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心内科护理知识内一科陆美玉心内科基础知识1.简述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2.吸烟;3.血脂代谢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4.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5.年龄,本病多见于老年人;6.性别:本病男性多见,女性在绝经期后患病明显增多。2.简述冠心病的次要危险因素。1、肥胖;2、缺少体力活动;3、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4、遗产因素;5、A型性格。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4.心肌梗死定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心肌梗死部位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前间壁V1~V3局限性前壁V3、V4(V5)高侧壁I、aVL前侧壁V5、V6下壁Ⅱ、Ⅲ、aVF广泛前壁V1~V6后壁V7~V9右室V3R~V5R(2)动态演变①超急性期(超急性损伤期):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ST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②急性期(充分发展期):心肌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呈单向曲线,T波倒置。③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性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④陈旧期(愈合期):梗死后数月至数年,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有异常改变,趋向恒定不变,残留坏死型的Q波。5.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名称升高高峰降至正常肌钙蛋白I3-4h11-24h7-10d肌钙蛋白T3-4h24-48h10-14d肌红蛋白2h内12h内24-28h内肌酸激酶(CK)6h内12h3-4d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4h内16-24h3-4d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6-10h24h3-6d6.心肌梗死适应症①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h,病人年龄75岁。②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2心内科护理知识内一科陆美玉岁,经慎重权衡利弊后仍可考虑;③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果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7.心肌梗死禁忌症①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②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外科大手术、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再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③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0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④可疑主动脉夹层;⑤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肿瘤等。8.判断溶栓成功的指标直接指标:冠状动脉造影间接指标:①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②心电图ST段于2小时内回降大于50%;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9.心梗病人三天未排便的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食欲和进食情况;②询问患者有无便意,是否排气,必要时听诊肠鸣音;③饮食指导:增加纤维素摄入;④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蠕动;⑤排便指导:嘱患者床上排便时勿用力屏气,协助肛注开塞露;⑥必要时遵医嘱用缓泻剂或少量低压灌肠。10.如何指导心肌梗死病人活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安静时心率低于100次/分,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时可进行康复训练。(一)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A.急性期24H绝对卧床休息B.若无并发症,24h后允许病人做床边椅,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关节被动与主动运动,协助病人洗漱、进餐,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里,鼓励病人自理部分生活活动,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C.心肌梗死后5-7d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在帮助下洗澡、如厕、试着上下一层楼梯D.若有并发症,则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二)活动时监测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在护理人员的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A.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B.运动时增加心率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C.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1mv或上升≥0.2mv,则应退回前一运动水平D.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减缓运动或停止运动:胸痛、心悸、气喘、头晕、恶心、呕吐;心肌梗死3周内活动时,心率变化超过2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20mmHg;心肌梗死6周内活动时,心率变化超过3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30mmHg。(三)康复指导(建议病人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3心内科护理知识内一科陆美玉A.运动中以达到病人最大心率的60%-65%的低强度长期锻炼为安全有效。B.运动方式包括步行(在运动开始阶段安全可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等,每周运动3-4天,开始时每次活动10-15min,逐步延长到每天30min以上。避免剧烈活动、竞技性活动、活动时间过长。C.在正式有氧运动前后应分别进行5-10min的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D.个人卫生活动、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也对病人有益。无并发症的病人6-8周可恢复性生活。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但对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1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常见表现形式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1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如卧床病人的背骶部、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足踝部、胫前。水肿常呈对称性、凹陷性,严重者可出现胸水、腹水。13.6分钟步行试验的方法和意义要求病人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分钟的步行距离。若6分钟步行距离150m,表面为重度心衰;150-425米为中度心衰;426-550m为轻度心衰。本实验除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来评价心衰的治疗的疗效。14.洋地黄中毒的表现①心脏毒性:最重要的反应是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其他如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②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黄绿视。