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成本效益分析出国读研工作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非公共行业的管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对某一大型项目的无形收益(Softbenefits)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某一项目或决策的所有成本和收益都将被一一列出,并进行量化。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费用效果分析法,是规划与采购工程系统或设备的一种方法。它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从60年代后,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上的或军事上的目的,可供选择的经济技术方案很多,这些方案在实现目的的效果上和消耗的费用上各不相同。通过效用分析可以从这些方案中找出给定效果,采用费用最低的方案。整个工程系统消耗的费用一般是从研制设计开始到服务期满之间的下列各项费用的折现总合:(1)研制与生产费用,包括建造新的生产线、试验与建造新的原料以及批量生产规模等的影响在内;(2)存储与维修费用,包括建造专门仓库等;(3)现代化改造费用;(4)人员培训,日常运行及意外损失等费用。所有这些费用均在不同时期支付,应根据反映货币价值与时间关系的折现率,把它们折算到同一时间来计算。由于实际问题中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许多参数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对这些参数作出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来检验它们对工程系统费用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权衡利弊,选择有利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综合利用运筹学、程序设计、经济分析以及有关设备系统设计与使用等的知识和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产品设想筛选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新产品方案选定以后,就应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种产品的价格定为多少市场可以接受?为此开发、生产成本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企业才能赢利?这样的一个成本范围企业有没有能力达到?这些问题都属于成本效益分析范围。关于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一种粗略的、用于初期分析的指数公式:VI=(Ts*Cs*Q*P*L1/2)/Tc式中,VI--产品价值指数;Ts--技术成功的机会(0--10的适当等级);Cs--商业成功的机会(0--10的适当等级);Q--年销售量;P--单位产品的利润;L--产品寿命(年);Tc--产品总成本。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这样的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只能作为决策时的一种参考,不能完全依赖它。因为这种定量方法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和变量都包括进去。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定义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是为组织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一种平衡法。所有正向项目(如现金流及其他无形收益)放在资产平衡表的一边,而所有负向项目(如成本以及其他开支)放在资产平衡表的另一边。?哪一方在数量上超过另一方,则赢。成本效益分析举例某公司为了改善经营,打算购买一套BusinessIntelligence[商业智能]软件,该公司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此举是否正确。在负向方面(成本)有:-软件的价格成本,-雇用技术咨询人员安装和运行软件的成本,-培训软件操作人员的成本,正向方面(效益)有:-提高了的业务流程(导致年度经营总成本下降),-由于信息供给更为有效,公司决策更为科学(导致额外的现金流),-由于使用现代化软件,员工士气得到提升。成本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成本效益分析法常见的一个错误是运用非折现的金额(Non-discountedAmounts)来计算成本和收益。因此,像NPV[净现值]、EconomicValueAdded[经济增值]或CFROI[现金流投资回报]等方法较之CBA则更值得推荐,因为它们考虑了金钱的TimeValue[时间价值]。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另一个问题是,成本项总是的真实的、数量大的、容易计算的,而收益项除了这些以外,还可能是不可衡量的“软”项目。因此一定要注意反对那种“不能量度的项目就不存在”以及“不能量度的项目就没有价值”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战略投资项目上,无形效益往往要比财务上衡量出来的效益大得多。在制定决策时还必须把风险考虑进去。成本效益分析的沿革成本效益分析法源于法国工程师JulesDupuit写于1848年的一篇文章,该文至今仍值得一读。英国的经济学家AlfredMarshall后来提出了一些正式的概念,奠定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基础。1936年美国《联邦航海法案》(FederalNavigationAct)的一项要求,为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首次实际运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法案要求海军工程师在计划采用任何改善排水系统的项目时,要能够证明项目收益超过项目成本,为此,海军工程师专门研制了一套系统方法来测算项目成本和收益,有意思的是,当初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可没有得到什么经济学专家的指点和帮助。直到20年后,大概1950年代的时候,经济学家才试图为项目决策提供一种严格的、稳定的方法,来计算项目成本和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乐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其后,这一概念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重新界定。到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提炼,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本—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1939年美国的洪水控制法案和田纳西州泰里克大坝的预算。6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使得人们日益重视投资,重视项目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比较成本与效益关系的分析方法。