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包括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由乡村向城市发展。皖南古村落上海说说以上两种景观在建筑规模、人口密度、交通网密度等方面有何差异?在功能方面有何相同点?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地形气候水矿产影响城市自然条件52341读图思考: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基本地形图五种基本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拔超过500米超过500米低于500米不一定低于200米相对高度平坦,边缘部分陡峭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起伏小,坡度和缓中间低四周高平坦基本地形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闭合曲线中心(点)等高线向山脚突出(线)等高线向山顶突出(线)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点)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A温带山区B温带丘陵C温带平原D温带内陆高原观察这四个地形区的特点,如果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定居呢?说说你的理由。温带山区温带丘陵温带平原温带内陆高原读图思考:请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和每阶梯中主要的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高原高原和盆地平原和丘陵读图思考:我国主要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关系?(一)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平原是城市建设理想的地形。1、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利于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减少投资3、利于农耕,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五大湖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城市带思考:兰州市的形状为何是狭长型?地处黄河谷地,两边有山地限制兰州山区城市的发展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常呈条带状或放射状兰州地形特征:兰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黄河河谷盆地内,周围群山环绕,北有白塔山,南有皋兰山麓,中间有一条黄河蜿蜒流过,犹如一条黄色的丝带。市中心海拔约1520m,南北两山相对高度为600m,形成了一个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约2~8km的带形哑铃状的河谷盆地。观察兰州遥感图,回答兰州的城市形态有何特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山区河谷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常形成狭长型的城市。如太原,西安分别分布在汾河、渭河谷地上。但这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常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兰州位于热带的巴西,其首都巴西利亚所在地有何地形特征?该城市分布于此的原因是什么?热带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主要是因为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高原则气候较为凉爽。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读图思考: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布:山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地形较平坦的地区原因:地形较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建城的理想地形:地形平坦、便于运输、节省建筑投资、农耕发达;世界绝大多数特大城市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中国特大城市大部分位于第——级阶梯上高原:————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多分布在——————,如兰州呈——————分布热带三平原河谷地带狭长型总结归纳: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与大城市分布的关系90.8%9.2%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降水适中的地区400毫米400毫米世界特大城市与降水量的关系读图思考: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多少毫米之间的地区?500mm看图例世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地带读图思考:世界主要大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地带?世界城市人口的纬度分布10°20°30°40°50°60°读图回答:南北极圈内无特大城市分布,为什么?赤道横穿的地区特大城市也很少,为什么?非洲北部,北回归线附近无特大城市分布,为什么?2.气候对城市聚落的影响读图思考住宅区工业区盛行风这个城市的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布局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如何布局才是合理的?读图思考住宅区工业区盛行风这个城市的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布局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如何布局才是合理的?——气候影响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气候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城市盛行风的风向和风速对污染企业用地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温度、降水、纬度的地区。特别是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总结归纳: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适宜适度中低沿海分析:图中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岷江嘉陵江3.水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汇合处读图思考:这4个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特点?由此看出,许多城市都是沿河流发展的思考:水对城市的意义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城市沿河流发展有哪些优势呢?•重要的交通通道(水运)——水运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运输方式之一,这也是早期城市沿河流发展的重要原因。•水资源——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巴黎城市变化与河流的关系塞纳河斯德岛早期的巴黎建在河心岛上,利用天然的河面进行军事防卫广州河流两岸的城市形态常呈带状或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读图思考:以下几个城市的形态有何特征?与河流有什么关系?重庆总结归纳:3.水对城市的影响水资源①河流可以为城市密集人口的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②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运输方式之一,这也是早期城市沿河流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现代有大河流经过的城市又成为水陆转运重要枢纽。