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1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讲座稿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淑荣(2007、1、26)新课程下,随着课程的改变带来的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新课程目标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主动、探究、合作,即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如同医生的临床和律师的辩护活动一样,教师的专业化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表现的特点。教师掌握的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的形态来呈现,而是以行为的方式来呈现,表现为课程与教学行为的策略理性认识方式。为此,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需要加强教师评价学生行为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和使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等的培养,培养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门真实感人的艺术,课堂教学有时是一种表演,但它不同于戏剧表演,它不一定要有高潮,它可以是一波三折的九曲黄河,可以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当然也可以是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只要它能震撼心灵或沁人心脾,就是好课、就是高潮。课堂教学新的名词就是与预设与生成。预设什么?音乐学科理念与指导思想,预设教学过程与方法(教案)。生成什么?形成三维目标的实现过程,体验并形成教学效果及教学特色(不是走教案而是心与心的呼唤)。大家知道音乐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无论地位高低,每一天都没有离开音乐,从在娘胎里四个月长耳朵就开始会听音乐,直到我们离开人世,在音乐声中结束人间美好的生活。音乐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音乐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音乐是圣洁的,音乐是集聚灵感、崔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可以表达人们之间的情感,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人自身的素养,而且使人们能够理解美、向往美、拥抱美、享受美。1、明确音乐学科教什么?音乐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唱歌、欣赏、器乐、律动、识谱视唱、畅游等是小学音乐课的最基本内容,欣赏是在感受与鉴赏的层面,唱歌、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都是在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层面拓展的。同时,了解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是什么?特别是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感受与听辨。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注:2005年音乐抽测,对音乐结构的感知(作品)。2、怎样教?依据课程标准与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精神。明确音乐学科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树立10个教学观念“音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培养;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我们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爱好者。重新审视教材,认识学生、教师、恰当运用媒体。理解教材是基础,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促进发展是目标。恰当应用媒体:创设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究、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参照皮亚杰学习建构理论划分的)3、为什么这样教?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原则、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教学领域包括:“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2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他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相互孤立、相关割裂的。在音乐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掌握各教学领域的要求,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音乐教学中,具体到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里,可以有一两个主要的内容,或者两个相互结合或其他内容相配合,形成以某些内容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原则:参与、民主、融合三个原则。评价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学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教材编写的原则:教育性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综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牢记这六个原则。北京市中小学新的教学方式有五种:“探究、合作、整合、体验、讲授式”。4、这样教的效果如何?依据评价确定效果。体会音乐学科音乐课程的四个价值:音乐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教学评价内容七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基本素质、教学效果、学科特色”。解决思想问题,教学行为到位,教学效果好起来。5、运用音乐学科教学模式指导教学。音乐科学的教学模式为“三位一体”即情感教学,电化教学、器乐教学融为一体,突出一个“情”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什么要把“情”字放在首位?因为,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教育效果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层面上。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感情的教师面对有感情的学生,音乐课程最为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情感教学非常重要,我们提倡课堂教学前两分钟老师要在进课堂前“热身”,酝酿自己对本课内容的思想感情,对全体学生的热爱之情,带着激情走近课堂,激情充满课堂,在美的熏陶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充满激情,充满爱学生自然会爱屋及乌。6、灵活的“八字”音乐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记住八个字:“听、唱、演、练、奏、跳、写、画”。最基本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使用哪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听还是唱,再说其他几个字。在这些活动中,理解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最为简单的两句话:“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体验的方式最重要。”体验是音乐学科的特点。