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2
第一课件网第一单元手挽手(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拍手拍手》掌握歌曲的节奏与曲谱,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2、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3、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进行表演。教学内容一、学习歌曲《拍手拍手》二、学习乐理知识:重音记号三、聆听歌曲《祝你快乐》教材分析歌曲《拍手拍手》这是一首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歌曲吸取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几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分节歌,由主题和副歌构成。主歌部分包含两个平行乐句。两句旋律均自上而下作和弦分解进行,在句末的八度上行跳进,使曲调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副歌部分也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的前半句是由两个四分音符在高音区形成的节奏性音调,简洁而有力,富有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响亮的掌声和兴高采烈的神态;后半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唱出了他们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歌曲的句中及句子之间频频穿插了伴以掌声的间奏,既突出了主题,也增添了欢乐的情趣。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音乐知识:重音记号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课件网教学过程:一、学习表演《拍手拍手》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3.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4.学唱第一部分:(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5.学唱第二部分:(1)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部分曲调。(3)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4)对比实践:用重音记号与没有重音记号进行试唱实践对比。从实践中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及其作用。(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10.小结: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二、学习聆听曲《祝你快乐》1.聆听乐曲。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再细听乐曲。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第一课件网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三、教师总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展现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二、在聆听《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并编创现代舞进行表演。教学内容一、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二、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教材分析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这首歌的歌词十分精炼,含意深刻,它表现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以五声音调为主,上下句对称,节奏生动活泼,明朗的音调表现了孩子们在党的阳光下幸福成长的欢乐心情。每句句末都采用了“”节奏型,突出了“手”、“走”二字,表达了与太阳共牵手,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充满着信念。第二乐段运用合唱的形式,明亮的大调式曲调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八度大跳在高音区唱出了“阳光,阳光”情绪热情而又奔放,“”节奏型再现,使全曲风格统一,最后,结束在高音“”上,五拍的时值再一次突出了“走”字,情绪更为坚定。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台湾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首歌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儿童的心声——统一祖国。歌曲基本上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课件网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1.聆听歌曲:听读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设问:“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彩桥为什么要架到台湾岛?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3.看着歌词合着歌曲录音哼唱。4.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5.学唱“海峡两岸小朋友,站在桥上问声好”。6.设问:用相隔一小节轮唱形式演唱,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两岸小朋友争先恐后地问好,急切地盼望祖国统一,象征全国小朋友的团结与友谊……)7.用热烈的情绪,表演这一片段。8.合着音乐,自由地即兴地用现代舞动作表现,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9.小结: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二、学习演唱曲《阳光牵着我的手》1.欣赏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与情绪。2.再听范唱。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学生。(1)重点指导唱好一句。(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5.学唱第二乐段。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7.填入歌词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生讨论。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10.小结: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第一课件网第二单元快乐的舞蹈(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教学内容: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教材分析:《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钢琴曲《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舞曲”,音乐的体裁之一,有声乐曲与器乐曲的不同形式。有供舞蹈所用,也有专供音乐会欣赏所用。但舞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一样,都生动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舞曲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的特点。由于舞曲多来自民间舞蹈,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例如我国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西南地区的花灯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国的小步舞,加沃第一课件网特,波兰的马祖卡、波洛奈兹,捷克的波尔卡,西班牙的波莱罗、哈巴涅拉,奥地利的圆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特色纷呈。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聆听《马刀舞》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二、聆听《小步舞曲》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后演变为3/4拍。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4.“舞曲”体裁说明。第一课件网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二、学习掌握3/8拍的含义。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和提琴》,掌握3/8拍的含义。教材分析歌曲《我和提琴》这是一首D大调挪威儿童歌曲。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第三、四两乐句旋律同样完全重复。曲中出现了“”节奏,使得音乐更富有动感,形象地表现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时的欢乐心情,表达了音乐永远伴随着我一生快乐的美好愿望。第五乐句在第四乐句间的五度大跳更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的高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音乐知识:3/8拍.拍号的含义: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复习2/4、4/4、3/4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从3/4引入3/8拍。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拍。.通过把3/4拍《平安夜》改写成3/8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我和提琴》第一课件网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歌曲是几拍子的3.学唱歌曲曲调。(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4.学唱歌曲:(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2)填上歌词。5.表演歌曲。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
本文标题: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9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