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题参考汇总
1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题参考汇总学习与教学的要素。P4(5个)①学生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9(4点)①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②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③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④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⑤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14**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各是什么?P20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P22(3点)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P27(3点)①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P23(1)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2)发展过程: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①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一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啦。3岁左右生理自我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③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学生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4**(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2)差异表现:①场独立与场依存、②沉思型与冲动型、③辐合型与发散型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或学习的概念)。P30-31**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②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③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④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P31(1)学习是凭借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经验外,还要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3)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进行的(4)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简述联结学习的有关理论。P35(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P32学习层次: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连结学习2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学习结果: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P37(1)获得与消退。当条件刺激先于无条件刺激出现,间隔时间很短(几乎同时出现),二者多次重复,则可以建立一个条件作用,而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则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袭击做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简述认知学习的有关理论。P43①苛勒的完形-顿悟说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③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P45**(1)学习观:①学习的方式是发现学习②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③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2)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P49(2大点)**(1)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在学习者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分)(2)从主观条件看,①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②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③最后,学习者必须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简述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成分?/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P5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①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③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P5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的制约。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简述学习动机的有关理论。P59①强化理论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③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④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⑤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59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简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P66(4点论述题**+联系实际举例说明)**(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简述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主要内容。(P67)①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②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③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④任务难度中等,3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⑤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简述迁移的作用。P74(3点)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③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简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P75(1)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等。(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P78-80(3点论述题+各点分析)(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P81(论述题+各点展开分析例子)***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P88(3点)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P91-93(5点)**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P94-96(4点展开+1分论述题)**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P100①痕迹衰退说(桑代克)②干扰说③同化说(奥苏伯尔)④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P101(5点)(论述题各点展开做具体分析)①深度加工知识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合理进行复习(简述根据遗忘曲线进程,如何进行合理的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哪些?P107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简述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P109(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个阶段。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几个阶段?P108-110(4个阶段)**①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②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和行动模式③操作的整合。即把习得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④操作的熟练。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P111(4点)①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P116-119(3点)①原型定向②原型操作③原型内化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如何/培养心智技能的措施?P120(3点展开+2分)***(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4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P122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如何有效地进行复述?P124-125(6点)**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P126-128(5种)****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北京只是,联系实际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哪些?P128-130(3大点)**(1)列提纲(2)利用图形①系统结构图②流程图③模式或模型图④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①一览表②双向表简述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种类?/资源管理策略有哪些方面P131(5种)**①学习时间安排②学习环境的设置③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④学习工具的利用⑤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P133(6个原则)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P133(5种)①指导教学模式②程序化训练模式③完形训练模式④交互教学模式⑤合作学习模式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41-142(5点)***①问题的特征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势与功能固着④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P142(4大点论述题+各点分析)(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P146(3点)(1)环境:学校与家庭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具有独立性等。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146(3个)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题参考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