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德州市综合情况市情概况▲地理位置:德州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石家庄,东连渤海湾,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之内。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结带,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区划与人口: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61万,辖一区(德城),两市(禹城、乐陵),八县(宁津、齐河、陵县、临邑、平原、武城、夏津、庆云)和市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132个乡镇(街道),其中镇78个、乡34个、街道办事处20个,3339个行政村、144个居委会。▲历史沿革:德州市远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生息繁衍。自秦汉开始,德州一直是州府县衙驻地,汉置安德县,后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及民国时期,先后设置广川、长河、将陵、陵州、陵县、德县。明清时期是全国33个工商城市之一。1946年解放后设县级德州市,1950年建德州地区,1995年撤地设市。▲地形地貌: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于泛道与流速所致,加之风力堆积等因素,形成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的特点。▲自然资源:德州土地肥沃,粮棉菜畜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地下储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地热等资源,石油探明储量1.58亿吨、天然气10亿立方米、煤炭9.5亿吨;地下水年可开采量12.4亿立方米,年引黄河水20亿立方米;地热储量较—2—大,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11℃。▲基础设施:京沪高铁德州段主体工程完工,德滨高速快速推进,德大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老火车站改造完成国家立项,太青高铁客运专线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纵三横”铁路网主骨架显现,区位、交通优势更加明显。境内现有19条国道、省道,京沪、京福、青银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是全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华能德州电厂总装机容量263万千瓦。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868公顷、绿地面积175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128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17%和37.7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97平方米。2004年,新湖风景区改造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新城建设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9年,荣获“中国最佳人文宜居品牌城市奖”、“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殊荣。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全部达到“九通一平”,配套设施齐全。村村通油路实现通车里程1.93万公里,通客车率达到100%;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5%;有8个县已建成储量千万方以上的平原水库;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9%。▲文化艺术: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2个、文化广场15个、公共图书馆12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132个乡镇全部建有文化站,行政中心村文化大院及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达到1907个,建立市县两级共享工程数字网站3个,县、乡、村“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面积达到28.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5亿元。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06.9614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大禹文化、运河文化等资源得到挖掘和整合,临邑一勾勾、宁津杂技、德州扒鸡制作工艺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全市共有273个作品,37名—3—个人在国家、省、市获奖。歌曲《亲亲老百姓》、现代京剧《时传祥》获省第九届“精品工程奖”;杂技《飞叉》获山东泰山文艺奖二等奖。举办“德州市首届原创文艺作品展演”,组织专场演出12场(次),创作歌舞、相声、杂技等各类原创节目156个,参与演员达到800多名。选送的9个原创节目在第九届省文化艺术节上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和3个优秀奖。全市拥有营业性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经营单位722家;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8.92亿元;旅游景区40多处,各类体育生产经营企业近200家,旅游收入和体育产业年产值均超过20亿元,初步形成新闻传媒、印刷发行、演艺娱乐、旅游、体育、动漫、广告会展、古玩书画与工艺品等八大重点文化产业体系。▲科技教育: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9.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4.5%,较上年底提高2.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重要科技成果106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23项,国内领先水平66项。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相继落户我市,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重大突破。全市专利申请1471件、授权922件,同比增长35.22%和62.04%,两项指标同比增幅分列全省第3和第1位。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县”、“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各1家,“省知识产权园区”2家,“省知识产权试点县”3家,“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6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32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4.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0所,在校生8.3万人,普通中学和小学1211所,在校生67.4万人。2009年,新建、改造校舍20余万平。投入6500余万元进行教育装备建设,所有高中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市、县教育局和高中学校实现三级联网,729所中小学完成教学仪器配备更新任务。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标准,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落实各项学生资助资金近亿元。