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注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一个纹身的职高生新生入学要回家重点高中女生倩离家出走这个孩子的问题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学的分析思路1、遗传——关注气质特征。(例如:处理攻击性元素),关注脑科学和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例:性格和人格的遗传性)。2、环境——关注特殊的成长环境。关注班级环境。3、教育——关注我们司空见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心理学的分析思路: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四对矛盾经常会出现冲突:1、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与需要缺失的矛盾;2、人生发展关键期与关键期发展受阻的矛盾;3、个体成长趋势与环境限制的矛盾;4、青少年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我们这里侧重谈第一对矛盾,也是最根本的矛盾。人的基本需要与需要缺失之间常常出现矛盾。需要层次理论图示自我实现需要、自尊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例:陶TL辅导手记:她为什么逃学?“那些不被同伴接纳或是遭到拒绝的儿童通常都是高危童。”“这些高危儿童更有可能辍学、有违法乱纪行为,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库伯尔斯特/莫尔森美国心理学家希瑞尔指出:“在人类个体发展的阶段中,再没有比自我功能脆弱的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因公共羞辱和同伴诋毁而疯狂的了。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林孟平博士阿德勒和戴克斯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一个自主的动物,人在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寻找归属感。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有想得到他人注意的欲望。许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得到他人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戴克斯的行为目的理论:行为方式行为目的积极的消极的主动建设被动建设主动破坏被动破坏成就乖巧可爱骚扰懒惰获得注意叛逆固执获得权力不当行为抗拒报复无助自暴自弃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他的回答是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欲望将必然难以得到满足。表现出问题行为的青少年往往觉得灰心、沮丧、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用良好的行为方式得到归属感,但是又希望获得师长和同伴的关注、认同和接纳,为了争取自己应有的¡°一席之地,他们只有以不适当的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归属之感。再谈谈“自尊”的含义——“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方面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纳、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当他缺乏自尊时,他就感到自卑、无望,从而可能导致绝望和神经症行为。——弗兰克•戈布尔我们每个人都渴求一种生存的尊严。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我们进了一间屋子,人们甚至不屑于瞥上我们一眼,或者当我们告诉他们¡¡时,他们马上表现出不耐烦,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中写道: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当他出现时,其他的人甚至都不愿稍稍侧身示意;当他讲话时,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他的任何举止。如果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尊重是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行为。教师必须检点与学生相处中的一言一行,不可恣意妄为。例:教师教育行为失检举例罗伊.鲍迈斯特(2009.11)认为:拒绝会妨碍一个人的自控能力。自尊心遭遇拒绝后,不但会大幅度降低一个人的IQ值(-25%)和理性分析能力(-30%),还会增加人的攻击性。鲍迈斯特说,这是我25年的研究中观察到的最重要的结论,它说明了人类本质的很多特点。若要尊重与接纳每一个学生,除非我们对人的本质有积极的信念,相信每一个体独特的潜能,重视每一个体的人性尊严和价值,否则我们不可能做得到。当一位老师对学生有了基本的信任,他不但能欣赏学生成就和优美的一面,同时,他有能力去体谅和接纳学生的错失、困惑和混乱,因为他相信人的可塑性,可改变性。而教师的接纳、尊重、饶恕、忍耐,会引导学生的转变与成长。例:吕YX逃学案——(港)林孟平当然,自尊不仅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师的心理需要。美国奥伯林大学校长罗伯特•福勒博士在他的风行全球的名著《尊严的提升》一书中,提出了“等级主义”这个概念。他说——“等级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问题。……问题不在于等级本身,而在于等级的滥用。”我们主张“尊严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尊重等级但不要等级主义。而把高等级的尊严凌驾于低等级的尊严之上的行为才产生等级主义。“只有当人们滥用权力来贬低地位比他们低的人的时候,才播下侮辱的种子。年长日久,侮辱转化为愤慨,倍感刺痛的受害者可能渴望报复。结果,相对温和的沉默抗议者有之,激烈的杀人报复者也有之。”福勒博士深刻地指出:“教育改革,无论激进还是保守,都不能使青少年对学习感兴趣。其原因就是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所有教育机构中弥漫着一种尚未被人认清的等级主义。在一种等级主义的学习环境中,保护尊严的需要转移了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对许多人而言,如果长期认可不当,6岁时就会丧失自信,12岁时心理损害就无法逆转。”“没有尝试就没有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屈辱。”“可悲的是,避免屈辱压倒了个人的发展。孩子们为了拒绝体制,宁愿造成不幸的终身后果,也不愿承受班级里的耻辱。……监狱里三分之二的囚犯存在这个问题。这些人在年轻时遭受的长期屈辱,是他们犯罪率高的一个因素。”总之,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教师、团体的接纳,能否得到教师、同学的关爱和尊重,决定着这个学生的人格能否健全地发展。如果一个学生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动不断遭到挫折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甚至会产生极端化的破坏性或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如艾里克逊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可以成为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事中小学个别心理辅导或者班主任工作,第一位重要的并非是技巧,而是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指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怎样看待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理念不同,看法和判断就不同,采取的处置办法也不同,当然效果也就大相径庭。2、中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是环境和教育带来的,是与整个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紧密相联的,因此是有脉络可循的。从事个别辅导或班主任工作,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又要精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以及他们情感世界中曾经走过的曲折心路,方可察微著,抓住问题的本质与要害。3、“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心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内心需要,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如果只考虑教师的内心感受,不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4、任何与“心”有关的教育,其成功与否的关键都在于双之间是否建立了信任和安全的人际关系。所以,辅导的前提和第一要务就是“建立信任关系”;同理,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与第一要务也是“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可以得出下面这些特别提示:1.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和言语失控。因此,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的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2.要帮助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训斥、说教、讽刺、挖苦、揶揄、不愿意积极聆听等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3.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说到底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系统的问题,必须要通过系统的整体干预方能奏效。结语: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校心理学家”,他徜徉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时刻关注着学生内心的基本需要,并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路同行!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稍结合例子就可以了
本文标题:心理理论支撑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0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