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延迟策略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延迟策略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姓名:陈小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李宏余20030520延迟策略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小龙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华.WANGHua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供应链环境中,延迟策略能有效结合时间竞争与成本控制方法,降低规模定制的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的时间延迟模型;认为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是通过重新设计产品或流程,延后产品的最后工序,强调在收到顾客订单后,再完成最后作业;提出产品混合配送延迟和产品延迟等延迟策略可以压缩供应链时间,强化供应链成本控制.2.学位论文夏欣跃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延迟策略及其应用研究2007随着全球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和基于顾客的竞争。延迟策略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并在电子、汽车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本文以延迟策略为研究重点,从推拉结合的供应链模式入手,对于CODP点做出了界定,介绍了延迟策略的实质、出现的背景、应用的案例以及与CODP点的关系。本文的第二章对于备货生产方式(MTS)、按订单生产方式(MTO)及延迟策略作出了全面的比较,建立了MTO与延迟策略的比较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于这两种方式的成本与订单完成时间的影响,分析了企业该如何确定最优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延迟策略的CODP定位决策模型,并提出了延迟策略CODP定位的五步法则。本文的第三章以部分延迟策略为研究重点,利用排队论建立了模型,讨论了考虑以及不考虑顾客等待时间两种情形下如何确定最优的生产策略,分析了影响部分延迟策略的主要因素。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延迟策略的决策模型,考察在考虑到顾客等待时间的情形下,企业该如何确定其部分延迟决策中延迟生产的比例,即通过延迟生产满足订单的概率。本文的第四章从延迟策略的失败数据分析入手,阐述了延迟策略风险因素对于整个制造系统和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性,对可能引起延迟策略风险的成因和分类进行研究;讨论如何利用一些已知信息,对供应链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对单个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度进行估计;利用风险故障树的结构,对于延迟策略风险水平的整体评价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识别和评价得出的结果,提出了基于客户先期承诺的风险防范模型,阐述了风险控制的过程和风险防范的措施,为供应链环境下的延迟策略风险规避和延迟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本文的第五章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以汽车座椅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如何应用延迟思想改善企业绩效。本文作者对于该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了企业存在的三种类型的需求波动,并讨论了需求波动带给企业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利用部分延迟策略解决需求波动以及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应用第三章的部分延迟策略决策模型,对于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第二章的CODP定位模型对于企业的最佳CODP点作出了验证。应用第四章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企业实施延迟策略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本文的案例分析,在延迟策略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实施延迟策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与经验。全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建立了MTO与延迟策略的比较模型以及CODP定位模型,并提出了延迟策略CODP定位的五步准则。2)本文运用排队论方法比较了按库存生产策略、完全延迟策略以及部分延迟策略,同时考虑了库存成本、生产成本以及订单完成时间对于不同策略的影响。3)建立了部分延迟策略的决策模型,考察在考虑到顾客等待时间的情形下,企业该如何确定其部分延迟决策中延迟生产的比例问题。4)将项目风险管理运用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延迟策略风险管理,提出了延迟策略实施中的风险评价方法和基于客户先期承诺的风险防范模型,为供应链环境下的延迟测量风险规避和延迟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借鉴。5)把部分延迟策略的决策模型以及CODP决策模型应用到实际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和运营绩效;在延迟策略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和延迟策略的风险防范方面进行了探索。3.期刊论文杨瑾.赵嵩正.王娟茹.YANGJin.ZHAOSong-zheng.WANGJuan-ru客户化供应链中的延迟策略-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4)简单介绍了客户化供应链的概念,描述了延迟策略的内涵.在与客户化供应链整个业务流程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延迟策略可以分为供应延迟、制造延迟、交付延迟和服务延迟,并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实施目标、实现方式以及运作过程.这四种延迟策略不仅能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产品和服务多样化,而且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4.期刊论文雷翔虎.李经山.LEIXiang-hu.LIJing-shan浅论供应链视角下实施延迟策略的条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4)简单地讲,延迟策略就是企业将制造、组装、包装、商标或其他增值活动推迟到当接到客户订单后立即进行.这种策略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降低企业单位库存水平,快速响应客户,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然而.有效实施这种策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现实中也不乏失败之案例.从供应链视角分析实现延迟策略的条件:产品特征、成本-收益分析、核心企业、优秀供应商、配送管理、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是严重影响延迟策略实现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延迟策略的有效实施.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这些要素.5.会议论文罗建强.韩玉启.张银萍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延迟策略研究综述2007介绍了延迟策略的概念,探讨了延迟策略与大规模定制和客户订单分离点的关系.