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测试参考答案
2015年梁山人梯教育教师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测试参考分析4.10日学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杀一儆百”是利用替代惩罚的方式打击社会不良现象的方法。2.A分辨人物面形是再认的过程,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的模式相对较少,所以难以再认。3.D强化指的是通过条件反射增加反应的概率。正强化就是指在行为出现后给予阳性刺激,负强化就是指行为出现后,撤销以前已经有的负性刺激。减少行为概率的是消退和惩罚。4.D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的完形的形成或构造过程,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另一个是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够填补缺口或缺陷,构成新的完形。功能固着能够妨碍新的完形完成。5.B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建立的。6.B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7.C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地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8.D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属于无条件刺激,铃声属于中性刺激,狗的唾液反应属于无条件反应。9.D苛勒是完形—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10.A根据布鲁纳的发现说理论,教师在发现教学中是促进者和引导者。11.A联结派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行为主义属于联结心理派。12.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3.B所谓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4.A小老鼠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独立的发现学习,它是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15.B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16.D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17.C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回避条件作用。18.A奥苏贝尔的代表理论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认知发现说是布鲁纳的代表理论。19.C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知识的运用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20.A学习的联结理论派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21.C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22.A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性教学法风靡全球。23.B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信息加工模式包括感受器、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四级。24.A联结派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行为主义属于联结心理派。25.C苛勒通过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学习进行研究。26.A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7.B激进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在维果斯基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构主义。28.A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29.C人的学习被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0.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所以可以知道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望梅止渴都是人的生理反应,而蜘蛛结网是一种动物本能。31.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根据斯金纳用自己发明的一种学习装置“斯金纳箱”做的经典实验提出来的。32.D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二、多项选择题33.ABDE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34.ABD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与态度的学习。35.ABC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36.ABCD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37.BCD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38.BD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每天跑步只是一种习惯,男孩长出喉结属于生理变化,蜘蛛结网属于动物本能。39.ABC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①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查。②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③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续的行为。40.BCD联结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苛勒、布鲁纳、奥苏贝尔。41.ABCD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42.ACD联结派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和斯金纳。43.AC并列结合学习专指新命题和新概念的学习,类属学习和总括学习才是指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44.ACD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试误”的过程,通过渐进的、盲目的尝试,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45.ACD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测试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7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