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志愿者行为研究综述摘要志愿者行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长期的亲社会行为,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一项重点研究的课题。研究者对已有的志愿者行为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着重探讨了志愿者行为的动机,影响志愿者行为产生与持续的因素,以及志愿者行为给志愿服务对象以及志愿者本身带来的影响。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志愿者行为,动机引言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曾盼盼,201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逐渐产生发展起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者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热情及兴趣不断加深。志愿者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中的一项重要主题,对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研究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与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短期的助人行为不同,志愿者行为既是个人行为,又是集体行为,这使得志愿者行为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迄今为止,西方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西方科学家针对志愿者行为提出了许多模型并发展出志愿者行为测量工具。研究者从志愿者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志愿者行为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促进了志愿者行为的普及和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本文主要归纳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明确志愿者行为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层层深入,全面了解亲社会行为中的这一大重点行为。在此基础上寻找未来的研究方向,建立完善更健全的志愿者行为乃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体系,以期为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提供启示,改善志愿者活动,壮大志愿者队伍,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1志愿者行为定义志愿者(volunteer)这个名词在英语中的释义主要集中于“志愿”与“无回报”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平时对志愿者或志愿者行为的主要理解。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者们就自愿行为是否有报酬,是否是长期的计划等问题,对志愿者行为进行了不同的界定。Wilson(2000)认为,志愿者行为是任何自愿地抽出时间来帮助另外一个个体,小组或者组织的行为(Wilson,2000);志愿者行为更应该是一种处于自发动机而行动的前摄(proactive)行为。这个定义并没有要求志愿者行为拒绝“回报”,Wlison认为志愿者也是可以获得一些诸如社会地位提升等的非物质性回报。Penner在2002年也提出了志愿者行为的定义:志愿者行为是一种长期而有计划的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对陌生人提供帮助。他认为,志愿者行为应有四种明显的特征——长期性、计划性、非义务性与组织性。在这个定义中,Penner强调了志愿者行为与一般的人际互助区分开来(Penner,2002)。这一点与Omoto在1995年的观点一致,志愿者行为与一般的人际互助行为不同,它往往不是出于义务感去实施的。Omoto和Snyder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志愿者行为是在组织背景下,个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自愿对那些主动寻求帮助的对象实施的一种长期且无偿的帮助行为。他们提出了志愿者行为的六点特征:自愿性,即个体必须是出于自愿或在自由意志基础之上参与,那些因为情境压力或责任牵绊而参与的不该在此范畴中;计划性,指为他人服务是个体深思熟虑的结果;长期性,则是说志愿者行为必须持续一段较久的时间;组织性,指志愿者行为通常是以组织为背景进行的;非营利性,是指志愿者行为并不是出于任何一种物质补偿;互动利他性,要求志愿者主动奉献,服务对象主动求助(Omoto,Snyder,2008)。2志愿者行为的动机学者们对“人们为什么会参与志愿者行为“这一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在此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人们志愿者行为的动机各不相同。早期的学者建立了一个关于志愿者动机的双因素模型,将志愿者动机分为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Horton-Smith,1981),同年,FrischM.B和GerrardM以覆盖全美的455名红十字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同样发现志愿者动机既有利他主义动机和自我主义动机(FrischM.B,1981)。Fitch以大学生志愿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编制了一个涉及了三种动机因素的量表:利他、利己和社会责任动机(Fitch,1987)。而Morrow-Howell(1989)等在随后一项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三因素模型,包含了利他动机、社会动机和物质动机(Morrow-Howell,1989)。Glary等人采用功能分析法,通过VFI(VolunteerFunctionsInventory)问卷,确定了六种动机类型——价值观表达型、学习理解型、社交型、职业生涯型、自我保护型、自我增强型。价值观表达型指能够展现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如利他主义或人道主义;学习理解型指加强对社会的了解或者操练技能;社交型是指能够结识更多人,扩大社会网络,增强社会关系;职业生涯型指获得和丰富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经验;自我保护型指通过帮助他人来减少诸如内疚之类的负面情绪,或解决个人问题;自我增强型指充实自我,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发展(Glary,Snyder,1998)。与此类似,Omoto等发现了如下五种志愿者行为动机:基于社区的考虑、价值观、理解、自我发展、尊重的增强(Omoto,Snyder,1995)。Tschirhart等对社区服务志愿者的研究也发现了志愿者的五种行为目标:工具型、利他型、社会型、自尊型以及回避型(TschirhartM,MeschD.J,2001)。Gebauer等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亲社会行为研究发现,诸如志愿者行为之类的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主观乐意型和迫于压力型。除此之外,Cnaan等对前人研究28个因素进行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因素都可以被抽出以组成一个单独的纬度———回报的体验(CnaanR.A.,Goldberg-Glen,1991)。而Prouteau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几乎所有志愿者行为动机的分类中都会涉及到“关系”类的动机,即为了建立友好的关系而执行某种行为。