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浅谈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体会作者:黄端宏,丁明亮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慢性硬膜下血肿指颅内出血,血液聚积于硬膜下腔,多由头部外伤3周以上出现症状,约占颅内血肿的10%[1]。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避免患者致残及引起死亡。总结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8例,17例均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1例行开瓣血肿清除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48岁。50岁以上16例。摔伤13例,打击伤2例,不明原因3例,病程多3周-2个月。1.2临床表现头痛者17例,恶心呕吐11例,有精神症状者7例,锥体束征阳性者6例,一侧肢体无力13例,偏瘫5例,术前神志清楚12例,意识模糊4,浅昏迷1例。1.3辅助检查全部经CT平扫确诊有明确诊断。单侧14例,双侧4例,血肿范围均较广泛,低密度改变8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6例,,在CT片上均表现为新月形密度异常影,同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对侧轻度偏移,颅内血肿量在70-150mL。1.4手术方法17例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1例采用开瓣血肿清除术。双侧钻孔引流2例。术中均采用仰卧位,头偏向健侧。16例患者均采用局麻,2例采用全麻。根据头颅CT定位于血肿最厚处作一头皮直切口长3.0-4.0cm,乳突牵开器牵开头皮,颅骨钻孔一个,十字切开,可见酱油色液体流出,部分可见絮状物流出,将前端有两个侧孔的20号T管置入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液变清,于切口处将引流管固定于头皮上,将骨孔尽量处于最高点,并由骨孔及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将气体排出。术后前3天每日补生理盐水3000ML左右,并嘱患者大量饮水促进脑膨起。2-4d内引流管无液体流出后复查头部CT,大部分血肿基本排尽,脑受压解除,给予拔除引流管,少数调整引流管位置后继续引流,但引流管留置时间未超过5天。2结果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神经系统症状基本解除,头部CT复查血肿消失,脑室受压解除,中线结构居中,部分有少量积液。出现并发硬膜下积液5例。3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绝大多数都有轻微的外伤史,尤其是老年人额部着地时,易撕破大脑表面向矢状窦回流的桥静脉,导致其静脉、蛛网膜颗粒出血[2]。非损伤性出血很少见,另外老年人脑萎缩,颅内压低,表面张力高和凝血机制障碍也可能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有关[3]。钻孔引流冲洗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等优点,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如不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术后常见并发症有:(1)继发性颅内血肿;(2)脑脊液漏;(3)术后癫痫;(4)残留血肿;(5)血肿复发;(6)颅内积气;(7)颅内感染等。本组出现术后硬膜下积液5例并发症,多见于年龄较大、脑萎缩或脑组织受压时间长的患者,术后脑组织未能完全膨起,残腔空间被术后存留的血性液体或脑脊液取代。预防措施要注意如下几点:(1)定位准确,根据血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2)钻孔后稍扩大骨孔,硬脑膜及骨孔缘应妥善止血;(3)手术时减压缓慢,避免颅内压骤降,引起硬脑膜与颅骨间小血管撕裂和脑血管损伤破裂出血;(4)冲洗时选用适合质软胶管,引流时切忌插入过深;(5)术后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深,临床症状不缓解,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引流管有新鲜血液或破碎脑组织时,应复查CT,明确原因,及时处理。「参考文献」1段国升,朱诚。神经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90。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8。3冯光,邓坦清,周杰,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3):18。
本文标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7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