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NN监控层实施作业层职能服务层决策层第一章工程技术保证措施一、成立技术保证体系建议Y高级决策层二、奖罚措施按分部考核兑现办法执行。三、技术保障措施(一)推行现代化技术管理,运用统筹网络技术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搞好资源优化,努力降低成本,并严格按照网络计划组织实施,使整个工程处于受控状态,做到紧密衔接,忙而有序,均衡生产,加快施工进度。(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1、把好图纸审核关。施工前项目总工组织专业技术干部认真审核本标段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切实领会设计意图,对施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气象认真进行调查,详监理工程师施工现场信息反馈工程部陈立成安监部成乔仁实验室张勇军设备部李瑶测量队崔广海物资部李瑶总工程师于占双2尽周密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把好技术交底关。技术干部对于每项工程除技术交底和对重、难点工程下发《作业指导书》外,还将进行工前技术培训,从材料使用、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注意事项都要进行详细讲解,使每一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对图纸的设计要求《规范》标准、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作业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3、把好测量放样关。接桩及拿到施工设计图纸后,及时对线路中线、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固护工作。其复测精度要达到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施工测量放样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做好记录,保留原始数据,并经技术干部复核签字,按规定分类存档。施工放样所用的控制点、临时水准点,应定期组织联测,确保中线、水平、标高的准确性,各部几何尺寸在允许误差之内。4、把好材料试验关。严格按照现行“试验规程”认真做好材料的试验鉴定和各种配合比的设计选定工作。做到:材料有试验,试验有报告,配料有选择,检查有试件,施工有控制,资料有分析,未经试验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和使用。5、把好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关。凡是隐蔽工程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中,及时收集各种资料,分析整理,为进一步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6、把好砼的浇筑与养护关。在浇筑砼时,按设计的标号、厚度、次序、分层、两侧对称浇筑,保持平衡。砼浇筑要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止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规定要求处理,确保砼整体结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在砼浇筑完毕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为14天,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三)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坚持把依靠科学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综合效益。(四)运用现代化技术装备在本工程施工中,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本工程采用全站仪、K30检测仪等检测工具。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车站本体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盾构机进行区间隧道的施工。四、各分项工程的控制方法(一)钻孔咬合桩技术保障措施1、桩位定位质量保证措施3(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采用导墙定位,导墙施工前应进行测量定位并经监理单位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方可浇灌成形。导墙制作后保养一周后施工使用。(2)桩机就位,压入第一节套管,利用磨桩机上下液压卡盘调整套管垂直度,使用两个锤球,在两个垂直方向上校核垂直度。2、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桩孔偏斜A、发现钢套管有倾斜趋势时,立即通过反复摇动、微量扭、挪套管支座等方法将套管倾斜消除在初始状态。B、如垂直度偏斜超过1/300,无法靠桩机本身调整时,采取向孔内填砂,向上拔出套管,重新校正精度和成孔。C、无法利用套管钻机重新成孔时,在待处理桩位的两侧注浆,形成隔渗帷幕拦截地下水。(2)克服“管涌”的措施发生管涌有两种情况:随着钻孔深度增加和套管的摇动,淤泥质粘土和粉质粘土在饱和压力水作用下,软化呈流塑状,引起管涌;在B桩成孔过程中,由于A桩混凝土尚未凝固,还处于流动状态,A桩混凝土有可能从A、B桩相交处涌入B桩孔内,也可能发生管涌(见图2)。克服“管涌”有以下几个方法:A、在成孔过程中缓冲轻抓,减小对孔底土层的扰动。B、A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一些,以便于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C、加长桩机套管,套管底口始终保持超前于开挖面一定距离,孔内留足一定厚度的反压土层,形成“瓶颈”达到瓶塞效果,阻止混凝土流动。如果钻机能力许可,这个距离越大越好,但至少不应小于1.0m。D、如果遇地下障碍物套管无法超前时,可向套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其保持一定的反压力来平衡A桩混凝土的压力,以阻止“管涌”的发生。E、B桩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相邻两侧A桩混凝土顶面,如发现A桩混凝土下陷,则应立即停止B桩开挖,并一边将套管尽量下压,一边向B桩内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制止住“管涌”为止。4(3)遇地下障碍物的处理钻孔咬合桩A桩超缓凝土要受到时间的限制,遇到地下障碍物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它一般适用于软土地层的地质环境中,而不宜在岩层中施工。施工前必须对地质情况十分清楚,对一些比较小的障碍物,如卵石层,体积小的孤石等,可以先抽干套管内积水,然后再吊放作业人员下去将其清除。当需进行桩端嵌岩时,可采用十字冲锤进行冲击钻进至设计标高处。(4)分段施工接头的处理方法本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部分采用钻孔咬合桩,为保证工程进度,现场配备4台CG型全套管钻机(简称全套管钻机),为处理好施工段的接头,实现咬合桩的三重功效,在施工段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后施工段施工时挖出砂灌注混凝土即可,如图3所示。(5)事故桩的处理在钻孔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因A桩超缓凝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出现早凝现象或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未能按正常要求进行而形成事故桩,处理办法有以下三种:A、平移桩位单侧咬合:B桩成孔施工时,其一侧A1桩的混凝土已经凝固,使套管钻机不能正常切割咬合A1、A2桩,处理方法是向A2桩方向平移B桩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A2桩施工B桩,并在A1桩和B桩外侧另增加一根旋喷桩作为防水处理,如图4所示。