15.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原则①立即停用洋地黄;②低血钾者口服或静脉补钾,停用排钾利尿剂;③纠正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选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禁用电复律;缓慢性心律失常用阿托品或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16.预防洋地黄中毒①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重度心力衰竭、低钾低镁血症、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较敏感,使用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②与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中毒机会,在给药前应询问有无上述药物及洋地黄用药史。③必要时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④严格按时按医嘱给药,给药前数脉搏,当脉搏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知医师;用毛花苷药物时务必稀释后缓慢(10-15min)静注,并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17.心力衰竭分期分期特点A期有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无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衰表现B期有心肌重塑或心脏结构异常,但无心衰表现C期目前有既往有心力衰竭表现,包括射血分数降低和射血分数正常两类4心内科护理知识内一科陆美玉D期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尽管采用了优化的药物治疗,病人症状仍未得到改善或迅速复发,典型表现为休息或轻微活动既有症状(包括明显的疲劳感),不能完成日常活动,常有心性恶病质表现,并且需要再次和(或)延长住院接受强化治疗18.窦性心率的心电图特征①窦性P波:I、II、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余导联双向、倒置或低平②QRS波:时限0.12s③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19.心源性晕厥由于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近乎晕厥是指一过性黑蒙,体张力降低或丧失,但不伴意识丧失。心脏供血暂停3s以上可发生晕厥,5S以上可发生晕厥,超过10s则可伴有抽搐,称阿-斯综合征。20.如何指导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使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心动过速?适用于心功能和血压正常的患者。①刺激咽喉诱发恶心②做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③按摩颈动脉窦:患者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无效再按摩左侧,每次5-10s,切勿双侧同时按摩④将面部浸于冰水内。21.房颤的分类初发性(首次发作)、阵发性(反复发作,可自行终止)、持续性(经过治疗可转复窦性)和永久性(难以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房颤。一般将发作在72小时以内称为急性房颤,超过72小时称为慢性房颤。22.房颤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患者心室率不快时可有心悸或无症状,心室率大于150次/分时,可诱发心绞痛或左心衰;当心室率较慢时,因心排出量下降可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症状。房颤易形成左房附壁血栓,发生体循环栓塞。房颤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23.心电监护的患者,护士发现哪些心律失常应立即汇报医师处理?①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多源、成对、RonT出现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③窦性停搏④第二度II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传导阻滞⑤心率40次/分或150次/分。24.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①室扑、室颤②无脉性室速③心室停搏④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25.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I类:钠通道阻滞剂(Ia:奎尼丁,Ib利多卡因,Ic普罗帕酮)II类:ß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III类:延长动作电位药:胺碘酮IV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26.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并发症有哪些?主要包括: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出现急性肺水肿、低血压、体循环栓塞和肺动脉栓塞,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皮肤烧伤等。27.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有哪些?5心内科护理知识内一科陆美玉主要有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等。护理三基1.何谓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哪些?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很少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血量维持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①缺血性心肌损害;②心肌炎和心肌病;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2)心脏负荷过重:①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②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2.常用的心功能分级方案是什么?目前常用的心功能分级方案是根据病人自觉活动能力划分的,分为四级:(1)Ⅰ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2)Ⅱ级:心脏病病人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时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3)Ⅲ级:心脏病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4)Ⅳ级:心脏病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3.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2)血压可一度升高,随着病情持续,血压下降,终致心源性休克。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3)听诊时两肺布满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音减弱,心率快,出现奔马律。4.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是什么?(1)卧位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在紧迫情况下,可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吸氧:立即鼻导管给氧,氧流量6~8L/min,必要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可用20%~30%乙醇置于湿化瓶中,随氧气吸入。(3)镇静:遵医嘱给予吗啡。(4)快速利尿: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如呋塞米静脉注射。(5)减轻心脏负荷:遵医嘱给予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6)强心:遵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7)平喘:给予氨茶碱。(8)其他:抗感染。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
本文标题:心内科护理基本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