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建铁路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新建铁路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的意义合肥至蚌埠铁路客运专线位于安徽省北部。南起合肥市,沿既有淮南铁路并行,经长丰县、淮南市,沿蚌淮高速公路跨窑河、水蚌线、合徐高速公路,至蚌埠市。同时新建蚌埠至蚌埠高速站上下行联络线3.82/4.75km,蚌埠高速站至存车场上下行存车线3.25/3.13km,新建淮南地区淮蚌联络线(单线)3.995km,淮合上下行联络线4.093/3.985km。线路大致呈正南北走向,全长130.673km,其中新建线路长120.165km。合蚌客运专线线路北端通过京沪高速蚌埠站与京沪高速相连,南端通过合肥枢纽与沪汉蓉快速通道相接,是京沪铁路与华东二通道以及沪汉蓉快速通道间重要快速客运联络线。合蚌客运专线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路网,对安徽境内铁路网运输能力和协调功能有着重要作用。1.2主要工程内容(1)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00km/h预留300km/h;最小曲线半径:5500m;正线线间距:4.8m;最大坡度:12‰;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机车类型:电动车组、SS系列;(2)路基合蚌客专新建正线长120.165km,其中桥梁长度57.538km(折合双线长度),单线隧道长度1.236km,区间站场长度10.2km,区间2路基长度51.809km(折合双线长度。其中单线长10923单线延米,双线长46.057km),区间路基占全线比例为43.1%。新建正线路基总长度为62.009km(含区间、站场),占全线比例为51.6%。土路基长6.108km,占路基长度的10.1%。(3)轨道:正线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采用100m定尺长、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4)桥涵贯通方案区间正线及蚌埠、淮南地区共有特大、大中桥45座,其中特大桥30座,大中桥15座。另有小桥涵215座,上跨铁路的公路桥13座。(5)隧道新建隧道1座,总长1.236km,占线路总长度的0.94%。隧道进口里程为CK4+224、出口里程为CK5+460,洞身最大埋深约100m、最小埋深不足10m。(6)站场全线设8个车站,1个线路所,依次为蚌埠高速站、新刘府站、淮南东站、水家湖站、下塘集站、双墩集站、大包郢线路所、合肥北站、合肥站。其中合肥站为始发终到站,其余7个车站为中间站、越行站和线路所。(7)电气化工程全线采用AT供电方式,新建刘府、水家湖、罗集3座牵引变电所。(8)机务:全部利用既有(9)车辆:全部利用既有(10)房建及暖通全线共拆迁房屋总计220019m2,新建房屋建筑面积总计44799m2。其中生产房屋41799m2,生活房屋3000m2。每正线公里房屋面积为342.0m2,人均生活房屋面积5.87m2。本次新增定员共计511人,平均每正线公里增加3.9人。3(11)工期:施工期3.5年,拟于2008年内开工(12)工程数量特性表名称单位蚌埠地区淮南地区区间合肥枢纽合计征地拆迁永久用地亩535.1534.66789.67.37866.6拆迁房屋m2212035766193050220019路基区间路基土石方断面方38028869836679662589044912站场土石方断面方602416377081546013253512186137附属工程其中干砌片石m34017614788134311189275浆砌片石圬工方4242834170413218489816喷播植草m28501950587770942906548抛填片石m32530012001543041930桥涵工程特大桥座-延长米2-4720.35-7062.723-63458.3930-75241.39大桥座-延长米3-1131.41-114.364-1275.76中桥座-延长米2-141.729-52311-664.72小桥座-延长米5-55.93-30.440-419.948-506.2涵洞座-横延米12-22921-447222-5422255-6098隧道工程1km<L≤2km的隧道座-延长米1-12361-1236电力、牵引供电牵引变电所处33分区亭处314房屋工程生产房屋m264036403633998041599生活房屋m233703370大临设施铁路便线公里123汽车运输便道公里6363运梁便道公里22混凝土成品预制厂处44材料厂处44制(存)梁场处145填料集中拌和站处66大型道砟存放场处11长钢轨存放基地处11电力线路公里栈桥米27002700总投资万元975197.5242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2.1生态环境2.1.1评价内容(1)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植被资源的影响与缓解措施(2)工程取、弃土(渣)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3)铁路工程的阻隔影响及缓解措施(4)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6)工程建设对敏感生态目标环境影响分析2.1.2对土地、植被等资源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本工程为新建项目,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的要占用沿线土地资源,破坏沿线植被资源,但工程所占用土地不会影响沿线土地利用结构,工程破坏的植被资源不会对沿线生物资源结构带来根本性影响,同时通过植被恢复、复耕等缓解措施,这种影响是可降至最低,也是可以接受的。工程设计各类特大桥、大桥及小桥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铁路阻隔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作为动物穿越铁路的通道。2.1.3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线路北端通过京沪高速蚌埠站与京沪高速相连,南端通过合肥枢纽与沪汉蓉快速通道相接,是京沪铁路与华东二通道以及沪汉蓉快速通道间重要快速客运联络线,是合肥市通向京、津、山东及东北地区最便捷的通道,符合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铁路“十一五”规划思路》。铁路选线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各市县规划,与其发展规划基本相容。2.1.4工程建设对敏感目标影响分析线路经过安徽省省级龙子湖风景区和合肥市长丰县县级保护文5物三古堆等敏感区。通过对照工程在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的工程行为和对应路段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结论,根据工程影响程度和主管部门对工程的意见,在强化景区内线路景观设计、加强施工期施工管理等前提下,本工程建设对上述敏感目标的影响是可接受的。