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找次品》说课稿皮山农场第三小学:李俊虎一、说教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说学情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本节课中会涉及到的“可能”、“一定”、可能性的大小、分数的通分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的。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三、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过程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说教法、学法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活动完成后再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五、说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大家都经常吃钙片和木糖醇吗?大家数过这些瓶子里的颗粒有多少吗?[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为新课的导入作好铺垫。]一、情境导入出示3瓶钙片,说明:在这3瓶钙片中有一瓶少装了几颗,你能帮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装了吗?学生自由发言。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出示天平。说说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钙片呢?学生回答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平衡则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翘起一端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二、探索最优策略在9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画图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每次每边放的个数分成的分数至少要称几次的次数4、4、1323、3、3322、2、2、1531、1、1、1、1、1、1、1、194(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每份的个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并板书:平衡3(1,1,1)9(3,3,3)不平衡3(1,1,1)2次平衡19(4,4,1)平衡2(1,1)3次不平衡4(1,1,2)不平衡1平衡1平衡(2,2,1)9(2,2,2,2,1)不平衡2(1,1)3次不平衡2(1,1)9(1,1,1,1,1,1,1,1,1)4次„„引导观察:用哪一种方法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小结:平均分成3份去称,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应该怎样分呢?全班合作:用图示法从10个和11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合作要求:将全班所有的小组分成2部分,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0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另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1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指名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析过程。引导观察,感知规律: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六、说板书设计我将黑板分成三大主要板块:教师板书板块、学生练习板块、学生评价板块,主要是要让学生清晰看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能够让学生上黑板进行板书,在课堂中对小组内学生进行评价奖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文标题:找次品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6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