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任务二---掌握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详案)
教案任务二掌握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教”与“学”,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2.能力目标:能掌握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并进行简单的登记。3.知识目标:(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2)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含义与记账规则【教学难点】(1)复式记账的概念(2)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3)会计分录的编写【教学方法】学做合一:主要形式为从做中学“想”“做”“听”课堂诸要素结合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其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任务为主轴,做为主线考虑采用三条线教学:教材教学线:着重解决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任务驱动教学线:最大限度地把内容转化为工作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感性活动中形成理性认识。情景教学线:不适宜转化为工作任务的,则利用现实实例等创造特殊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教案【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任务1:“钱都去哪儿了?”举例:周末回家父母给200元,到了这周三只剩80元,那120元去哪里了?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在老师的带领下明确问题内涵。师:钱都去哪儿了呢?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账记下来呢?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记账方法,体现会计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新课讲授一、记账方法的概念用账簿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即根据一定的记账原则、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把经济业务记到账簿中去的一种专门方法。二、复式记账的概念任务2:发生的一笔经济业务“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原材料”,如何用复式记账进行登记?单式记账的概念:引出复式记账的概念: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教师给出记账方法的概念,并讲解两种记账方法,重点讲解复式记账。用例子引出复式记账通过复式记账与单式记账的对比加强对复式记账的理解教案新课讲授三、借贷记账法任务3:对于发生的一项经济业务,我们应该具体在哪个账户中进行登记?怎么登记?例3-5:中信公司开出转账支票40000元,购买1台电子仪器。引出:(一)借贷记账法含义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复式记账法的一种。(二)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账户结构任务4:学生自主学习基本账户结构并回答基本结构: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根据:会计静态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动态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来进行分析教案新课讲授通过表3-5的“期末余额表”来对本次“账户结构”所需要的各类账户进行了解1.资产类账户结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写在借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举例:以3-5的例子为例,加深理解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期末余额写在贷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举例:以3-8的例子为例,加深理解3.成本类账户结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写在借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4.费用类账户结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没有余额5.收入类账户结构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期末没有余额引入借贷含义表(四)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以3-5为例)①确定应记账户;②分析增减变化;③分析涉及要素;④分析要素的变化;⑤确定记账方向;⑥明确记账金额引入借贷含义表对“账户结构”这一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教案新课讲授五、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一)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对应关系:运用借贷记账法,在有关账户之间存在着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对应账户: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二)会计分录任务5:对于发生的一笔经济业务,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引出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与步骤:再次以例3-5为例,详细说明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与步骤:①确定应记账户;②分析增减变化;③分析涉及要素;④分析要素的变化;⑤确定记账方向;⑥明确记账金额;⑦正确书写分录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先借后贷上借下贷左借右贷“借”“贷”及借贷方金额错开一格写小结一、记账方法的概念二、复式记账的概念三、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师生共同回顾本节主要内容,加深对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概念及运用的理解作业任务6:课后对本节课内容的其它例子自学了解;书面作业题:教材P53,二、业务处理题:第1题
本文标题:任务二---掌握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9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