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师把作文的主题自觉不自觉地定位为狭义的主旋律
教师把作文的主题自觉不自觉地定位为狭义的主旋律,急功近利地让上处在花季、雨季的中学生写出经国伟业的大手笔。学生在作文里不敢写自己的小圈子,而是努力拔高使劲往成人的生活里靠。作文教学长期走在“泛政治”化的故道上,更是忽视了人格中最为美好的因素,诸如体恤,亲和,善良,仁慈,同情,怜悯,友爱,互助,和谐等。最终导致“人”“文”的分离,学生作文虽“岁岁年年人不同”,却“年年岁岁文相似”的局面。叶圣陶在一篇文章中将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文当然是要做的,但要紧的在乎做人。”3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人的问题上也有两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为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个性教育发展迅速,个性化作文教学应用而生。本命题正是要从理论的深度和研究的系统性方面着手,力图展现一个理论化、系统化、实际性强的个性化作文教学体系。“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砂里看世界”,据此引导学生平中见奇,小中见大,探索大千奥秘,感悟人生哲理。“我思故我在,我手写我口”“言为心声”,引导学生用“新表达”来表现“新思维,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或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和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正如顾振彪所说:“不造假只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有个性、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独特”“有创意”就是有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破除思维定势,破除条条框框,才能想人所未想,写人所想写。即使是一句平常的话、一件平常的事,只要是你真实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就会有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在各学段课程目标的任务中,第二学段强调“乐于写作,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不拘形式自由写作;相互交流,分享快乐。第三学段强调“加速写作个性化进程,提高写作能力”,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第四学段强调“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表达真切体验,表达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实现独立写作。我们不难发现,《课标》中各学段的作文教学突出了个性化这一特点。新《课标》所提出的作文教学的任务,对于我们克服模式化作文,倡导个性化作文,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816“城市素描”大庆是一座油田城市,有着江南所不具有的粗犷与开阔。我带着学生来到让胡路区的油田,师生情不自禁,挥笔书写,情真意切的作文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家乡—油城,美丽的城市,是我们写不尽的素材,带领同学们到城市漫步,让学生观察油城你最喜欢的、最美丽的建筑,写出它的特征。饭店半圆柱的外型雄伟壮丽,大酒店的内部布置的幽雅,火车站尤如一艘正待起航的帆船,石油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和古代的建筑艺术的融合。在这个大课堂里,同学们真切地表达了对家乡—美丽的油城的赞美!2.鼓励学生反映个性化生活经历写作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笔去反映极具个人化色彩的生活经历,实现个性化写作。不同生命的活动,构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可以说,生活经历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因为主体个性的不同而各异。如果学生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去写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些事,作文内容是能避免雷同的。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往往在成年人的规范和劝诫下,会选择别人希望他做的事儿来写,会按照社会的评价标准去看待事物。这样,在本来就生活经历就不够丰富的学生身上,就只有几种近似公式化的“范本”可写。如果没有,就只好依赖于编造。如拾金不昧是值得颂扬的,但路上不是那么容易拣到好东西的。那就假想一件吧。难怪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双休日周记中,竟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在路上拾到了钱。为了能避免这种雷同现象的发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写作加工过的有个性的生活经历。我曾以“位置”为话题,设计了这样的作文训练题:“天底下,人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无论这位置是大是小,是重要还是平凡,你总有一个位置。你失去社会的位置,失去职业的位置,或是失去爱情的位置,但最终还会剩下一个大自然赋予你的位置。只有当你最终离开人世,属于你的位置才消失。在人的一生中,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终生奋斗的目标,甚至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关键的抉择时刻你能摆准自己的位置吗?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单亲的学生。他的作文题目为《我的位置》。作文这样写道:“父亲永远离开了我和妈妈,再也没有回头。从此,我知道了那些亲人们的真面孔。大伯就此也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连一个电话也没有。姑姑还是来看我的,只是总在问,妈妈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找到了,他就安心了。还有小姑家的妹妹,总是有意无意地炫耀着她的新衣,她所拥有的,而我没有的。”“我的位置在他们那里发生了变化,只有在妈妈的心里稳如磐石。妈妈对我说,我自己的位置就在自己的心里,一定要把牢。”“我怀疑,妈妈的话是否太主观。”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该写还是不该写,答案只有一个: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写,实话实说。因为写出来比捂起来好,写出来就有了可以思考和深入认识的机会。即使一时不能认识也不要紧,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磨炼,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思索分析,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会用脑子思索,用道德标准去辨析,写成长的真实经历,写成熟的真实过程,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情真意切真实感人。173.