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分值分布不定项选10*2判断15*1简答25论述12+13案例分析15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1、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要遵循“守一而望多”,所谓“守一”:意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2、中国德育理论较长时间认为的一种“转化理论”是片面的。3、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4、古代德育的特征: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5、现代德育的特征:学习德育的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德育学产生的标志。7、德育原理的特征体现在: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第三章德育本质和德育功能1、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也就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2、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3、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的实践意义:①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③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4、德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5、对于正确认识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6、德育的个体功能:生存、发展、享用。7、对于的教育性功能:①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②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1、德育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2、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3、道德教育有表象或形态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生长或建构的过程。4、“新性善论”是德育主体发挥的前提之一。5、道德发展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关注情感方面。②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关注行为,即观察学习。③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关注认知。6、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①道德发展应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的理解。②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③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所谓“无律”,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或体验,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所谓“他律”,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所谓“自律”,就是指儿童或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所谓“自由”,就是道德认识的最高境界。)7、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应包括:①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②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③应当做到德育与“心育”的统一。④应当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德育。8、德育的主体的分化:①专门的德育工作者。②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往往被误解为非德育工作者)9、对德育主体的正确认识应包含:①德育主体主体性发挥的核心是学习主体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挥。②德育主体的价值体现在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上。③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处理价值引导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10、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三维度: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11、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①德育师资的培育。②德育主体的自修(德育使命策略、科研带动策略、实践与反思策略)第五章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1、德育目的的功能:分为教育功能和道德功能。教育功能的表现:①导向功能②调控功能③评价功能。道德功能的表现:①引导性功能②规范性功能2、德育目的的类型: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社会本位:代表人物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人,主要观点:道德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使个体实现社会化。个人本位: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等,主要观点: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是指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3、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由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4、确定德育目的的客观依据:①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②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③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进程。④德育目的的制定还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⑤德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第六章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1、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为: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2、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及其重点课题的思考(了解):①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②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③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④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教育”的教育。3、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比,其特点有:①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②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在于使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过程的重要性提高多无与伦比的高度。③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于安排方面:在于既要有认知的因素,还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④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在于认同更多的道德学习的方式和途径。4、活动过程对德育的意义:①德性的本质是德行。②活动的德育意义㈠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㈡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㈢道德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5、德育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包括:①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②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配合;③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6、隐形课程的概念: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7、德育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第八章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1、德育过程的特点:计划性与正面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2、真正有效的德育过程应当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3、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是学校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是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矛盾。4、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组织应当特别注意的基本原则:①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②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③注意“教育性活动与交往”的安排。④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5、选择德育方法的完整依据应当是:用最经济的方式求得最大最佳的德育目标的达成。6、德育方法的特点:①德育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较为特殊。(首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水平;其次是知识性道德概念水平;最后是内在性道德观念水平。)②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一是道德教育过程中身教重于言传;二是道德教育价值性使教育意图的处理变得困难。)③德育方法及其运用的复杂程度高。(德育效果取得的情境性、长期性和反复性)7、(案例分析)方法论上的德育方法:启发法、塑造法、雕琢法、树人法、系统或综合法。具体的德育方法:①思维训练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②情感陶冶法③理想激励法④行为训练法(道德实践、奖励与惩罚)⑤修养指导法第八章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1、微观系统是指成长中的人同他们的直接背景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学校、邻居;中间系统是具体个人在一生的特殊阶段与其重要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家庭、同辈小团体、学校、工厂、教会等。宏观系统指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法律、政治体系等;中观系统:社区2、建构优化的学校德育社会环境:发挥学校、政府、社会的主体性。①学校角色的正确定位。②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系统发展的自觉力量;引导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建设;聚合社会环境子系统形成德育影响的合力)。③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④优化德育社会环境的策略(加大净化文化环境力度;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本文标题:德育原理考试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