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_教育心理学部分全部知识点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学习过程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4.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被称为实施(提倡)“爱的典范”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1868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13~1914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和个别差异理论(共同要素说),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联结--试误说)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布鲁纳“发现学习”、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1908年,房东岳翻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主动参与)、反思性研究(从内部理解)、合作性研究(最能体现现代师生关系)、社会文化研究(走出去请进来;一阵风里看世界)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使用最广,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最基本方法,“科学研究的前门”)、调查法(教育调查研究中使用最广;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对某个人)、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以17、18岁为分界,分为青年初期和终期】;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劳伦兹: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差异性。【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4--5岁是书面语言;0--4岁是智力发展;身体生长发育的峰期:乳儿期、青春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个性形成发展开始于:3--6、7岁;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两个峰期:3岁、少年期】(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时,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少年期(心理断乳期/危险期/学龄中期/疾风骤雨期/逆反心理形成高峰期/敏感期):相当于初中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抽象思维(经验型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青年初期(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四年级。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二、心理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新学习的能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顺应(新学习的不能纳入,需要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看不见但是依然存在)”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这个阶段思维活动表现的关系单一,不能进行可逆运算。守恒概念没有形成,思维缺乏观念的传递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出现逆转,但缺乏抽象性。“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长度体积质量面积的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首先,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其次,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前五格式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他三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三)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他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第二节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直线上升,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钟形曲线。IQ130为智力超常,70为智力落后,大约各占2%。140属于天才,不到1%。IQ中等水平:90--110。二、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一)性格的特征差异: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类学说有:向性(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说: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顺从(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说:独立型与顺从型。(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认知风格):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个体差异,但没有好坏之分。【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无好坏之分。】(一)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前者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后者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二)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精确性。(三)具体型与抽象型(四)发散型与辐合型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四、学习困难:学困生与优生1)在知识水平上的差异:知识背景贫乏、概念水平差、基本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差、知识机构水平差。2)在认知加工方面的差异:注意力差、感知觉能力差、记忆不良、阅读困难、言语落后、思维水平低、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差。3)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志向水平低、学习兴趣淡薄、自我有效感差、学习态度不良、消极情绪干扰、意志薄弱、性格不良、不良归因倾向、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1)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2)学法指导,即教会他们怎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内涵(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广义指人和动物,狭义指人。主要特点:(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4)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二)学习的分类按学习主体: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按学习的结果:(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按学习的意识水平:(阿瑟·雷伯)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按学习的内容:(我国)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形成过程第一步:巴普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第二步,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习得、消退、泛化(“杯弓蛇影”)、分化。(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
本文标题:教育_教育心理学部分全部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