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必修二经济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1岳麓历史必修二线索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2)距今七八千年前: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4)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西汉出现耦犁,东汉时出现了一人挽犁(5)唐朝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2)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技术,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春秋战国:a、芍陂。B、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都江堰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2)两汉:开通漕渠、白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3)三国:曹魏马钧改进翻车。(4)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4、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私有,井田制开始瓦解,各国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自耕农土地私有。土地兼并: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导致了土地兼并。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5、汉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及特点:(1)划分依据:司马迁依据汉代经济分布特点。(2)构成:山东、山西(中原):自然条件优越,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江南:气候炎热潮湿,多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与山东、山西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十分有限。(3)特点:多样性;不平衡性。6、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时间原因影响第一次两晋之际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口纷纷南迁,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第二次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对黄河流域的破坏使南方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第三次两宋之际靖康之变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原因:中原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过程:孙吴、东晋、南朝时,南方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手工业和商业取得进步,出现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南宋,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影响: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主要成就:(1)上古时代:养蚕缫丝(2)西周以后: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3)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号。“素纱禅衣”是其中精品。(4)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黄道婆改进纺棉技艺。江苏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5)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2、冶炼业主要成就:(1)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2)春秋时期发明了炼铁和钢的技术。铁器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3)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4)南北朝灌钢法。(5)南宋末年焦炭冶铁。3、陶瓷业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原始时代彩陶。唐朝:唐三彩(3)瓷器: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南越窑,北邢窑——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彩瓷(青花瓷)——清代粉彩珐琅瓷4、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经营形态产品去向积极作用局限性家庭手工业多供自己消费和纳税,很少进入市场对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官营手工业供王室,贵族消费,不进入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职业世袭引起工匠不满(元代匠籍制)私营手工业进入市场明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明中后期在江南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排挤。(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和城市的发展1、商业(1)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2)周朝:“工商食官”将商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为政府服务。(3)春秋时期:许多庶人成为实力强大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5)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6)元代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7)明清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出现地域性商邦(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2、城市周秦迄唐代: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设的市,设市长或者市令管理;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市定时启闭。宋代:打破坊市界限;草市;夜市,晓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3明清:南北两京传统大都会;江南地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四)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基本表现:重农(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减负等)抑商(贬低商人地位,限制商人活动;对商业征收重税)实行原因: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而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政治集权的需要相矛盾。影响: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但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伍。(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限制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影响:“海禁”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五)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缓慢发展的原因?条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江南兴起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品经济发达;税制改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白银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商业资本日趋活跃。缓慢发展的原因: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盘剥,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以及海禁政策;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地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地主商人“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观念也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一、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根本(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直接原因:土耳其扩张控制了传统商路。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东方的贵金属和香料,《马可·波罗游记》加剧了这种诱惑。宗教原因(精神动力):基督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重要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和航海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具备远洋航海条件。(2)经过时间航海家支持国方向最终到达地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向东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印度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向西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环球航行(3)影响①引起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有力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②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使世界市场有了雏形。③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种族灭绝、金银矿的开采、种植业经济)。④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重要场所。⑤白银流入,玉米、马铃薯传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总之,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二、殖民扩张1.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4(1)葡萄牙①时间:16世纪②区域:凭借武力垄断了从欧洲经非洲沿海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③方式:侵占据点,建立商站,暴力掠夺,敲诈勒索。(2)西班牙①时间:16世纪②区域:在中南美洲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③方式:掠夺金银;屠杀土著;建立大种植园,役使土著和黑奴。2、荷兰①时间: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②方式: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政府作后盾。3、英国的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1)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2)方式:得到政府支持的海盗掠夺;与荷兰、法国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战争;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4、殖民主义的罪恶: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杀;强盗的贸易;罪恶的三角贸易5、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对殖民地而言(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三、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⑤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迎来了“铁路时代”。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3)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4)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5)造成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和残酷的殖民统治。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中心:美国和德国。2.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新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和飞机的出现(3)新兴化学工业发展(4)钢铁工业的大发展。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②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国家首先发生在英国,其它国家进程缓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组织工厂制垄断组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多是工作经验的积累,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其成果是科学研究的结果,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工业部门轻工业领域和交通运输业(纺织时代、蒸汽时代)重工业领域(电气时代、钢铁时代)五.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5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六.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过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
本文标题:必修二经济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2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