2.2声环境2.2.1概况本工程南起合肥市,沿淮南铁路并行,经长丰县、淮南市,沿蚌淮高速公路跨窑河、水蚌线、合徐高速公路,至蚌埠市。线路大致呈正南北走向,沿线有较为集中的噪声敏感建筑及散落居民和部分学校。工程与既有淮南线并行,有54.2%的敏感点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影响,导致现状值较高且超过相应标准。评价范围为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正线经过敏感点数共计96处,其中居民住宅90处,学校6处,无医院经过,线路主要噪声源为社会生活噪声、公路噪声及既有淮南线铁路噪声。拟建线路在淮南东站以后逐渐与既有淮南线并行,52处敏感点受到既有铁路的影响,16处敏感点同时受到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及既有铁路噪声的影响,3处敏感点受到公路噪声的影响,仅受到社会生活噪声影响的敏感点为25处;30m以内的敏感点共计43处。2.2.2声环境现状(1)沿线单纯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的村庄,现状昼间声级为46.3~56.1dBA之间,夜间声级为40.1~49.5dBA间。上述区域昼夜间等效声级均可满足GB3096-93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2)位于省级、县级道路旁同时受道路交通、生活噪声影响的村镇(山耿家、黄庄子、孔店),现状昼间声级为49.8~60.2dBA,夜间声级为46.5~53.8dBA。(3)新建客运专线在淮南东站以后逐渐与既有淮南铁路并行,6因此敏感点中同时受到既有淮南铁路及社会生活噪声影响的居民住宅较多(包括陆家湖、头郢村在内的共计35处)。既有淮南线为有缝线路,客车运行速度为70km/h,货车运行速度为50km/h。旅客列车编组18辆,长度为432m,货物列车编组50辆,长度700m。a)铁路边界新建铁路合蚌客运专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的铁路边界测点,昼、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4.0~68.6dBA,64.8~69.7dBA,均可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昼、夜间70dBA的限值要求。b)30m以内的敏感建筑本工程与既有线并行段30m内的敏感建筑共有葛老郢、陶家湖、小河溪、菜园、江小郢、双墩集镇、后正湾、前正湾、垄大塘等9个点,其第一排房屋在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以内的区域。昼夜现状值分别为66.5~70.8dBA,66.8~71.6dBA。其中前正湾距离既有铁路10m,因此声级较大,昼夜分别为70.8dBA及71.6dBA,超过70dBA0.8~1.6dBA。c)铁路边界外的敏感点距离铁路30m~60m区域内的敏感点共有22处,昼夜间等效声级分别在57.2~64.6dBA,56.0~64.6dBA,昼间均满足GB3096-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区昼间70dBA限值要求,夜间全部超过GB3096-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区夜间55dBA限值要求,超标量为1.0~9.6dBA,超标率为100%。距离铁路60m~200m区域内的敏感点,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46.7~63.0dBA和45.6~62.1dBA。昼间有12处敏感点超过GB3096-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昼间60dBA限值要求,超标量为0.0~3.0dBA,超标率为23.1%,夜间全部超过GB3096-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夜间50dBA限值要求,超标量为0.3~12.1dBA,超标率为100%。(4)同时受到社会生活噪声、既有铁路噪声、公路交通影响的7敏感点共有长丰县、陶家湖等16处。现状昼间声级为51.1~68.6dBA,夜间声级为46.4~69.1dBA。(5)学校、医院该线路沿线经过润东小学、安徽科技学院实习基地、九龙小学、沈湖小学、曹店中心学校、安徽金融培训学校等6所学校,无医院经过。其中安徽金融培训学校夜间有住宿,并受到既有线的影响,昼间等效声级为54.0~54.2dBA,达到60dBA标准限值要求,夜间等效声级为52.1~52.5dBA,超过50dBA标准限值要求2.1~2.5dBA。安徽科技学院实习基地不承担教学任务,仅做为实习期间的住宿用地。昼夜声级分别为52.8dBA,48.3dBA,均能达到相应标准。润东小学、九龙小学、沈湖小学、曹店中心学校夜间无住宿,仅受生活噪声的影响,昼间等效声级分别为50.3dBA、50.6dBA、52.0dBA及51.8dBA,均能达到60dBA标准限值。2.2.3影响分析及防护措施(1)铁路边界30m处工程实施后,铁路两侧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由拟建线引起的纯铁路等效连续A声级近期预测值为:昼间56.5~66.1dBA,夜间55.7~65.2dBA,均能满足GB12525-90对应的70dBA/70dBA标准限值的要求。(2)30m以内敏感建筑本工程30m内的敏感建筑物有葛家、下王庄等共计43处,昼间等效声级为61.4~72.5dBA,夜间等效声级为60.5~71.9dBA。超过70/70dBA的敏感点共计4处,超70/70比率为9.3%。昼间超过70dBA0.4~2.5dBA,夜间超过70dBA0.6~1.9dBA。(3)铁路边界外的敏感点距离铁路30m~60m区域内的敏感点共计65处,其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54.7~66.8dBA,53.2~66.7dBA。其中受到既有铁路及公路噪声影响的敏感点共有33处。其预测值较现状值昼夜增加量分别8为0.4~9.1dBA和0.3~10.0dBA。昼间均可满足GB3096-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区70dBA标准限值要求;夜间有61处超过GB3096-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区55dBA限值,超标量为0.0~11.7dBA,超标率93.8%,超标主要是由于受到既有线的影响。60m以外区域内的敏感点共计96处,其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49.2~69.1dBA和45.3~69.9dBA。其预
本文标题:新建铁路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0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