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研究综述摘要:税收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以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建设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税收征管体系,是各国税务部门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背景。税务部门作为一个掌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职能部门,所有的业务流程及事物管理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如今,税务部门的所有工作环节包括信息公布、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的购买使用、税务稽查、文书流转、人事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都是通计算机及网络实现的。关于我国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对于税收信息化建设以及如何设计税制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但是应该如何设计税制,如何实施等问题目前还不明确,所以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综述各家观点,分析我国税收信息化和征管方面存在缺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税收信息化与信息化管理的方案建议,并对我国税收信息化与信息管理进行展望。关键词:税收信息化;税收征管模式;全球信息化;信息管理SummaryofTaxInformationDevelopmentResearchLVRuihuiAbstract:Taxinformationisanimportantpartoftheinformationofnationaleconomy.Howtoadapttotheeconomicdevelopmentwhichcharacterizedbydigital,networkingandinformationandbuildupTaxcollectionandmanagementsystemwhichconsiderinformationasacoreareimportantissuestonationaltaxdepartment.Intheglobalinformationera,thedevelopmentsofallworksareinseparablefromtheITbackground.Asaninchargeofthecountry'smajordepartments,thetaxdepartment’sbusinessprocessesandthingscannotdowithoutITsupport.Today,allaspectsoftheworkofthetaxdepartment,includingofinformationdisclosure,taxregistration,taxreturns,invoicethepurchasetouse,clerical,personnelandpayrollmanagement,circulationtaxinspectorsandfixedassetmanagement,areworkingthroughcomputersandnetworks.ThedebateaboutChina'scurrenttaxinformationconstructionhasnotstopped.Forthequestionoftaxinformationtechnologyconstructionandhowtodesignthetaxsystemaredeemedthefocusoftheoreticalcircles.Thetaxinformationconstructionisanurgentneed,buthowtodesignataxsystem,howtoplayasystemarenotyetclear,soitisnecessarytocarryoutrelatedresearches.Byreviewingeachpointofviews,wecananalyzedefectsoftaxinformationandcollectionmanagement.Onthisbasis,wecangiverecommendationstomakeourcountry’staxinformationmanagementperfect,andhaveanoutlookaboutourcountry’staxinformationandinformationmanagement.Keywords:TaxInformation;TaxLevy;GlobalInformation;InformationManagement前言税收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以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建设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税收征管体系,是各国税务部门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税务部门信息化进程,税收信息化建设伴随从无到有,到实现了国家到地方的税收信息数据大集中格局,税收信息化正从一场技术革命转化为一场全方位的管理革命。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目标是效率与质量,重心就是税源监控,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税务管理领域的支撑点,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提高信息传输速度、资源共享和信息利用率,有效地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税收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提高管理、监控、服务的效能;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使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影响和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税收征管模式是税收制度的实施载体,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对税收征管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高效的税收征管模式是实现税制目标的关键因素。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注入新的内容,为强化税收征管,实现税收制度目标发挥了巨大作用。利用税收信息化建设来推动税收征管流程的改造,实现税收信息化与管理科学化的良性互动,促进两者之间同步协调发展,将成为税务征管发展的新方向,值得研究和探讨。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背景。税务部门作为一个掌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职能部门,所有的业务流程及事物管理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如今,税务部门的所有工作环节包括信息公布、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的购买使用、税务稽查、文书流转、人事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都是通计算机及网络实现的。