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眼中邓小平我眼中的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曲《春天的故事》响彻了中华大地。一位20世纪的伟人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统一和振兴的伟大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目睹了一代伟人的风采,他就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社会发展的探索中发现矛盾、解决转化矛盾的过程中形成的。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是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确立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的把握时代的变化,对形势做出科学的分析,也就是说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抓住机遇、回应时代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部大国进行革命,必然有许多复杂的问题,这就必须把国内的具体国情同理论相结合,使他们融合,以给我们提出正确的指导方向。实践证明它的正确性,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定,有力的保证和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现代社会中,改革开放正全面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确立有力的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全面的进行。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道路、正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进了新的阶段。只要有点记忆的五、六十年代的人,和研究共和国发展史的人都不会忘记:在五、六十年代建国初期,由于施政决策失误,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毛病,违背了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的客观国情,盲目地实行了一大二公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使刚刚诞生的共和国遭受到巨大的伤害,国民经济严重倒退,爆发了全国性的大规模灾荒。哀鸿遍野,草根树皮被抢吃光了,发生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不该发生的事。就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和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地对我国的国情进行了科学地认真调查,提出了“三自一包”的改革措施,大大地调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群众又能吃上饱饭了,全国城乡市场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事实雄辩的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灵活性、正确性。在实践中邓小平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经济开发特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等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的伟大理论,解决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体、机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等问题,和难以解决的羁绊,指出了成功的健康发展之路。邓小平理论就是这样形成的他是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经受住了国际国内风波的考验,在世界社会主义严重曲折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国才获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改革开放的新生活,没有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在许多人心眼,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伟人。在我眼中,他更多的代表着一种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我眼中的邓小平是一个有气魄的人。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1978与邓小平的首次交谈时,他说“邓个子小,气魄大,立即使我折服。”在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面前,以杰出的外交手段是撒切尔心服口服。在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那一句:“香港市中国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若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都不能向人民交代,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寥寥数语却说得掷地有声,气贯长虹。这其中所带有的那份对历史负责的大气魄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我眼中的邓小平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邓小平在职期间,开创了多个第一:带头建立退休制度,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祖国统一事业指明方向。从他的语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勇于突破,敢于革新的精神。“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一个国家、两个制度”、“摸着石头过河”、“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道路。”等等。从深圳、厦门的经济特区到香港、澳门的“一国两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先富”到“共富”。邓小平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创新精神正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大道。我眼中的邓小平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在启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前,邓小平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依旧能洞察秋毫,抓住了时代的主题,使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从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目标和酝酿“三步走”蓝图,到83年创造性发展构思“一国两制”战略,到85年高屋建瓴的提出“改革开放”国策,再到88年北戴河接见科学家的讲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92年“南巡讲话”无不体现了他敏锐的思想和超人的远见。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还会在贫困和混乱中摸索更长时间。我眼中的的邓小平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从一开始“远渡重洋,勤工俭学”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度过的艰难求学生活,到长征时的危难,中央苏区蒙难含冤,他走过了缔造新中国的枪林弹雨,走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他无私无畏,不屈不挠,坚持信念,坚持对问题的思考,对未来充满希望。当重回岗位后,他凭着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我心中的邓小平是一个有着宽广胸襟的人。众所周知,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收到了非人的折磨,然而,邓小平在1980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时却体现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宽容。在接受采访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一直强调一点:“任何人都会犯错。包括他自己,包括毛主席。所以我们对毛主席的评价要非常客观,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毛主席的许多好的思想,我们要继承下来。”他并没有像赫鲁晓夫那样全盘地否定斯大林,纵观整个采访过程,他以大局出发,对自己曾经遭受过的不公正的待遇只字不提。由此可见,他的胸襟是多么宽广!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用传奇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用正直的性格,引导者后来之人不断地奋进;他用智慧的光芒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他用非凡的魄力描绘了中国一幅幅壮美的蓝图。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构筑自己的精神支柱,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用我们的青春与汗水谱写中国最美好的乐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本文标题:我眼中邓小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2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