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
急性心梗标准护理管理流程1.入院接诊(1)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监测,床旁描记18导联心电图(2)建立静脉通路,完成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血标本留取(3)低流量吸氧(4)遵医嘱应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抗凝药物(1)介绍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2)告知患者严格卧床休息(3)将患者随身携带各种首饰交与患者家属(1)评估心功能:依据Killip分级法(2)评估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用TIMI评分(3)评估危险分层:使用GRACE风险评分(4)评估出血风险:使用CRUSADE评分(5)疼痛、压疮、坠床、导管滑脱等肪理风险评估3.风险评估2.入科介绍(1)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保暖(2)饮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进食七分饱为宜(3)大便: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药4.常规护理5介入术前护理(1)完善血常规、凝血、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状况及感染指标、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等术前检查(2)根据医嘱行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部位皮肤准备(3)讲解介入术后术侧肢体活动方法及注意事项(4)遵医嘱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阿司匹林100-300mg6.介入术前准备(1)左前臂留置套管针(2)评估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者给予水化治疗(3)相关物品:便器、垫巾、吸水管、矿泉水1000ml(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8h内,每15min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观察心电示波有无恶性心律失常的征兆(2)穿刺伤口观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并发症的观察:迷走神经反射、心脏压塞、急性血栓等并发症(4)出血的观察:大小便的颜色、性状;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5)关注患者主诉:有无胸痛、胸闷等心绞痛症状,记录发作的频率、程度7.介入术后护理8.伤口护理(1)桡动脉穿刺:①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②前臂、上臂有无肿胀;③告知患者穿刺侧手腕不能打弯,休息时肢体可抬高,五指可做对指运动;④每2h医护人员松止血扣一圈(2)股动脉穿刺:①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②下肢皮肤颜色、温度;③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6-8h,8h后可翻身,24h可下地活动;④咳嗽或体位变化时按压伤口部位9.心理护理(1)经常巡视、主动关心,保持心情舒畅(2)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满足生活护理需求(3)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担心疾病预后等紧张、焦虑的情绪射频消融标准护理管理流程2.风险评估(1)对跌倒(坠床)、营养、静脉外渗、疼痛、导管滑脱等安全评估(2)既往有无造影剂过敏史(3)评估手术常见与穿刺部位有关的术中并发症::血管损伤、局部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气胸、血胸、穿刺局部神经损伤等(4)评估术后并发症: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肢体动脉栓塞、心脏压塞(1)完善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清八项、凝血四项、血型、血生化全套及感染指标(2)胸部X线检查、心脏超声检查、食管超声检查、24h心电图检查(Holter)等术前检查(3)大、小便常规检查(4)停抗心律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5)左心房内消融术前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排除左心耳血栓,行冠状动脉CT重建左心房及肺静脉利于消融(6)术前与家属谈话签字(知情同意及授权委托)(1)介绍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2)告知等级护理及活动范围,防止患者意外受伤(3)告知将随身携带各种贵重物品、首饰交与家属妥善保管1.入科介绍3.常规护理(1)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保暖(2)饮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3)活动:心律失常发作期间取舒适体位卧床休息,避免左侧卧位(4)用药:严格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密切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5)吸氧:伴有胸闷、呼吸困难时,吸入氧气(6)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4.完善检查5.术前准备(1)左前臂留置套管针(2)评估肾功能,eGFR<60ml/min应水化治疗(3)相关物品:盐袋及毛巾、便器、垫巾、吸水管、矿泉水1000ml(4)穿刺部位皮肤准备(5)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1)经常巡视、主动关心,保持心情舒畅(2)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满足生活护理需求(3)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担心疾病预后等紧张、焦虑的情绪8.心理护理7.伤口护理(1)股动脉穿刺①穿刺部位压迫止血,保持术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用力,制动16-24h②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③下肢皮肤颜色、温度④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盐袋压迫6-8h后取下盐袋,再平卧6-8h后床上活动,期间术侧肢体足部可做背屈运动,对侧肢体可适当运动;术后18h可下床活动⑤咳嗽或体位变化时按压伤口部位(2)股静脉穿刺:①穿刺点有无出血;②下肢皮肤颜色、温度;③盐袋压迫伤口2h,术后6h无出血,可下地活动6.术后护理(1)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情况、术后次日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2)遵医嘱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左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消融后),抗凝药物(华法林或达比加群酯,房颤消融术后3h开始服用,持续3个月,华法林监测INR2-3,达比加群酯建议监测APTT)(3)房颤经射频消融后饮食以软饭、易消化为原则,持续1个月,期间禁止行胃镜检查,同时使用抑酸药1个月(4)12-24h后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起床下蹲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防止穿刺口出血(5)术后1-2d患者可康复出院,房颤另遵医嘱七起搏器植入标准护理管理流程1.