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总结了延迟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延迟策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延迟策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对策.6.学位论文黄永涛面向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及延迟策略研究2009为解决在产品生命周期各个不同阶段中决策与之相对应的供应链及其供应链上延迟策略具体实施的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根据延迟策略可在供应链的生产流程中实施库存点延迟,制造流程延迟,完全延迟,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实施物流延迟的分类方法,在全面供应链观下,构建出了基于生产和物流延迟的六种供应链类型:按订单生产的集中型供应链,按订单生产的分散型供应链,按制造流程延迟的集中型供应链,按制造流程延迟的分散型供应链,按库存生产的集中型供应链,按库存生产的分散型供应链。第二,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供应链的生产和物流两方面的决策变量的分析,归纳出决策供应链的三个主要需求量:品种多样性,品种数量和需求波动性。再根据不同生命周期下这三个需求特征的变化,决策出相应的供应链类型。第三,为解决供应链上延迟策略具体实施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延迟策略的核心决策-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CustomerOrderDecouplingPoint)定位来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总体延迟策略实施体系结构。再以定量分析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了供应链上生产系统和物流系统中与CODP变化有关的成本以及最短客户交货期问题,分别建立部分延迟策略决策模型,基于生产延迟策略的CODP定位决策模型,基于物流延迟策略的CODP定位决策模型,全局供应链延迟策略的CODP定位决策模型,由此可以决策出同批订单下每种产品有多少比例可实施延迟策略,有多少比例可按库存生产,以及整个供应链上生产系统最优CODP定位点,物流系统中最优CODP定位点,客户订单完成最短时间。第四,以汽车座椅厂的供应链流程为案例,对供应链上延迟策略实施体系结构中所有决策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此体系结构在整个供应链上实施延迟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客户需求波动以及企业生产率低下的问题。7.期刊论文周红芳.倪卫红延迟策略在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中的应用-商业时代2008,(18)入世以后,我国汽车制造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延迟策略能使制造型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基础上,探讨了延迟策略在我国汽车产业链中的应用,以提高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8.学位论文林燕杰基于延迟策略的TFT-LCD产业生产模式优化研究200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行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客户的竞争。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出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新兴技术的出现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够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之上保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如何提高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成为了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延迟策略的概念。延迟策略实际上是MTO(MaketoOrder)和MTS(MaketoStock)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即在供应链的上游或是生产过程的前段使用MTS模式,通过生产的规模效应来生产大量的中间产品,然后在供应链的下游或是生产过程的后段使用MTO模式,以客户订单为驱动因素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最终产品。延迟策略从提出到现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定义、分类、实质以及延迟策略和大规模定制的关系等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延迟策略在TFT-LCD产业的应用研究还很少。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和研究了如何将延迟策略引入TFT-LCD生产过程。TFT-LCD产业由于涵盖范围广,资本密集,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大多采用的是MTS的生产方式,但是目前对于液晶显示器的需求差别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影响变化很大,这就容易造成库存的大量积压,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链中,玻璃基板的生产处于其产业链的最上游,从牛鞭效应的观点来看,其受末端客户需求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本文采用将延迟策略引入供应链的最上游即玻璃基板的生产过程中的方法,通过比较引入延迟策略前后企业利润的变化状况来证明延迟策略的引入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益。本文分别构建了单期模式和多期模式下基于接单后生产策略、部分延迟策略、面向库存生产策略、混合预测性生产与延迟生产策略的四种模型,然后以不同模式下的净期望利润值最大为最终目标,采用Matlab软件,结合标准粒子群算法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在单期模式生产过程中:1.当市场需求小于产能限制时,采用延迟生产策略并不会提高其整体效益,并且由于半成品库存的大量持有会造成净利润期望值降低。2.当市场需求大于产能限制时,延迟生产策略和混合预测性生产与延迟生产策略两者的净利润期望值相仿,皆高于接单后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策略。虽然单块母基板的库存成本小于玻璃基板库存成本,但是延迟策略相对于混合预测性生产与延迟生产策略会有更高的缺货成本,因此混合预测性生产与延迟生产策略的净利润期望值稍高于延迟生产策略。(二)在多期模式生产过程中:1.延迟策略生产模式在市场需求较低时利用前段的闲置产能生产中性半成品即母玻璃基板,相对于接单后生产策略,能够保持较高的库存弹性,并增加市场需求上升时满足客户订单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虽然保有母玻璃基板会产生一定的库存成本,但相比其他模式而言其整体利润期望值仍是最高的。2.混合预测性生产与延迟生产策略的净利润期望值稍低于延迟策略,但高于接单后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策略。其利润低于延迟生产策略的原因在于单块玻璃基板的库存成本大于母基板的库存成本,但若在需求远远大于产能限制时,应该通过生产更多的玻璃基板来降低缺货成本,提高净利润期望值。9.期刊论文雷翔虎.李经山浅论供应链视角下实施延迟策略的条件-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3(8)从供应链视角分析了实现延迟策略的条件,包括产品特征、成本-收益分析、核心企业、优秀供应商、配送管理、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是严重影响延迟策略实现的关键因素.10.期刊论文孙
本文标题:延迟策略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