24.5VAVVVMAd.饱和度VFA%11.6843.1619.11VMAVAVFA。32、(1)计算基准配合比∵水泥浆用量增加10%∴基准配合比应为:1.1:2.13:4.31=1:1.94:3.9258.0CW(2)水泥=320kg(已知)水=320×0.58=186kg砂=320×1.94=621kg石=320×3.92=1254kg(3)水泥=320kg砂=621(1+5%)=652kg石=1254(1+1%)=1267kg水=186-(621×5%+1254×1%)=142kg400L混凝土材料用量水=142×0.4=57kg水泥=128kg砂=652×0.4=261kg石=1267×0.4=507kg七、分析评定题1、①由已知条件:每方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为kg3336.0200,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水,则单位用水量为210kg。②由BWCAffcecu0,计算多加水后混凝土的强度值MPafcu74.2152.02103335.4248.00,③强度下降率%9.222.2874.212.28。2、不可取。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路面未达到应有的压实度、应有的结构和强度,通车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①由于压实不足,通车后行车荷载作用会使路面压实度迅速增加,但因受车辆渠化运行限制及行车的非匀速性,压实度的增加是不均匀的,会产生车辙、推挤等病害。若下层平整度本身也差,整个平整度会很快变差。②由于压实不足,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增大,除沥青易老化外,还增大了路面的透水性,假如下层为沥青碎石和开级配沥青混凝土,会因雨水渗透,殃及基层。③由于压实不足,混合料未达到预期的嵌挤结构和强度,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将过早出现松散、剥落、坑槽等病害,尤其通车后气温较低时,更易产生病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4《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答案(第02卷)一、填空题1、饱水抗压强度和洛杉机(或狄法尔)磨耗率。2、200×200×200。3、稳定度,流值,动稳定度。4、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5、设计坍落度,骨料种类及最大粒径。6、粘稠性,塑性,热稳性。7、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8、设计水灰比、骨料最大粒径和种类。9、试件尺寸、形状;干湿状况;加载速度。二、单项选择题1、②;2、③;3、②;4、④;5、②;6、①;7、④;8、②;9、④;10、①;三、多项选择题1、BC2、BD3、BD4、AD5、AD6、AD7、DB8、BD9、BD10、AC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简答题1、凝结时间分初凝和终凝从水泥加水拌和至开始失去塑性这段时间间隔称初凝,水泥加水拌和至最终失去塑性这段时间称为终凝。路桥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从开始拌和、运输、浇注、到振捣成型等工艺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混凝土初凝时间过短,工艺过程未完成混凝土就开始凝结,将最终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要有充分的初凝时间保证工艺过程的完成。混凝土拌和物一旦入模成型,就希望其快速凝结,以便尽早拆模进行下一道工序,因此终凝时间不宜过长。合适的凝结时间对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加快施工进度有重要意义。2、工程用砂是把细度模数在1.6-3.7范围内的砂按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为三个级配区,若混凝土用砂的级配曲线完全处于三个区的某一个区中,(具体按0.63mm筛孔累计筛百分率确定),说明5其级配符合混凝土用砂的级配要求。如果砂的级配在一个(或几个)筛孔超出了所属的级配区范围,说明该砂不符合级配要求,不得使用。配制混凝土优先选用级配符合Ⅱ区级配要求的砂,Ⅱ区砂由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的细砂组成,用Ⅱ区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其内摩擦力,保水性及捣实性都较Ⅰ区和Ⅲ区砂要好,且混凝土的收缩小,耐磨性高。3、检测项目有:a)抽提试验;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c)钻芯取样;意义有:a)检查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b)检查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c)检查现场压实度、厚度,测马氏稳定度(规范要求,但存在一些问题)。4、a)粗骨料强度低,与沥青粘附差。若粗骨料强度低、风化严重,针片状颗粒多,在试件成型击实过程中产生新的破裂面,导致稳定度上不去,骨料与沥青粘附差也是可能原因。b)砂子用量过大,由于砂多为河砂表面较光,若砂子用量大,会减少摩擦阻力,从而影响稳定度。c)矿粉用量不合适,矿粉一般用量较小,但其总比面很大,矿粉用量对混合料粘结力起决定作用,矿粉用量过少,将使混合料粘结力下降,导致稳定度低。但过多也会影响稳定度。d)沥青针入度值大,粘性差,也可能导致稳定度差。5、(图略)a)当沥青用量较小时,沥青不足以形成结构沥青膜来粘结矿料颗粒,稳定度较小,随着沥青用量增加,结构沥青逐渐形成,矿料粘结力增加,稳定度也增加,但沥青用量再增加,包裹矿料的沥青膜增厚、自由沥青增多,拨开了骨料间距,混合料的粘结力降低,稳定度也随之下降。b)流值对应最大稳定度,沥青用量小时,由于骨料的嵌挤作用,流值较小,随沥青用量增加,骨料内摩阻力减小,流值增加。六、实例计算题1、a)水灰比=195/390=0.5%331176588588pS3/23491176588390195mkg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190kg水泥=3805.0190kg砂=2349-(380+190)×0.33=587kg石=2349-190-587-380=1192kgb)k=032354.123492425水=190K=196kg水泥=380k=392kg砂=587k=660kg石=1192k=1231kgc)配合比例:1:1.55:3.14:0.56d)考虑砂石含水量后每盘混凝土材料用量水泥=100kg砂=155(1+4%)=161kg石=314(1+1.5%)=319kg水=50-(155×4%+3.14×1.5%)=39kg2、筛孔(mm)1052.51.250.630.3150.160.16筛余质量(g)03525701601058025分计筛余百分075143221165累计筛分百分率071226587995100通过量093887442315053.2710075)9579582612(fM级配曲线略。七、分析评定题1、计算有误:一是未把油石比换算为沥青含量,二是未把沥青密度换算为相对密度,正确计算为:%46.101996.0028.1)5100(25.25100VA2、可以从两方面说明:一是配合比设计本身不尽合理,包括骨料级配配差,配合比例不佳,如砂率过小,水灰比过大,导致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差,甚至有离析现象,经浇捣后石子下移,砂浆上浮,遇到蒸发量大时,水份损失过多过快,因砂浆收缩表面出现裂纹。侧面则因混凝土保水性差,水泥浆从模板缝隙外流,洗刷了包裹砂粒或石子的水泥浆使砂粒与石子露头,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模板接缝处及其附近,使混凝土外观质量变差。另一种情况是施工中未严格执行配合比例,材料未按配合比例严格计量,尤其是用水量控制不好时,致使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严重时出现离析、同样会引发上述缺陷。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答案(第03卷)一、填空题1、抗磨光性,愈差。72、95%,立方体抗压强度。3、2.74g/cm3,41.6%。4、掺外加剂,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5、水煮法,水浸法。6、矿料的组成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7、0.075mm,2.36mm,4.75mm。8、工作性、密度、强度。9、溶解度。10、全部颗粒。二、单项选择题1、③;2、②;3、①;4、③;5、④;6、②;7、④;8、③;9、④;10、①;三、多项选择题1、AB2、CD3、BD4、DA5、ABC6、BC7、AD8、ABCD9、BC10、ABC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简答题1、砂率表征混凝土拌和物中砂与石相对用量的比例关系。由于砂率变化将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产生变化,坍落度亦随之变化。当砂率选用合理时,可使水泥浆量不变的条件下获得最好的流动性,或在保证流动性即工作性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减小水泥浆用量,从
本文标题:材料试题戴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2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