入科介绍(1)对跌倒(坠床)、营养、静脉外渗、疼痛、皮肤、导管滑脱等安全评估(2)评估心功能,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3)评估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有无破溃、有无感染迹象(4)评估手术常见并发症:伤口出血或血肿形成、囊袋伤口破裂、感染、血胸或气胸、心肌穿孔、静脉血栓或气栓、电极导线移位、电极导线损伤和断裂、脉冲发生器故障(1)介绍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2)告知等级护理及活动范围,防止患者意外受伤(3)告知将随身携带的各种贵重物品、首饰交于患者家属保管2.风险评估3.常规护理4.完善检查(1)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保暖(2)饮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3)活动:心功能衰竭、传导阻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须卧床休息(4)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药(5)用药:术前1d抗生素皮试(青霉素或一代头孢)(6)吸氧:呼吸困难时给予低流量吸氧3L/min。(7)监护:必要时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5.术前准备(1)完善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清八项、凝血四项、血型、血生化全套及感染指标(2)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脏超声检查、24h心电图检查等术前检查(3)完善大、小便常规检查(4)停用抗血小板药物1周,术前1停用抗凝血药物(5)术前与家属谈话签字(知情同意及授权委托)(1)皮肤准备,包括双侧腋下颈胸部及会阴部皮肤,洗澡(2)术前1h输注抗生素(3)评估肾功能(CRT术中须行冠状动脉造影)(4)术前练习床上排便、排尿(5)术前晚充分休息,必要时可使用安眠药(6)植入CRT患者保证患者能耐受平卧4h,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7)术晨可进食少量易消化饮食,术前排空大、小便(8)前臂留置针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起搏器植入的对侧肢体)(1)体位及活动:取平卧位,术侧肢体肩关节及上肢制动,禁止外展、抬高,术后可适当摇高床头15°~30°,24h后可下床活动(2)监测生命体征:持续24h心电、血压监护(3)监测体温:术后第一天测量体温4次,连续观察3d(4)预防感染:常规运用抗生素7d(5)饮食护理:术后可正常饮水及进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6)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6.术后护理7.伤口护理8.心理护理(1)包扎:以盐袋加压6h,弹力绷带包扎24h,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2)换药:严格无菌换药,术后24h换药一次,之后根据伤口情况每天换药1~2次(3)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伤口有无红肿、疼痛、渗血、渗液、皮肤变暗发紫、足背动脉搏动强弱等(4)拆线: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第7天拆线(1)医护人员经常巡视、主动关心,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2)患者卧床期间,满足生活护理需求(3)医师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安装起搏器的意义及术后的效果,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PCI联合IABP术标准护理管理流程2.常规护理4..PCI联合运用IABP术后护理1.风险评估(1)评估心功能,依据killip分级法。(2)评估患者股动脉粗细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3)GRACE风险评分和出血风险评分。(4)疼痛、压疮、坠床、导管滑脱等护理风险评估。(5)评估肾功能。3.PCI联合运用IABP术前护理(1)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保暖。(2)饮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以七分饱为宜(3)活动:严格卧床(4)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药。(1)完善血常规、凝血四项、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状况指标、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等术前检查。(2)做好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3)术前给病人讲解IABP治疗的相关知识、应用的目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1)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及波形,反搏期间应使病人的心率控制在80~120/min,反搏压应高于病人血压10~20mHg。出现心率过缓,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处理(2)IABP工作情况观察,包括触发时机,触发模式,反搏比例等,观察反搏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3)选择R波清楚的到导联,固定好心电图电极片,防止电极片脱落发生反搏终止(4)正确执行抗凝治疗,反搏期间应用肝素抗凝,给予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50ml加入肝素钠12500U静脉泵入,每小时用3~5ml的肝素盐水冲管一次,防止血栓形成(5)出血的观察,大小便颜色、性状;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5.穿刺局部及穿刺侧肢护理6.心理护理7.IABP机撤离后的护理(1)股动脉穿刺处局部加压包扎6-8h,避免患者穿刺肢体过度弯曲(2)注意观察伤口、下肢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1)给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消除患者紧张、忧虑、恐惧的心理(2)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3)卧床期间,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求(1)穿刺伤口,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每日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2)穿刺侧肢体护理①穿刺侧肢体制动,避免过度弯曲,避免过度弯曲,约束带约束,平卧位或半卧位<30°;②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穿刺肢体皮肤温度、颜色、痛觉,预防并发症出现;③使用充气床垫,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防止压疮及出血等并发症
本文标题: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