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编码:ISBN978-7-117-20553-5/R.20554英文名称:EmergencyNursing学时: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解剖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建议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王为民、来和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1、前言1.1课程性质《急救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院前急救与护理、医院急诊科工作、重症监护、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急性中毒救护、意外伤害救护。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各种急救工作情境中,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护理评估,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急救护理技术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任务,为今后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开设于中职护理专业第四期,后续是临床教学实习。1.2设计思路探讨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先有理论教学为指导,由学生设计意外灾难或伤害事故现场及各种类型伤员;教师准备学生所需要的各种现场急救用品;让学生对现场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理论共:27学时,实践27学时,共54学时。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112二、院前急救与护理224三、医院急诊科工作224四、常用急救技术41216五、重症监护145六、临床常见急症救护628七、急性中毒病人的救护426八、意外伤害病人的紧急救护325九、灾难医学救援404合计272754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职业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掌握急诊科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熟悉院前急救的概念、任务、管理。熟悉急诊科设置、工作特点及管理。熟悉灾难现场的医护救援。了解急救护理学范畴和发展史。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及病人的各系统功能监护。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非同步电除颤术,并能在不同急救情境中正确实施。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技术,并能针对模拟病例正确实施救护。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操作中护理配合与术后护理。学会各项基本监护技术。学会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措施。3、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学时)理论实践1绪论(一)急救护理学发展史1、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了解)2、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二)急救护理工作范畴1、院前急救(熟悉)2、急诊科救护(熟悉)3、重症监护(熟悉)4、灾难救援(熟悉)5、急救护理人才培训和科研工作(了解)(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掌握)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熟悉)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熟悉)3、急救医疗服务特点与人员素质要求(熟悉)4、急救警示标志(学会)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1实训一“120”急救中心(站)见习实地参观教学录像1(一)院前急救概述1、院前急救目的与工作范畴(熟悉)2、院前急救重要性及特点(了解)3、院前急救的原则(掌握)4、我国院前急救工作模式(了解)5、院前急救质量评价(熟悉)(二)院前急救护理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22院前急救与护理1、现场评估与紧急呼救(掌握)2、捡伤分类(掌握)3、现场救护(掌握)4、搬运与转送(掌握)实训二院前急救病人的现场救护(熟练掌握)情境教学23医院急诊科工作(一)急诊科的设置与工作任务1、急诊科的设置(熟悉)2、急诊科的工作任务(熟悉)(二)急诊科的护理工作1、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熟悉)2、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掌握)3、急诊护理评估(熟悉)(三)急诊科的工作管理1、急救应急预案(掌握)2、急诊科主要管理制度(熟悉)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2实训三医院急诊科见习(学会)教学见习24常用急救技术(一)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1、心脏骤停(掌握)2、心肺脑复苏(掌握)(二)人工气道的建立1、口咽通气管置入术(熟悉)2、鼻咽通气管置入术(了解)3、喉罩置入术(了解)4、气管内插管术(掌握)5、气管切开置管术(掌握)6、环甲膜穿刺术(熟悉)(三)球囊-面罩通气术1、适应症(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42、禁忌证(掌握)3、操作方法(掌握)4、注意事项与护理要点(掌握)(四)创伤急救技术1、止血(掌握)2、包扎(掌握)3、固定(掌握)4、搬运(掌握)实训四心肺复苏术(熟练掌握)实训五体外非同步电击除颤技术(熟练掌握)实训六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熟练掌握)实训七球囊-面罩通气术(熟练掌握)实训八创伤急救技术(熟练掌握)技能实训情境教学技能考核411155重症监护(一)重症监护病房1、ICU建设标准(了解)2、ICU模式(了解)3、ICU的收治对象及收治程序(了解)(二)ICU的管理1、ICU人员管理(了解)2、ICU设备管理(了解)3、ICU感染管理(了解)(三)各系统功能监护1、呼吸系统功能监护(了解)2、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了解)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了解)4、肾功能监护(了解)(四)重症监护技术1、多功能床旁监护仪的使用(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教学12、呼吸机的使用(熟悉)3、静脉穿刺置管术(熟悉)4、动脉穿刺置管术(熟悉)5、中心静脉压监测(掌握)6、输液泵的使用(掌握)实训九重症监护技术(学会)技能实训情境教学46临床常见急症救护(一)神经系统急症1、脑卒中病人的救护(熟悉)2、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救护(熟悉)(二)呼吸系统急症1、大咯血病人的救护(熟悉)2、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救护(熟悉)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救护(三)循环系统急症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救护(熟悉)2、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救护(熟悉)3、高血压急症病人的救护(熟悉)(四)其他急症1、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救护(了解)