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学生崔海娟指导教师张耕墨老师专业公共管理层次专升本批次112学号w130222112027学习中心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2013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而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对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是一项有力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在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还存在着缺陷,比如财政投入少,农民受益程度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宣传,加强制度建设,增加投入,以利于这项制度的完善,从而在实施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问题对策目录1引言...............................................................................................................11.1理论依据..................................................................................................................11.2立题意义..................................................................................................................12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12.1新型农付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12.2农村卫生服务总体质量不高..................................................................................22.3农民更需建立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2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3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3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取得的主要成效..................................................3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面临的困难及问题...................................44.1财政因素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44.2参合率高,知晓率低..............................................................................................54.3农民缺乏信任感......................................................................................................54.4监管机制存在缺陷..................................................................................................54.5立法不完善..............................................................................................................54.6制度不健全..............................................................................................................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后发展的对策...................................................65.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识......................................65.2加强监管,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75.3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切实保障农民权益.........................................................75.4完善立法建设,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76结论................................................................................................................8参考文献...........................................................................................................911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全局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然而,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尚未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导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严重。自国家从2003年开始对部分市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以来,农民的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在个别地方还存在着医患合谋骗取保费,定点医院为获得高额利润不合理收费,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监管不严等问题。为此,现行新农合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1.1理论依据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对于中国9亿农民却有所偏失。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有待深刻研究与解决。1.2立题意义完善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2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2.1.1农民参合情况以青龙县为例,全县共有5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约占45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已覆盖全县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参合率为98.9%。2.1.2资金筹措形式新农合基金由农民自愿缴纳、政府资助、集体经济扶持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政府财政的资助资金根据参保农民的实际人数予以拨付。财政的补助资金根据参合农民的实际人数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按期予以拨付。建立对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救助制度,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农合。2.1.3报销比例以秦皇岛市青龙县为例,参合农民医药费报销标准: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为30%。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为200元,补75%;县级医院为400至500元,补65%;市级医院为2000元,补45%;省级及省级以上医院均为2500元,补40%。意外伤害住院的补偿比为乡级卫生院为40%,县级30%,市级及市级以上医院为20%。实行异地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统一补偿办法。参合农民到邻近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回本县报销,享受与本县、乡级同样的医药费用补偿待遇。2.2农村卫生服务总体质量不高由于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基础较差,致使三级卫生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卫生服务机构设备和人员不配套;三级网络功能不强(县、乡、村是彼此分散的点)等问题。一些常规设备的缺乏和人员技术的不配套,造成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本来是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以村为基础的网络,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互相争夺病人,争夺利益,变成彼此孤立的点,减弱了三级网络的功能。2.3农民更需建立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很低。40%以上的未就诊者和60%以上的未住院者都是由于经济困难所致。农村产妇围产期患病率和分娩后大出血的患病率都较高,这也说明了她们有较高的医疗需要。但是,与城镇地区的那些产妇相比,她们产前访视、到卫生机构的就医率和产后访视都要低得多。可见,在农村,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农民有卫生服务的需要,但是有效的利用水平却很低。贫困地区的农民处于“高需求、低利用”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建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对改善这种恶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水平会起到重要的作用。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3.1.1以大病统筹为主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除少数地区外,大多将保障的重点放在门诊或小病上,即“保小不保大”,或者“保医不保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将保障重点放在了重大疾病风险上,重点解决农民因患重大疾病出现的因病返贫问题。3.1.2从性质上来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应为一种社会保险做为一种社会保险,那么它就应该与养老保险等一样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只是在农村的这种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还在建立与完善的时候,其还没有普遍的取得农民朋友们的信任。一部分人的排斥、怀疑情绪是在常理之内的事情。那么我们还处在合作医疗制度开始阶段的时候首先还得坚持自愿加入为主,不能盲目的跃进。3.1.3合作医疗资金的来源多样化所谓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除了农民自己掏部分钱外,还有政府认缴的费用,该地区从事公益活动的收益,以及社会和个人的捐赠等。其中,政府的认缴费用要占主要的部分。3.1.4农民享有自由选择就诊的权利采取由农户自由选择到不同定点医院就诊的方法,打破一些地方医疗单位的垄断性经营,通过农民的选择促进医院改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3.1.5与医疗救助制度同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强调了贫困救助的重要性,规定省级和市(地)级财政相应的专项资金除了对农村合
本文标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0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