③水不但影响城市区位,也会影响城市形态④在冷兵器时代天然水道还有很好的功能。⑤紧张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水运防卫(御)水资源发现油田前的大庆因油田而发展的大庆思考:中国的大庆市是因为哪个自然条件形成的?还有哪些城市是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1.这些城市是因什么而形成和发展的?2.这些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考虑什么?否则就会走向衰落。读图思考:英国德国总结归纳:4.矿产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许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和开采水平。蕴藏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小结: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千百年来“进藏难,难于上青天”的传说一去不复返了。这条蜿蜒1142公里——从格尔木至圣城拉萨的神奇“天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一次亘古未有的穿越,也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最伟大的穿越,被国外媒体誉为“与长城媲美的工程”。为什么西藏是我国最后一个修建铁路的省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思考:交通运输有哪几种方式?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2.自然条件对网线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探索问题•看图片说说你的感受平原地区对线路限制较小,线路较平直探索问题•看图片说说你的感受盘山公路山区地形复杂的地区线路多弯曲。具体线路走向受地形影响明显。京张铁路——“人”字形公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秦岭主峰太白山•平原地区对线路限制较小,线路较平直,但要尽量少占好地。•山区对线路限制较大,线路弯曲,多呈之字、人字或8字形,尽量沿河谷走向,工程技术要求高,成本造价也比较高。1、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走向探索问题•比较中国地形和铁路线的分布。•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第三阶梯,海拔低,线路多,密度大•第二阶梯,盆地、高原、山地交错,交通线路密度比第三级阶梯低•第一阶梯,广阔的高原,谷岭并存,高寒,线路稀疏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1.交通线密度与地形类型有什么关系?2.交通线密度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交通线网密度和分布是和人口分布有很强的一致性。•地形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线网的密度也比较大。•在山区丘陵地形复杂的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交通线较稀疏,交通线一般沿河谷等高线延伸。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线路应选择平原、缓坡、山间盆地、河谷等便于修路的地形区。思考:在这些地区你将选择什么运输方式“黄金水道”长江上海港水路运输上海港的位置港口建设受到海岸线、水深、泥沙、地质等条件的影响思考:在这些地区你将选择什么运输方式?铁路或公路运输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沿海、沿河是发展水运的必要条件。•海岸情况、水深条件、泥沙运动、河流水文情况是影响水运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既不沿海也没有河流的条件下,就只能发展陆地运输。自然条件是制约着运输方式的选择2010年欧洲的一场暴风雪,自11月底一直延续至圣诞节。暴风雪导致欧洲多国交通运输瘫痪,节日购物量锐减,航空、铁路、零售等行业遭受冲击。圣诞节后,欧洲天气虽然开始逐渐好转,但暴风雪给经济复苏带来的寒意仍未散去。英航日损千万英镑风雪冻伤欧洲经济零售额暴跌近半2010年12月28日01:29读图回答: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还受什么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雾中机场乘客滞留小结: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对陆地交通运输线路走向影响明显对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影响明显对交通运输方式有限制作用知识整合知识点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知识点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1.造成我国古代”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社会因素C经济因素D气候因素2.关于我国公路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A道路在缓坡上应”之”字形弯曲B平原地区地形对公路建设限制很少C道路应避开沼泽地D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1.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B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什么?这样的聚落一般发展成什么形状?(2)A、B、C、D四个聚落中,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地形平坦,靠近河流,利于航运和灌溉。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也很明显,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区适于发展水上运输,而陆地上则适于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海岸情况、水深条件、泥沙运动、河流水文情况是影响水运发展的重要条件。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一)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阅读“南船北马”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路走向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自然条件影响分布格局和线网密度以上线路的走向和形态有什么差别?(二)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盘山公路京张铁路——”人”字形铁路具体线路走向受地形影响明显。平原地形线路多为直线,山区丘陵地形复杂的地区线路多弯曲。宝成线——“8”字型铁路中国地形和铁路的分布为什么青藏高原铁路线稀疏,而东部的平原区铁路线密集?我国铁路线的分布与地形、地势有什么关系?中国铁路线分布我国交通分布呈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三)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交通线网密度和分布和人口分布有很强的一致性。地形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线网的密度也比较大山区丘陵地形复杂的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交通线较稀疏,一般沿河谷等高线延伸。城镇呈点状分布洪积扇水源丰富绿洲城镇试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路分布有何特点,与哪种自然条件有关?交通线路呈环状分布知识整合知识点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知识点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本文标题: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1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