鼓励抒发个性化思想情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作文论》中谈到“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就是倾吐自己的心灵话语,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1999年高考优秀作文里,有位考生如是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出现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记忆,却又多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悲哀吧。”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不少学生有要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想法,而这个学生在文章,表现出来的看法不可不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个性思想往往无法表现出来。如何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出只有“我”才有的心灵话语,表达唯我独有的个性化思想?笔者觉得:首先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非说不可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话语,将假话、套话、空话拒之门外。学生只要对生活进行了细致观察,就必定有想说的欲望,只要对生活有丰富的积累,就必然有要说和非说不可的话语。这要说和非说不可的话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话语,不是别人强迫说的。而真正发自内心的话语才是真正的个性化话语,与假话、套话、空话水火不相容的。其次是鼓励学生真正说出从自己心里悟出的理,将大话拒之门外。由于受“卒章显志”写法的影响,大多学生都喜欢在作文结尾阐述几句理,以达到升华主题之目的。但常常是平庸之理,缺乏自己的真知灼见。没有感情的文字虽不能感动人,但无害于读者,文字虽有感情,却全是假情,不仅有害于文风,而且有害于读者,会引起读者的厌恶之心。不妨引导学生:只有阐发了自己心里悟出的不同于别人悟到的新理,也才能将不着边际的大话拒之门外。最后是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真正感动着、感动了自己而又非抒不可的真情实感,将空话和虚情假意、无病呻吟拒之门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只有以宽松和谐的思辩氛围才能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感的创见,学生才能从习以为常的生活素材,挖掘出烁烁意蕴,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提炼出来振聋发聩的启迪。所说“彰显个性潜能”就是要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不用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善待学生的创见,哪怕初看是“另类”思想情感。惟此才能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以丰富发展自己的敏捷性、内心世界丰富与人格空间博大的想像性、不惟权威而大胆怀疑的挑战性、敢为人先而能自我调适的自主性,真真切切地让他们彰显个性,有一份写作的心理安全感和成功感。104.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作文的关系个性化阅读:指对所阅读文本及文本所涉及的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独特的感受10孙树.张扬个性不断创新—个性化作文教学思考的[J].语文学刊,2005,12.18和真切的体会,能形成富于创意的思想认识的阅读。个性化作文:指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会、富于新意、富于真情实感的作文。两者之间关系: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对外物个性化认识的过程,是个性化作文的先决条件。而个性化阅读促进了个性化写作之后,个性化作文又反过来推动个性化阅读,两者呈互为因果、良性循环的关系。个性化阅读一种是间接的人生体验。对学生来说,光有对生活的了解和体验,还是不够的。行家说行话,要想写好作文,还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阅读积累。这里的阅读积累也是广义的,实质包括听、读、摘抄、记诵这样一个过程。听,就是要听社会实事、新闻报道、民俗谚语、乡间故事、逸闻趣事、甚至有传统的评书等。读,就是要读好书,读经得起推敲的书。如果语文教师不引导学生读书,学生不会读书,仅仅止于观察生活和语言表达,犹如观察人体而忽视生命。只能称之为“教书匠”,而不能称之为“教师’。读书是文化熏陶,涉及哲学意识、艺术品位、人格修养等问题。名著是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阅读名著是自我拯救、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最佳途径。在阅读中,读者可以和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人、大写的人成为知心朋友,他(她)会变得非常开阔、丰富、澄明,会更自觉地形成个性。读一本哲理书,与哲人对话—具有哲学思想以我所带的教学班为例,根据所教班级时间的长短,每年我都要向学生陆续地推荐一些比较好的书目,包括:中国古代的作品《上下五千年》、《论语》、《老子》、《庄子》,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唐宋诗词鉴赏》、《元曲精选》、《古文观止》等。中国现代的和当代的作家作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冰心的《寄小读者》,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以及朦胧诗派舒婷、北岛、顾城等一些代表人物的作品,席慕容的散文诗,汪国真的哲理诗,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眼下的时文精粹等。外国的有《拿破仑传》、《战争与和平》、《简爱》、《呼啸山庄》、《飘》、《老人与海》,乃至莫泊桑、契诃和、夫、巴尔扎克的小说集、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刘墉文集、黄全愈的教育论著等等。学生循序渐进的阅读积累,必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学生读你热情推荐的书,能激发他们和你交流的愿望,因势利导共育读书环境。读他们喜爱的书,读同龄人喜爱的书,能让他们读书的脸上出现笑容。进而让学生读父母难忘的书,在亲人的经典中学会成长,在父母的阅读认识人生。让学生读时尚的书与时代同步,感受时代的发展,认识文化的走向。读历史文化的经典书籍,使中国人更像是中国人,长出中国文化的根苗,不辱语文教师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把握个性化阅读的主动权,从根本上完成学生的阅读积累,启迪学生的心灵,完成文化继承和再植。总之,是要还学生一个个性阅读的空间。读书的延展是班级开读书报告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交流读书的书目和体会,形成竞争读书的好习惯。摘抄名言警句,名家名段,进而记诵,写读书笔记.,目的是为了积累阅读中的所得,完成思想上的传承。1521着写文章寂然凝虑,思维纵横,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家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语文
本文标题:教师把作文的主题自觉不自觉地定位为狭义的主旋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5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