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心理学概论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动态)和个性心理(静态)。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是相互依存的。认识是基础。3.认识过程: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4.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5.意志过程:采取行动阶段、执行行动阶段6.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7.人们不同的心理面貌表现为人的个性倾向性不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存在差异。8.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9.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0.注意既不属于心理过程又不数以个性心理,它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征。11.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映动作和活动构成。12.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是由刺激引起的。行为与心理不同,又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刺激通常通过心理这一中介引起人的行为。同时心理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3.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动物有心理没有意识,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的区别。14.有些动作在最初形成阶段可能是有意识的,当它形成一种“动力定型”以后,形成了习惯化、自动化的动作行为方式时,可能就不再需要意识的支配,而成为一种无疑是的动作。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3、知觉是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反映。4、记忆是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反映。5、思维: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之间的本职联系和内在规律,这就是思维。6、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志可以强化认识、加深情绪情感体验。7、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需求和必要性,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8、动机:是推动人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内部的动力因素为内驱力,外部的动力因素为诱因。9、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识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表现。10、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11、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时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映动作和活动组成。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由刺激引起的。行为与心理不同,又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2、研究生活在团体中的个体心理和由不同个体形成的团体心理,对于全面了解人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13、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用词的形式巩固在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意识的特征:能动性、目的性、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无意识现象:在正常状态下是意识不到的,同时也是不能自觉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梦”15、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的怀抱,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6、心理学不同流派:A构造主义:代表人物铁钦纳,人的意识经验,感觉、意像和激情。B机能主义:奠基人是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研究意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C行为主义:奠基人是美国的华生,代表人物斯金纳和班杜拉。D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是奥地利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E格式塔心理学:奠基人是德国威特海默,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F认识心理学家:美国奈塞尔,1967年发表《认知心理学》。G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17、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邮寄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18、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20、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高等教育具有高和专的特点。2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B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C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23、高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24、高教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研究方法。25、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26、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第二章学习动机1、动机:是指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内部的动力因素称为内驱力,外部的动力因素称为诱因。2、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些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3、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管估计,它是另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因素。4、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强化三个功能。5、成就动机的组成:A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C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通常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而变化。6、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A学习动机的多元性B自律性C社会性D职业性。7、学习强化动机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学校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前者是由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后者是自我强化。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从程序上分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8、成就动机理论:默里把成就动机定义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好又快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普遍定义: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9、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10、成败归因理论:海德提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洛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由于压力和运气造成的。11、归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A归因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如果人们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努力或运气这些不稳定的归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的可能不一致;如果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或任务难度这些稳定的因素,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的可能一致。B归因将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的情感反应。将成就行为归因于自己能力强这个内部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感、自信心,并且可以激发起个体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投入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失败行为归因于自己能力差,就会使个体产生失助感,失去活动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果个体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不论成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的情绪反应C归因将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责任意识。由于归因不同,个体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承担的责任不同,如果把成就行为或失败行为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不够,在下次活动中就会多做一些努力,多承担自己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把失败行为归因于运气或任务难度,在活动中就会处于一种无所谓的状态,一旦失败还会激励推卸自己的责任。意义: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对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产生一定作用。12、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是代表人物。人的5种需要,由低到高一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13、自我效能感理论:班都拉提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4、强化分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15、学习动机的培养:A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B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成功动机训练C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机D培养学生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E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16、怎么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A由于新旧学习内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先前学习中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B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C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D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再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17、如何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A创设条件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B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8、教师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B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在其中获得成功体验C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D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归因训练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团体讨论、强化矫正等方法进行。19、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D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赛。20、设疑策略:A指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地方B先交给学生一个基本法则,在学生理解后,在给他们举出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C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答案D运用实验演示,有关事例导入E运用发现法。21、教师运用奖励和惩罚应注意的问题:A奖励和惩罚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强化方法B把握好强化的分寸,如坚持奖励与惩罚的公正性、重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强化等C教师对学生强化时必须考虑时间、地点、个别差异,在强化时要做到有的放矢。22、教师运用竞赛方式时注意的问题:A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的利与弊,交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方法和手段,教会学生学会竞争B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C进行多指标竞争,使多数学生获得成功,鼓励学生多元成功D提倡团体竞争E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第三章学习心理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化的变化。2、行为变化是学习的标志:A学习是凭经验引起的,不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不能称之为学习B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暂时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结果C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可以是内隐的,也可以使外显的,即学习既可以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行为潜能的变化D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多方位、多侧面的E学习者、学习情境、行为变化构成了学习的三要素。3、学习的宏观特点:接受性、间接性、高效性、主体性、年龄差异性。4、学习的微观特点:学习目标的多元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学习内容的组织性、学习方法的选择性、学习结果的超越性、学习对教学情境的依存性。5、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A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B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C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6、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A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B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C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7、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核心地位。8、桑代克的联结说: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B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C提出了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B学习是由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C教学应注意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D提倡发现法学习。10、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1、意义学习的条件:A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填空简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7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