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基础2016版
北半球的水整理12016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说明:①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②《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③有五角星、字体为红色的部分是考核要点要求重点掌握的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1.教育的概念:P3广义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注意: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动物界不存在教育★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方面起教育影响的人。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指各种教育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和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三者关系: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明确]3.教育的形态:P4非制度化和制度化(按教育系统自身标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按教育的场所和空间标准);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按教育运行时间标准)注意:制度化的教育从非制度化的教育演化而来。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和终身性)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形态。具有专门性、严密性、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农业社会的教育:世界最早的学校在埃及,中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商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工业社会:教育与生产从分离走向结合。生产性突出[明确]4.教育的本质:P10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理解]5.教育的基本规律:P11①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外部关系规律;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约,并对它们的发展起作用。②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内部关系规律拓展: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相对独立性和历史时代性(二)[识记]6.教育起源:P12(1)神话起源(2)生物起源(动物的本能行为):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3)心理起源:美国孟禄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教育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北半球的水整理2[明确]7.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P13(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古代中国:夏有学校、虞舜庠、西周完备的学校制度、秦朝法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魏晋九品中正制、宋程朱理学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文士学校。古希腊、罗马:僧侣教育(教会)和骑士教育(3)文艺复兴后的欧洲: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育(3)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8.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P17终身化(法国保罗.朗格郎)、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9.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和观点):(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①中国古代:孔子墨家道家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战国后期《学记》②西方古代:古希腊苏格拉底(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中)《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①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提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捷克“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法国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瑞士裴斯泰洛齐教育要遵循自然英国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②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美国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强调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主义(3)20世纪以来的教育学:P19-25①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②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③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⑤批判教育学鲍尔斯和金狄思《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⑥制度教育学F.乌里。第二章教育的功能[理解](一)11.教育功能的含义:P30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识记]12.教育功能的类型: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正向功能(积极功能)与负向功能(负向功能)。教育的功能和本质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递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1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P3213.1个体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包括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北半球的水整理3(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思想意识、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需要,是成才的教育,“人力”的教育。个体享用功能:满足人的本能需要、提升人的认知水平、学校生活是幸福生活。(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13.2社会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P35: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说来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A)经济功能①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B)政治功能①通过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②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③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C)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③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④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D)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以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关系协调与否的准绳。[了解]14.教育功能的限制:P40表现: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强化种族中心主义;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二)15.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P41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文化、人口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程度。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②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的目的和部分教学内容③科技:能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④文化:教育学上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⑤人口:社会人口对教育功能有直接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质量影响教育发展、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补充: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个体功能:①个体身心发展:指一个人由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中,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下,身体和心理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②动因: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内发论和外铄论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论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个体功能的影响:a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b不平衡性---身心有关键期和最佳期,教育要抓住关键期北半球的水整理4c阶段性---教育需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一刀切d互补性---要求对全体学生树立信心还需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三章教育的目的[理解](一)16.教育目的的含义:P48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指国家对培养什么人的总要求。包括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教育要培养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识记]17.教育目的的功能:定向功能: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为谁培养人);对人的培养的定向;对课程选择及建设的定向调控功能:通过价值的方式调控;通过标准的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目标的方式评价功能:只有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教育活动的进行三者相互联系,综合体现[掌握](二)18.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主要依据)(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明确]19.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P50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教育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人的价值;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从社会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教育是国家事业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二者对立统一[了解](三)20.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及其理论基础(掌握):P53(1)1999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理论基础(要求掌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识记]2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理解](一)22.教师的定义:P61广义—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狭义—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明确]23.教师的角色:传道授业者(自己努力学习,知识丰富,注重修养,品行端正;同时掌握传授的方法和技能,既言传又身教)、知心者、管理者、协调者、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创造性(教育机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长期性示范性24.教师的基本素质:P63(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3)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北半球的水整理5(4)良好的教育理论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5)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25.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专业发展的内涵: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途径:(1)师范教育(起点和基础)(2)新教师的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教师专业发展学校(5)自我教育[了解](二)26.学生的定义:P67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明确]27.学生的本质特点:(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原因:由教学活
本文标题:教育学基础2016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