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探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黄集体yaowt@public.qz.fj.cn2004年12月22日大考方式需要改变一时间,“繁、难、偏、杂”的题目不见了,部分家长老师受不了了:这是不是中考?其实,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教学,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之前,素质教育一直不能推进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考、高考的选拔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选拔方式没有改变的后果,就是一方面教育部门一再呼吁要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跟着大考的分数走,一再坚持“填鸭式”教学。7月12日,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伯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中考之所以大家分数会偏高,是因为现在整个中考的方向已不再是以“选拔性”为主,而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上高中,继续接受教育。陈伯禹副局长说得好,不能只顾几所重点学校选拔考生的需要,也不能只顾少数成绩好的中考生的利益。公办高中是公众的教育资源,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像往年一样,难题怪题多,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极少数学校甚至不让成绩差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素质教育与课改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必然引起考试方面的变化。我想,一段时间不适应后,大家就会习惯、并平静地对待这一事实的到来。新课改背景下中考试题如何命制,是广大历史教师关心和探索的重要内容。它是否能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至关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考试,对平时的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本人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命题经验与探索,结合《省历史学业考试大纲》,谈谈新课改背景下中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初步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1、2005年的新课程中考历史命题,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课程改革的实际确定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内容和试题标准。遵照市教育局“降低难度,淡化中考的选拔功能,有利于巩固初中义务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普及,有利于初中课程改革”的要求。2、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一、命题指导思想二、命题依据以部颁《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教材、复习指南、《考试说明》以及教学实际,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要求的程度。三、命题的原则1、根据《标准》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从多维度考查学生。2、根据《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3、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4、注重试题素材的选择,加强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体现考试的时代性。5、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注重中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导意义,进而充分挖掘考试的教育价值。四、考试的内容、形式、难度和结构1、内容: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评价的能力等。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应注意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设计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制的意识;面向世界、未来的国际意识等。2、形式、难度和结构:中考属于学业考试,根据05年省纲要求: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试题难度比例为8:1:1,难度值为0.8。试题结构为(1)单项选择题:40分,20小题。(2)改错题(或辨析题):20分。(3)材料解析题:约20分,2—3题。(4)论述题:约20分,2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五、新课程中考历史试题特点设计具体的试题时,一个题目所能体现的目标是多维的,该题可以同时具有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功能,也可以只是侧重考查某一方面。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纠缠或故意设置误区,诱导学生犯错误;要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应无科学性错误,杜绝“繁、难、偏、旧”和似是而非的试题。1、围绕基础知识命题,加强对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课程和知识难度和数量正在下降,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在今年实验区各地的试题中,都不同程度地把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融入到各种题型当中。同时,试题设计力求突出能力立意,注重考查知识的宏观结构及整体框架,能力考查涉及了解、理解、分析、综合等各个层面,层次合理,难度适中,进一步淡化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强调知识的理解性把握和灵活运用。选择题设计力求突出能力考查,题干、题支的表述清晰简炼,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阅读负担。例如:“解放者杯”选择题。材料题的设计使材料与问题的关联更为紧密,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发掘、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答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宏观把握,以及归纳、比较历史现象,分析深层次原因的能力,在不同层面上考查学生能力。例如(04年青海湟中)历史14题,题目给出四幅图片,回答三个问题(1)看完上面4幅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两条。(2)图片中反映的战争与17、18世纪发生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战争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有这样一些思想:“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为政以德”、“兼爱,非攻”、“严弄峻法”、“无为而治”等。其中哪一句体现了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理念?它是哪一学派(或哪一思想家)的观点?点评:此题既涉及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考查了综合能力。学生除了要把图片与历史结合起来,而且还要中外历史结合。思维跨度大,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分析、综合、整理等,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2、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历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是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通过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是试题编制应体现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五一”假期,张红乘火车去包头,在沿线某站台看到一尊詹天佑的铜像。她经过的这条铁路是()A、京张铁路B、唐胥铁路C、淞沪铁路D、滇越铁路点评:此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分析社会现实和判断能力。题干不仅活泼,而且情景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的引出自然贴切,在情景中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历史的理解。3、试题选材体现社会热点,创设开放性、探究性试题试题的编制大胆创新,结合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联系有关历史内容,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凸显了历史学科的与时俱进,历史试题的教育价值。历史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开放性”试题的进一步加强、完善有助于促进历史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有助于将历史课改的理念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例如:前不久,许多国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影响二战进程的一次重要战役胜利60周年。这次战役是()A、中途岛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战役D、柏林战役点评:试题以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从现实出发,自然引出历史,又从历史中导出学生的认识,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把历史知识融入到社会的大背景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试题内容体现学科渗透,综合性增强5、联系社会现实,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六、新课程中考命题趋势与复习建议1、命题趋势:课程标准是课改命题的基本依据。考试内容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试题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教育性。更加强调试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试题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整合,考查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2、教学与复习建议:(1)由于开卷考意味着试题将更具开放性,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思考,强调历史的前后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在史料史海中死记硬背和照本宣科。除此之外,要注意历史的纵向联系,防止知识的割裂,要敢于创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使用复习材料时,不要选择那些针对应试、纯识记性的辅导书,而应该选择带有思考性的复习材料。(2)立足于教材。(3)突出重点、难点,关注热点问题,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能力时”,有目的、有组织地锻炼各种能力,又要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生活中的历史。切实做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问题的结合,努力适应开放性、探究性试题。(4)注意学科内的整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注意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谢谢!
本文标题: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6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