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扶老人过马路反被讹的一点思考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非学问课程考查答卷针对扶老人过马路反被讹现象的一点思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很注重对德育的教育,什么尊师重道,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等等,都是注重德育的表现。良好的德育教育古代就已经开始,例如曾子杀猪就是要教会孩子诚信的重要性。当代社会,我们的教育依然注重德语的发展,以前学校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教育对其重视,而“德”排在了第一位,足以见得其重要性!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又不乏失徳之事,我个人觉得最近最为严重,话题最热的可以算是扶老人过马路的问题了。针对这些问题,足以见得现在这个社会的不正之风,缺乏德育之事,社会上不只是高素质人才,素质低下的人也还存在,或许还不在少数。针对扶老人过马路反而被讹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老师说的很好,这是我去年去高联听四六级讲座的时候听到的,她说:“扶老人过马路的问题并不说明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想想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的时代,吃不上穿不上,难免会喜欢赚些小便宜。”对于这位老师的话我还是比较赞同的。眼下,国家在不断呼吁提高公民素质,要求每一个公民做到孝敬老人,与人和睦,积极构建人与人平等互利的和-谐社会,老人摔倒无人扶窒息身亡,到底是在拷问谁的道德和良知?对于这种现象,主要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老人讹诈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都不敢去扶跌倒的老人,都怕会惹祸上身。于是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进而才会出现老人跌倒,路人视而不见甚至是是敬而远之的社会现象,追根揭底,这还是由于老人的一生并未受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由此看出德育的重要性!在我看来,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质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尤为重要,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学校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只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如果一个人非常有文化,但是却素质低下,岂不是更加可怕,就像是一句俗语说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我觉得前几年山东省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高中生。高中生活紧张,压力也比较大,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所以,进行德育的教育必不可少,这是其一;高中生很有可能成为会将来进入高等学府,将来胜任高等职位,具有一个良好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其二。不过,在今年,实行了七年的基本能力考试取消,高中生又沦为只知道学习文化课的考试机器,感觉很是遗憾。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教育的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思想教育的灌输者----老师,对教育主体进行思想灌输。在当今这个世风日下的大环境下,提高国民素质迫在眉睫!而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又是教育,每个人从小都要去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学校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新世纪生的我们必须要做的。话说回来,虽然有些老人素质低下,倚老卖老来讹诈一些心地善良的好心人,导致寒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少数的人品质恶劣、素质低下就否定所有人,我们还是要相信社会上还是不乏好心人的,不然也不会让这些素质低下的恶人得逞,因此,我们要杜绝出现碰瓷的时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坚持我们良好的品质,让正能量传递下去。其实扶与不扶,从做人的道义上应该去帮扶跌倒的老人,不过在救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上去扶。其中,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若是意识清醒,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且我们在进行救治或是扶老人的时候应尽量找旁观者当证人,或是应用电子设备拍摄下来。总而言之,素质底下的人还是少数,见义勇为的人或许不多,但是至少讹诈人的是还是少的。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若是我们见到有老人摔倒在地,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能视而不见,要用我们自己的行为来做楷模,带动全社会去践行良好的社会行为,让这种现象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不管家庭和社会道德是如何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应该始终坚持把受教育者培育成具有高尚道德的真正受过教育的人。这在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整体不理想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在社会上做良好的带头作用,传递正能量,让正能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感染每一个人,感化每一个素质低下的人,提升国民素质。让类似扶老人过马路反而被讹的现象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吧!我们相信,学校德育不断传递的正能量,受教育的学生做好好的楷模,一定能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
本文标题:扶老人过马路反被讹的一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6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