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名词解释★1.①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②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即得到国内生产净值。③国民收入NI: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的感到的报酬的总和。④个人收入PI: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后所剩下的部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4.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5.中等收入陷阱: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6.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7.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明显持续下跌的过程。通货紧缩时期抑制消费和投资,失业规模扩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由于企业偿债能力和贷款意愿不强,银行呆坏账增多,加大金融风险。★8.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①交易动机②预防动机③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持有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是人们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低至一定程度时,不同收入水平对货币需求量已没有区别,即利率太低,人们保持货币的代价极小,因而货币需求量无限大。★10.资产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项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是因为:①投资越多,对资本设备的要求越多,资本设备的价格也越高,为添置资本设备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所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越多,产品未来的供给越多,产品未来的销路受到影响,所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将下降。11.投资:实际投资,指为了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或扩大生产规模对投资物品的实际购买。1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13.失业:指劳动力没有就业,但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岗位的一种状况,处于此状况的劳动力被称为失业者。★14.充分就业:(指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①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资源充分利用)②狭义:*凯恩斯:仅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货币主义: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15.奥肯定律: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标准)时,每使失业率降低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必然增加3%;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会减少3%。(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16.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17.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18.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19.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20.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知道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2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22.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23.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24.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25.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失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26.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种类定义原因解决的途径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在寻找工作时需要时间而产生的失业信息不完全构建与充实就业信息平台结构性失业在经济结构转型时产生的失业。技能不吻合:由于从衰退产业退出的工人所拥有的技能与新兴产业需要雇用工人所要求的技能不一致对工人进行培训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衰退而产生的失业短期周期进入衰退期进行宏观调控,扩大需求,防止经济衰退★27.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同伙紧缩的状态。28.通货膨胀的分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在10%以上和100%以内。*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29.(1)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18.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1)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ª¡ª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2).新古典综合派对曲线的改造:*改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若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π=-ε(u-u*)式中,参数ε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政策方法:*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由此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在组合区域内,则社会的决策者不用采取调节行动,如在区域之外,则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调节。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忽略了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3)现代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注意:*当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这意味着,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上与自然失业率相交;*自然失业率可以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政策含义: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时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直线。在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换关系。工人不断调整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指挥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政策含义: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30.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31.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的增量—时期数,可相加。存量:指在某一时点上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时点数,不可相加。关系: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流量会导致存量变化。(投资是一个流量,而资本是一个存量)32.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MPC+MPS=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当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消费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而边际储蓄倾向则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增。3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1的正数,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在绝对量上也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是递减的。34.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比动的循环过程。35.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其衡量标准就是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3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宏观: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37.乘数:*乘数的定义:是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是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投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公式为:KI=∆Y/∆I=1/(1-MPC)=1/MPS*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税收指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38.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凯恩斯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5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