5B、背桩补强:B1桩成孔施工时,其两侧A1、A2混凝土均已凝固,处理方法是放弃B桩的施工,调整桩序继续后面咬合桩的施工,以后在B1桩外侧增加3根咬合桩及两根旋喷桩作为补强防水处理,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A1和A2桩之间的夹土清除,喷上混凝土即可,如图5所示。C、预留咬合锲口。在B1桩成孔施工中发现A1桩混凝土已有早凝倾向但还未完全凝固时,此时为避免继续按正常顺序施工造成事故桩,可及时在A1桩右侧施工一砂桩以预留出咬合锲口,待调整完成后再继续后面桩的施工,如图6所示。3、钢筋笼质量保证措施(1)钢筋进场应验收,要有质保单,并作力学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启用。(2)焊条要有质保单.其牌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3)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钢筋笼,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4)钢筋笼入孔前要用主卷扬机吊钩调直,孔口焊接时,上下笼要保持同心。4、桩身质量保证措施:(1)导管离孔底距离0.3~0.5m。(2)终孔后在30分钟内必须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初灌量应保证导管底部能埋入砼面0.80m以下。(3)灌砼应紧凑连续不断地进行。及时测量孔内砼面高度,以控制导管的提升和拆除。(4)提动导管时,应使导管保持在桩孔中心,以防挂碰钢筋笼。65、渗漏处理方案如果开挖过程中发生渗漏,应视渗漏部位、流量、渗漏点大小分别采用下列方法:(1)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不大,在水压不大、孔洞或裂隙较小的情况下,以漏点为圆心剔成凹槽或将裂隙V型凹槽,凹槽壁尽量与基层面垂直、冲洗干净,然后用快凝水泥直接封堵。(2)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较大,宜在渗漏点打入泄水管,用钢板和双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围,待周围封堵材料达到强度后关闭泄水管阀门。(3)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应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双液浆,注浆采用压力控制,最高压力不得超过0.3Mpa,同时注意支撑安全。(4)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且流量较大,应在基坑内局部回填至流量减小后,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聚氨酯。(5)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应立即停止开挖,局部回填直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6)如果渗漏水流混浊,且渗漏时间较长,应注意渗漏点附近可能存在严重的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严禁重型机械靠近,并应立即采用振管注浆方法填补空洞。(二)降水井施工技术保障措施:1、认真做好地层记录,确保地层记录的准确。2、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水井有足够的出水量。3、严格控制水井抽水含砂量,含砂量要1/30000,对于出水量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水井要及时处理,不能把问题留下来。4、井管焊接要牢固,捆扎井管一律用双股铁丝。5、沉设前先配管,井管位置应居孔中、垂直。6、降水运行开始阶段是降水工程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在开挖时及时将地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尽可能提前投入降水运行,即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开挖面以下0.50m左右。7、降水的设备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8、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潜水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另外施工现场要备有数量多于降水井数的3~5台潜水泵以备用。9、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710、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降水井的运行数量。11、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大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12、根据水位变化情况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基坑其他岩土工程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时建议、确定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三)灌注桩施工技术保障措施1、根据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和图纸会审纪要及周围管线调查资料,编制钻孔灌注桩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施工质量交底主要内容有:成孔、泥浆配制、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水下混凝土浇筑、桩底注浆等,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详细列出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指标;3、在施工中必须派专人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桩的定位、成孔、泥浆比重、钢筋笼、混凝土材料及其灌注等各工序,每道工序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要求,控制护壁泥浆的比重、孔内液面高度等,避免孔壁坍落。5、混凝土浇捣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入深度,避免引起桩身夹泥或断桩。6、混凝土试件制作:同一配合比每班不得少于一组且每5根不得少于一组,每组3件;对于直径大于1m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7、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应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8、钻进成孔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钻孔中心位置≤30mm用JJY井径线孔径-0.05d,+0.10d超声波测井仪倾斜率≤0.5%超声波测井仪孔深比设计深度深300~500mm核定钻头和钻杆长度(四)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保障措施基坑开挖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规定进行施工,严格遵循“时空效应”理论,其基本原则是:土方开挖分层、分块、对称、平行、留土护壁,限8时完成开挖和支撑。1、基坑开挖分段、分层、分块土方开挖分段(约24m),以设计的诱导缝或施工缝为基准再往前延伸约2米为一个开挖段;分层(3~4m)以钢支撑中心以下50cm为分界线,上下两道支撑间的土方为一层;分块开挖,在每一开挖段上平面距离4~6米(当开挖第一层土方时每块不超过12米),深度方向两道支撑间土方为一个开挖块,基坑开挖时沿纵向分块开挖,每块土方开挖时间不超过8小时,随即在8小时内架设好支撑并施工预应力。2、基坑开挖对称、平行、留土护壁每层每小段土方开挖采用分块作业,本着先中间后两侧的原则,周边有重要建筑物时开挖顺序为中部→远离建筑物一侧→靠近建筑物一
本文标题:成本保证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9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