关于我国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对于税收信息化建设以及如何设计税制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但是应该如何设计税制,如何实施等问题目前还不明确,所以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综述各家观点,分析我国税收信息化和征管方面存在缺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税收信息化与信息化管理的方案建议,并对我国税收信息化与信息管理进行展望。正文1.税收信息化的含义及其目标研究税收信息化包括税人事管理信息化、收征管信息化、公文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等诸多内容。从纵向看地税信息化包括省、市、县、分局(所)四级的信息化;从横向看税收信息化包括内部征收、管理、稽查各个环节,外部与纳税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信息互动。美国学者理查德•诺兰(Richard.L.Nolan)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出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著名的诺兰模型。根据诺兰模型的描述,IT发展从起步到成熟,大体经过六个阶段:初始阶段(初始的局部计算应用,如报表、开票)-普及阶段(单机版应用增加,计算机代替手工)-控制阶段(开始注重规划,网络版单项应用增加)-整合阶段(开始统一技术平台,进行一体化集成,消除部门间壁垒)-数据管理阶段(统一规划组织内的信息资源,开始全面的数据综合利用)-成熟阶段(全面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完整的信息管理、辅助决策)。总的来说,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信息化专家米歇(Mische)在诺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米歇模型”,如米歇所言,信息化发展包括起步、增长、成熟和更新四个阶段,同时信息化应具有技术状况、代表性应用和数据集成程度、数据库存取能力、信息技术融入企业文化、全民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等五大特征。他揭示了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系统整合期的重要特征就是做好数据组织工作,或者说信息系统整合的实质就是数据整合或集成。直至今日,米歇模型仍然是衡量信息化发展程度的经典理论。在我国,税收信息化是目前税收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多,尤其是在税收信息化的目标研究方面较为突出。江苏省南京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2002)经过研究后指出,税收信息化的目标主要包括:1)效率目标,这是税收信息化的第一目标或基本目标,通过用信息技术手段替代手工作业,加强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管理手段的电子化,大幅度提高征管效率、工作质量和行政能力,降低管理成本。2)监控目标,通过建立内联外通、上下贯通的网络系统,加强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的监控。3)服务目标,就是要通过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税务机关为纳税人、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水平,以低成本将税务机关已建立的信息公路和信息资源延伸到纳税人和社会,实现开放式管理和服务。4)流程再造目标,简单来说是指,打破各级管理部门的组织界限、工作流程的繁琐性与官僚主义,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上下级之间、内外部门横向之间传递信息。5)信息共享目标,主要是针对“信息割据”、“信息壁垒”现象而制定的目标,用以加强信息的流动和共享,缓解税务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矛盾。这一方面,李军(2009)也提出了类似的见解,他指出,税收信息化的关键是信息的控制和监督,为税收征管和税务行政管理提供一个法治的体系,并建立起包括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本级税务机关内部之间和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的三种基本监督关系,具体体现在事先、事中、事后的三方面的控制和监督:事先,税务机关根据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操作和严格的授权控制,实现“以机管人”。事中,通过信息化操作建立起全过程的信息记录和执行记录,提供完整的操作记录流;实现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透明化。事后,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满足对纳税人的监控,实现信息化基础上税源管理,同时也可以提供各类会计核算、分析报告,并可以进行定时、不定时的检查和内部稽核。作为中国税务论坛的特约评论员圩岸(2003)则认为,税收信息化的最为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如何增加税收收入,只有这一目标的确定才有利于广大税务干部树立税收信息化的信心,明确信息化的努力方向。同时,有利于促进各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2.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税收信息化进程中的成就西方国家税收信息化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目的在于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基于这一思想,美国、德国、北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相继着手开展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李秀萍(2004)在《德国税收信息化之路》一文中指出德国税务信息化所秉承的是实现纳税人业务的信息集成处理,凭借网络的方便快捷以及在税务征管中的广泛应用,完成对纳税申报的全程监控。《中国税务报》的评论记者(2007)在分析美国税收征管体系中认为,美国作为最早提出税收信息化理念的国家,更加注重的是如何通过信息一体化加强税收单位与纳税人之间的互动,同时制定长远税收信息化规划,细分相关核心信息管理系统,在拥有强大硬件支持以及软件协调的基础上,以期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此外,田冠军博士(2010)指出澳大利亚实现了以E-Tax为主体的管理系统在统一税务号码的基础上,强调税收单位与职能部门的合作,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单位内部的信息系统大联网,从而实现对税源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张强、颜安颂等人
本文标题: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1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