—4—▲体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投资3亿元的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工艺标准、建设质量和现场运行全部达到赛事要求。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全市50%的村建有篮球场,90%的机关建有乒乓球室,90%的社区建有健身路径,市区90%的学校建有围棋室。成功承办十一运会男子篮球9—12名决赛和艺术体操决赛两项赛事,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来自全省90名火炬手参加传递;我市运动员夺得4枚金牌,其中吕勇绪获武术套路男子刀棍全能金牌,李燕获赛艇女子四人单桨无舵手、八人单桨有舵手2枚金牌,邓森悦获艺术体操个人全能金牌。承办2项国家级比赛、4项省级比赛,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20枚、银牌30枚、铜牌15枚。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三大医疗中心和覆盖全市农村的37处中心卫生院相继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完善,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5%;全市公立卫生机构175处,卫生技术人员17227人、床位13120张;乡镇卫生院128处,村卫生室2442所、乡村医生10095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处、站80个。▲经济发展: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0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4位;境内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分别达到106.7亿元和11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00元和6168元,均增长9%。组织开展以“政企联动、共克时艰”为主题的服务企业发展年活动,认真落实“两暂停一严禁一规范”。设立骨干企业临时还贷周转金,累计为133家企业办理还贷周转业务330笔,周转资金37.3亿元,节省拆借利息312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市新增贷款210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5—资916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落实中央、省投资扶持项目268个、无偿资金4.26亿元;104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91.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2:54.9:33.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新能源、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被工信部批准为生物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其中过50亿元的2家,永锋集团超过120亿元,恒源石化成为全省百强;成为全国第一个总产过百亿斤、单产超过1吨粮的地级市;成为省级六大物流节点城市和五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粮油食品城;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中国创业之城20强”。深入实施“南融北接”战略,与天津滨海新区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与省科学院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庆云、德城、市经济开发区分别与天津红桥区、青岛保税区、黄岛区达成共建开发区协议。德州国际陆港正式开通,禹城保税仓库正式启用。对接央企12个项目顺利实施,其中5个建成投产,已累计到位资金39.8亿元。举办德洽会、鲁台经贸会、香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项目推介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引进到位资金275亿元,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1个。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名单市委雷建国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翠云副书记、市长史好泉副书记李艳华常委、宣传部长李传武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甲太常委、组织部长—6—邹德家常委、军分区政委袁秀和常委、常务副市长满春重常委、秘书长陈永华常委、总工会主席孙成良常委、纪委书记李希信常委、副市长杨军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政府吴翠云副书记、市长袁秀和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希信常委、副市长李保海副市长韩建亭副市长陈福祯副市长康志民副市长翟长生副市长风景名胜▲董子读书台德州董子读书台始建于隋朝,民国时期毁于战乱,2007年9月开始复建,并以此为核心建成占地743亩的董子园景区。一期工程包括主体建筑董子读书台、“三策固本”水上牌坊及西部董子文化街、柳湖书院、“繁露广场”、“聚贤阁”、“安德亭”、“广仁楼”、“弘义楼”、“崇礼楼”、“汇智楼”、“明信楼”、“春晖园”、“柳湖”、“柳亭”、“学而”、“神思”、“逸兴”、“不窥园”、“天和桥”、—7—“人和桥”、“地和桥”、“立心亭”、“正谊桥”、“明道桥”、“繁露堂”、“春秋舫”等。风景区内河湖相连,花木扶疏,读书台气势恢宏,尽显大汉雄风,当代著名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创作的董仲舒铜像巍然屹立,凝气传神,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题名的“柳湖书院”“三策固本”牌坊庄重典雅。亭舫廊榭掩映于绿柳碧水之间,书家墨迹点缀于楼台桥阁之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异彩纷呈。文化街商铺茶楼,黛瓦白墙,集休闲娱乐和古玩商贸、文化交流为一体。历史优秀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紧密结合,展现了德州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时代魅力。二期工程主要是景区公园东部生态湿地风景区。附属建筑群包括董仲舒纪念馆、儒家文化代表人物雕像群、德州地域文化广场等。▲减河生态湿地建设理念为打造德州主城区“生态、湿地、观光”景区,是德州市重点建设工程,一期投资1.6亿元,治理河道4.5公里,由减马横河到314省道以北500米,总用地200亩,分别建设功能性湿地区、生态水质修复区、活水公园展示区及生态观光区。其中,湿地部分投资9500万元,综合运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成熟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自南向北分别为功能型湿地、景观湿地区和自然生态保护区;水体部分投资3500万元,调控储水150万方,确保水面宽度达到100-120米,形成景观河道;观光部分在东岸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1000亩观光采摘园;在西岸减河滩地上,投资2000万元有针对性地布置污水净化系统、草地、栈道、休闲广场、亲水平台、水塘、低矮景观林木等。▲中国太阳谷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研发、检测、生产、教育、旅游基地,以皇明、亿家能等企业为依托,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8—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命名,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将在此举行。占地3000余亩,规划建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太世界太阳能“硅谷”,涵盖太阳能热水器
本文标题:德州市综合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