以此为契机,成本—效益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原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在开始成本效益分析前了解成本现状十分重要。你需要权衡每一项投资的利弊。如果可能的话,再权衡一下不投资会有什么影响。不要以为如果不投资成本就会变高。许多情况下,虽然新投资可获得巨额利润,但是不投资的成本相对更小。对一项投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1.确定购买新产品或一个商业机会中的成本;2.确定额外收入的效益;3.确定可节省的费用;4.制定预期成本和预期收入的时间表;5.评估难以量化的效益和成本。前三个步骤十分简单明了。首先确定与商业风险相关的一切成本——本年度主要的成本以及下一年度的预计成本。额外收入也许是由于顾客数量的增加或现有顾客购买量的扩大。为了解这些收入的效益,一定要将与收入相关的新成本考虑在内,最后就可以考虑利润了。可节省费用显得简单一些,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利润的增加,可直接计入利润。然而,有时可节约费用也有微妙之处,更难确认。可节约费用可以来自各种渠道,以下列举的一些渠道比较便于量化:更有效的加工:这意味着减少加工过程需要的人数,或者说简化加工步骤,甚至于缩短每一步骤所用的时间。更精确的加工:要求减少修正错误的时间和尽量避免客户的流失。下一步,为以下两个要素——即成本和收入或可节约费用——制订出相关一段时期内的计划。你希望何时该成本发生?成本的增量是多少?你期望何时获得效益(额外收入或可节约费用)?效益增值是多少?成本效益分析举例某公司为了改善经营,打算购买一套商业智能软件,该公司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此举是否正确。1、在成本方面有:软件的价格成本,雇用技术咨询人员安装和运行软件的成本,培训软件操作人员的成本,2、在效益方面有:提高了的业务流程(导致年度经营总成本下降),由于信息供给更为有效,公司决策更为科学(导致额外的现金流),由于使用现代化软件,员工士气得到提升。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例子:假设你面临,出国、读研和工作,你该如何选择?1、出国1)成本分析:每年20万的投入×2~3年=40~60万;2~3年的海外生活,也许会对中国发展现状感应滞后。2)效益分析:回国后拟有10~15万年薪,但考虑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风险预测,加权×60%;更独立;掌握更多高新科技和管理办法;会有更多海外关系。2、读研1)成本分析:每年1~2万×2年=2~4万;经过2年的校园生活,可能会毕业时会缺乏社会经验2)效益分析:比本科生每月多1~2千元薪水;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路要比本科时更开阔些3、工作1)成本分析:找工作阶段成本大概3~4千元,但3年之内如果违约会损失1~2万违约金;一般2~3年内会在一家公司任职;2年后可能会遇到学历的限制2)效益分析:在别人出国或读研的两年内自己已经有了大概5万元储蓄;工作中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办事能力提高;获得人际关系网络。考研成本分析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选择某种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失去的潜在利益。机会成本的关键在于什么事情不是都好都坏,而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从抉择的患得患失角度或观念出发提出的。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1、经济成本根据一般考研同学的情况,预计准备考研时间为一年,假设本科生准备考研基本费用如下:资料书籍500左右,辅导班1000左右;生活费,一个月1000(平均),一年准备下来12000;交通费500/年合计:14000。国家规定: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学费全部由国家和学校提供;计划外研究生,根据经费来源不同,分为委托培养和自筹资金两类。委托培养研究生,其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负担,数额由各招生院校根据国家有关条款自行规定,如清华大学的硕士每人每年8000元,博士每人每年10000元,该类毕业生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自筹资金研究生,其经费自筹,不再享受国家普通奖学金等。国内高校的普遍收费都在5000元以上,平均水平在8000元左右,而且热门专业普遍收费较冷门专业高,保持在10000元以上。但是我们也看到收费并没有因为学校的牌子好坏而高低,如清华、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每年只收5000元左右,而西北工业大学等也要收6000元以上。收费并没有因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如地处华东地区的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收费都在10000元以下,而西南地区的四川大学等几所高校收费都在8000元以上。同时,收费也没有因为来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生源不同而不同,各高校对所有生源一视同仁。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居民一年期存款年利率约为3%,读研究生的学费平均是12000元/年,住宿费1200/年,生活费1000/月,12000/年研究生直接成本就是26000元/年。折算成现值:第一年26000元,第二年25243元,第三年24507元,直接成本合计75750元。2、就业成本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考研与工作的抉择,估算一下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或许会对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选择有所帮助。我们考虑自己在教育上的投入产出。这里我们研究的机会成本就是所谓的隐性成本,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成本。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每月为2000元。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薪酬持续一路走低。尽管这样,我们知道应届的度研者大多数是重点大学的或者其他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毕业后若直接就业,其月收入应高于2000元的水平。这样看来我们如果把这些读研者的应届生月收入定为2500元也不为过。除去三年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约36000元,那么应届生在这三年里的收益为54000元左右。这项收益构成了应届生读研时的隐性成本。以上可以计算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也即个人经济上的总机会成本在13万左右。这个数字也只能近似表明应届读研机会成本的货币表
本文标题:成本效益分析出国读研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9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