2001年开始实行课改,在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我们根据现行教学现状与新课标,推出了“四部教学法”即:一、激情导趣;二、兴趣学习;三、探究合作;四、体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使课堂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师在使用教材,把握教材,利用教材,体现新理念并且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上;做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引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去解决学生的需要。以“学”定教,制定解决学生需要的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机智,坚持贵在得法;在“巧”字上下功夫。实现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简单地记住八个字,“导入--解难--学习--实践”你就会上课了。7、导言的设计是课的成功起点。常用的方法有:猜谜语(一年级《时间的歌》、四年级《猜猜我是谁》),讲故事(我的小马、我的小绵羊、如今家乡山连山)、谈话法(小溪流水响叮咚)、游戏法、肢体表演、媒体播放(国歌)等方法。8、欣赏课的设计。要求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到什么?(1)节奏参与和演唱主题;(2)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3)乐器演奏与创作。3(1)节奏参与和演唱主题的设计,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因此,为主题音乐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节奏教学模式,用乐器和声势模仿节奏。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打口哨”等,产生对音乐的共鸣。而且是自然的方式。例如:欣赏《船工号子》4/42253212|6621656||嗨咗4/400xx|00xx||嗨咗学生在每小节的后面击二下掌,并喊出“嗨咗”,突出劳动号子紧密有力的节奏、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很快领悟了中国民歌中劳动号子。在以民族器乐曲《瑶族舞曲》为例:4/26336|21|7217|653|6712|3532|12321|6-||4/20xx|0xx|0xx|0xx|0xx|0xx|0xx|0xx||这是一首民族音乐,以上设计的节奏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自自始至终表现了长鼓节奏模式,和音乐配合相当和谐,符合音乐情绪和主题风格,学生边听边合着节奏击拍,立刻会进入音乐的情绪之中。主题音乐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演唱并熟记主题音乐能认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能帮助和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熟悉主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哼唱主题。哼唱避免繁琐而枯燥的识谱,降低了难度,学生很轻松,注意力又能集中在体会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音乐题材及音乐风格上。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第二段时,让学生轻声哼唱主题音乐:2/4576|5-|47652456|5–|5151|2532321|656216|65455|50||2/45321-|2765-|35612|615-|516535|2---《梁祝》从学生的神态和声音中看到,他们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佛法看到了茂密的森林、闻到山林泥土的芳香,感受到百鸟和鸣、春回大地、充满活力的美丽景色。(2)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体态律动强调的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兴反映,它可以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节奏的刚柔、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如:欣赏《赛马》时学生就可以边听边律动。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学生会非常兴奋,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舞蹈参与要比体态律动简单一些,因为它是事先设计好的动作。在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首具有浓烈的苗族舞蹈风格的乐曲,教师提前同一部分学生编排好热情、奔放的苗族舞蹈,上课时展示,学生形象地感受音乐中描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热情性格,欣赏过程中教师把舞蹈基本动作交给学生,让他们随着音响用肢体语言理解表现音乐,学习效果最佳。要求教师掌握几种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蒙、汉、傣、维、藏、苗族等。渗透民族音乐文化。(3)乐器演奏与创作。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在应用、拓展和延伸中进一步尝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方式之一。打击乐器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乐器。在感受、鉴赏了一年级《鸭子拌嘴》后,让学生用打击乐来表现这段故事,首先,教师生动的语言引入:池塘边,一群鸭子向我们走来,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两只鸭子炒起嘴来。这时学生击响手中的嚓,节奏忽紧忽慢;有的学生用打击乐演奏出时急时缓的情绪;还用身体动作和神态把两只鸭子吵架的情绪表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用打击乐、竖笛、口风琴等简单乐器来参与表现音乐,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全神贯注聆听和感受音乐,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与乐曲产生共鸣,获得表演成功的自信与欢愉。学生听懂了一首乐曲,并不是欣赏课的结束,而应当进一步激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采用改编作品的节奏、速度、演奏乐器等方式参与音乐。《森吉德玛》的第一段缓慢而幽美的旋律。2/4556|116|13|321|15|65432|1、2|1-||音乐描绘了辽阔的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让学生试着在原来的主题音调基础上加快速度,用乐器演奏出来,结果旋律顷刻间变为了热烈、欢快、喜悦的气氛,在创作活动中学生理解了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影响,了解了音乐之神奇,尝到了创作的快乐!体验感受到了美。注重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音乐必须与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培养人的目的。(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因此,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生能否产生并发展音乐兴趣,往往受教师的影响颇深。教师对音乐如醉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着追求,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对音乐产生兴趣。相反,教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若冰霜,他的学生很难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兢兢业业地上课之外,还必须在教态、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穿着仪表等问题上细心处理,一句话,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其实,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还需要教师精选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创设参与音乐活动的情景与表现音乐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知道音乐犹如阳光、空气、水、一样,乃是人类精神生活之必需。德国伟大的诗人歌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