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教程(二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市场(1)市场经济的含义(“看不见的手”)(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A.优点:及时有效传递信息,调动积极性及推动生产力进步B.缺点:市场调节不是万能,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4)市场公平、公正、合理配置的保障:市场规则:(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如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诚信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含义:(2)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例1:合理的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1)市场经济是()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B.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C.商品交换的场所D.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A.计划的调节作用实现的B.行政命令实现的C.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D.法律的约束实现的(3)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手段,它们是()A.价格与供求B.价格与竞争C.供求与竞争D.计划与市场◆例2:辨析:只要制定好市场规则,就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方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规定。它是良好的市场秩序的有力保证。2.但仅有市场规则还不能保证市场经济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3.上述观点只看到……还没看到……◆例3: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既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大举措。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有利于①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②培养劳动者的职业道德③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④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例4:2006年3月15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重点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活动和坑害消费者的商业欺诈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这表明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资源配置主要靠政府调节来实现C.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D.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调控和管理◆例5:在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对低收入者实施经济适用房制度。经济适用房低价销售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大于需求B.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C.国家运用了税收、价格政策等调节手段D.经济适用房开发公司的劳动生产率高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要点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及市场调节的优点。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知识要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小康社会2.经济建设目标3.发展社会生产力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1、科学发展观;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时政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三农”问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1)表现(①总体上、②微观、③宏观)(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例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例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D.总体小康社会2、全面小康:(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特点):(2)经济建设目标:4个方面(3)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例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例4】(不定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B.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D.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二)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1、树立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GDP——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例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①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坚持以人为本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膝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据此回答。我国水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A.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B.坚持全面的发展观C.坚持协调的发展观D.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例7】在中国经济系统和循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经济系统、绿色循环体系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制度政策创新体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绿色经济激励体系、绿色监督管理体系、绿色评价预测体系和人才技术绿色培训体系的建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1)简要说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意义。(2)有人认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是GDP的增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此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让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2)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体措施)?科学发展观的主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例8】(不定选)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实现“东西互动”有利于()A.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B.西部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C.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D.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广东,第32题)过去20多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了近10倍,年均递增10%以上,其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占据主导。但服务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仅占四成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则高达70%以上。这表明A.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还比较低B.传统服务业发展过快成为当前第三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C.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已取得了巨大成功D.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为完成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之处体现在()A.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注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4年底,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经济运行的亮点和重点之一。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材料二:我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耗情况重要资源人均储藏量占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2003年我国职员能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石油天然气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原油钢铁铁矿石水泥氧化铝煤8.34.14.37.711.57.42730402531材料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年份指标人均GDP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中部与东部GDP差额比中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80年88增大了6倍不断下降1999年832003年75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结合材料一,谈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国家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②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储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③材料三反映了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亮出你的金点子。(4)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若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方面回答也可。)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国家政策给予扶持,统筹区域发展。②中部地区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③东部发达地区要加大帮扶、支援力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高考考点:一、经济全球化:二、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含义2.表现3.跨国公司4.影响:1.对外开放2.国际经济组织3.国际经济合作4.“引进来”与“走出去”命题预测: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对于经济全球化要用辩证的思维加以对待,尤其是要注意高考有可能通过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数字或事例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对外开放则一方面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说明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贸易保护和反倾销等问题,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如何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科技开发与应用全球化、信息传播全球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①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生产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②贸易全球化: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物质基础。③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形成。3.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1)跨国公司含义: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2)跨国公司意义: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跨国性投资
本文标题:新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教程(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1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