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范围较狭窄,研究对象大多数为大学生,研究方法多倾向于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有研究者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进行因子分析,找出了五个主因子:自我成长因子、利他主义因子、理想的实现因子、环境因子、自我实现因子。还有研究者依据对24名青年志愿者所做的第一手访谈资料,将被访者提到的20多种具体参与动机分为三类:以“责任感”为轴心的传统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的现代性动机;以快乐为轴心的后现代性动机。还有的研究者运用了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将这种动机归结为“自我成长的需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和回报社会”等4个方面。有学者提出,志愿行为动机可以与其他理论结合,加以阐释,比如利他主义、效用理论、人群资本理论、交换理论、期望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唐婉,2010)。3影响志愿者行为的因素人们出现志愿者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前文中所提到的动机是影响志愿者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国内外学者的所做的研究发现,人们的志愿者行为的产生与持续还受到了这些方面的影响。3.1影响志愿者行为产生的因素3.1.1人口统计学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志愿者行为有着一定影响,但是已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于志愿者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不能被单独运用于预测志愿者行为(Matsubaetal.,2007)。在这些变量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了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学者Wilson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探究了性别、年龄和职业这三方面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后发现,性别对于志愿者行为的影响有着目前还无法解释的地域上的差异,比如说在欧洲地区男性志愿者更多,而在北美地区则女性更多。年龄对个体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化,由于个人资本的增加和各年龄段对生活的憧憬的变化,志愿者行为的产生及频率将受到影响。在对职业的探究中发现,虽然从事志愿者活动需要占用一部分时间,但是这并不影响有工作的人们从事志愿者活动。在志愿者活动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的社会整合度,扩大社交或是提高工作技能,这些回报反而使得人们更加愿意从事志愿者活动(WilsonJ.,2000)。美国劳工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Labor,2009)的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更可能成为志愿者;在关于受教育程度对个体产生志愿者行为的研究中都发现了教育对此的积极作用。因为受过更高教育的人们更加容易对需要帮助的人们产生移情,有着更强的从事志愿活动的意识。此外,受过更高教育的人由于社交相对更广,他们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从事志愿者活动,并且拥有更好的技能和能力(RosenthalS&FeiringC&LewisM,1998)。还有研究者们发现随着人们收入、身体健康状况、从事志愿者的机会的提升和增多,志愿者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得到提高(Matsubaetal.,2007)。此外,个体的社会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志愿者行的产生,拥有更多社会网络的个体和更多经验的个体有更高的从事志愿者活动的几率(Jacksonetal.,1885)。3.1.2内部因素3.1.2.1人格特质从特质理论的角度来看,研究者们发现宜人性和外倾性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志愿者行为(Carloetal.,2005)。但是人格特质并不是直接对此产生影响的,而是通过调节变量——亲社会价值动机来简介影响志愿者行为的,外倾性和宜人性与其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Snyder,Omoto,&Lindsay,2004),因此人格特质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一样,不能够单独被用于预测志愿者行为。此外,Penner等人认为(PennerL.A.,2002),人格特质对于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并不是离散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研究者不能够单独研究某单个人格特质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具有帮助性(helpfulness)和他人导向的移情(other-orientedempathy)这两种亲社会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产生志愿者行为。此外还有研究者们在大五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人格特质浓缩三类,发现容易紧张和不自信(过度控制型)及较不平静并且对他人缺乏关心的人(控制不足)较外向、体贴喜欢想象和有好奇心的人(弹性)更少出现志愿者行为(Matsuba,2007)。和Carlo的研究一样,这一研究也表明人格特质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不是最直接的,其中还存在着亲社会动机、身份认同等中介因素。3.1.2.2依恋类型研究显示,依恋类型也与志愿者行为有关。成人的依恋被分为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各自两个水平,分别是高回避性和低回避性依恋、高焦虑性和低焦虑性依恋。高回避性依恋体现在对别人不信任、不容易和别人亲近,高焦虑性依恋表现为个体会担心对方是否可以接近、是否反应敏感以及是否会注意他(徐步云&贺荟中,2009)。有研究者发现,回避性依恋对志愿者对志愿者行为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而焦虑性依恋与自我增强型的志愿者行为动机有关(GillathOetal.,2005)。之后在Erez等人的研究中发现,高回避性依恋对志愿者行为有着直接的抑制作用,高焦虑性依恋也有着负面影响。不过焦虑性依恋的个体在有着利己性动机的前提下,可以促进个体将志愿者行为倾向转化为现实的志愿者行为。(Erezetal.,2008)。3.1.3外部因素除人格特质和依恋类型此类内部因素之外,一些外部因素对于个体的志愿者行为的产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个体所处的社会化环境中,对个体志愿者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来源有父母、朋友、同学等重要他人和不同的社会情境因素,如重大事件等。3.1.3.1重要他人在社会学的角度下,国外研究(RosenthalSetal.,1998)发现父母对孩子具有榜样的作用,父母参与过志愿者活动的孩子更可能产生志愿者行为。但是,我国学者在针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参与程度的研究(李国武,2010)中发现,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于大学生本人的志愿活动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同班同学对志愿者活动的参加比例对于本人参与的可能性虽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志愿者活动的参加程度却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关系更加亲近的宿舍同学或最好的朋友的志愿者活动参加频率对大学生本人参加
本文标题:志愿者行为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2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