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救护(了解)3、甲状腺危象病人的救护(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录像6实训十急症病人的紧急救护(学会)技能实训情景模拟2(一)概述1、发生机制(了解)2、救护原则(掌握)3、紧急救护措施(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47急性中毒病人的救护(二)常见急性中毒病人的救护1、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人的救护(掌握)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护(掌握)3、镇静催眠药中毒病人的救护(掌握)4、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救护(熟悉)5、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救护(熟悉)6、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救护(熟悉)实训十一急性中毒病人的急救(学会)技能实训情景模拟28意外伤害病人的紧急救护(一)中暑病人的救护(掌握)(二)淹溺病人的救护(掌握)(三)电击伤病人的救护(熟悉)(四)气管异物病人的救护(掌握)(五)烧烫伤及强酸、强碱损伤病人的救护(熟悉)1、烧烫伤病人的救护(掌握)2、强酸、强碱损害病人的救护(熟悉)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演示3实训十二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置(熟练掌握)技能实训情景模拟2(一)灾难医学救援要求1、组织要求(了解)2、技术要求(了解)3、设备要求(了解)(二)灾难院前救护(掌握)1、紧急启动EMSS(掌握)2、搜索病人,脱离危险环境(了解)3、病人的现场检伤分类(掌握)4、病人的分级救护(熟悉)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查阅情景教学49灾难医学救援(三)病人的转运1、院前转运(了解)2、院间转运(了解)(四)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了解)1、灾难救援准备(了解)2、饮用水安全保障(熟悉)3、食品安全保障(熟悉)4、宿营地选择(熟悉)5、个体防护(熟悉)(五)常见灾难救援(熟悉)1、地震(熟悉)2、水灾3、火灾4、矿难5、危险化学品事故合计2727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本书是临床护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编写适应急救医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紧密结合临床急救工作实践,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抢救和护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全书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充分体现临床急救护理的需要。4.2教学建议:1、本课程依据急救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测验、观察记录、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急救护理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急救护理职业素质形成。3、为了普及急救知识,尽快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护理教学之中,医院制作与开发了急救护理技术多媒体系列课件。在对课件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与多种媒体进行有机合成,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生动性、交互性、操作简易性等特点,并附有综合练习、寓教于乐。课件应用后,提高了急救护理技术的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场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护理教学现代化的进程。4.3教学评价: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是否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急救护理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此实验研究是以传播和学习的研究为基础,并据有关教育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规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诸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评价)和四要素(教师、内容、媒体、学生),以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当前中专生在学习中存在消极心理,容易出现厌学、自卑、懒散的情况,以致学习效率低下,在学习期间未能掌握好专业知识。对选择护理学的学生而言,护理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课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熟练掌握好操作技能,有助于实习前顺利向临床过渡,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更好地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精心准备课程,创建友好、合作的课堂环境,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提高教师的影响力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4.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1、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多样化,以及世界多极化发展等因素,是各种急症、意外灾害事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伴随着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形成和发展,急救护理学也逐渐成熟并随之发展。急救护理技术在急诊医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事重视。而急救护理技术的实践性很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同时,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医疗理论与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诊疗方法、诊疗仪器和技术手段的发展给护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护理理论和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护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等起重要作用。护士在承担监测、护理、治疗和急救任务时必须掌握的护理操作除了包括传统的基础操作外,更多地需要增加许多特殊技术的操作。在护理教学中引进并加强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接近于临床护理实际具有显示意义。2、针对目前医疗现状,安排急救护理技术授课内容,主要涉及洗胃、休克急救、心肺复苏、吸痰等,监测技术包括心电监护、动脉压和静脉压的监测等,特殊治疗技术胃肠外营养、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气管切开护理等
本文标题: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5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