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承传书院文化,校本德育课程管理的思考与建构
承传书院文化,校本德育课程管理的思考与建构如何依托办学文化,以校本德育课程管理为载体,创新现代德育是当下学校德育研究的核心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自升格办学以来,提出新的办学理念“承传书院文化精粹,打造现代精致教育”,这为校本德育创新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只要科学厘清古代书院德育文化特质,不懈寻觅新书院文化的校本德育生成点,创新组织校本德育课程,大有文章可作。一、寻求书院文化与现代德育的文化创生点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机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表现出一些与官学显著不同的特征。古代书院重视对学生以孝悌教育、人伦教育、诚信教育、立志教育和义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修身教育,对这些修身的要求都鲜明地体现在书院的学规中。学术自由是书院文化的核心,学生在书院文化熏陶下,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文化人格。环境熏陶和自读自悟是书院文化的两大表现形式,强调见贤思齐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基于对书院文化的认识,笔者认为,现代德育理应积极传承其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之成为学校德育文化的魂、神、气。现代学校德育必须坚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基础,弘扬好学生的主体性;现代学校德育应使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现代学校德育应帮助学生树立信仰,重视榜样的引领性及环境的育人性;现代学校德育应把修身和为学紧密结合,重视修学合一及学术争鸣。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学校德育应建构校本德育课程,搭建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二、探索书院文化与校本德育课程的完美结合点基于对“书院文化”及“校本德育课程”的理解,笔者将“新书院文化”为主题的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界定为: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承传新书院文化精粹,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以生为本,将面向所有学生的德育计划讲授转化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体验和评价等多样性的行动策略。实践管理中,校本德育构建的构建突出以下几点要旨:课程开发的校本化,资源来自师生周边;课程内容的专题化,主题突显新书院文化;开发利用的一体化,全程体现互动提升;德育研究的统整化,师生全员深入探究;德育活动的实践化,强调躬行实践;师生活动的协同化,共同成为开发者和利用者;德育评价的多元化,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三、承传书院文化,校本德育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在科学厘清校本文化德育特质和积极提炼校本德育课程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笔者学校努力构建途径佳、策略新、流程实、特色亮的校本德育课程实施渠道,优化校本德育课程的组织管理及培养模式。1.修身为根,我是书院小名人课程的校本化实践。学校承传“关注社会,德行一致”书院德育精粹,实施“自强有为”德育,组织开展“我是书院小名人”校本课程活动。此课程的开发以师生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平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研究,增强学生亲近社会、体验生活、滋养德行的能力和研究水平。课程实施中,开展“我的修养我磨砺”活动,以学书院名人雏鹰争章等活动为载体,突出书院德育注重躬行践履的重要性;开展“我的休闲我实践”活动,以“走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书院德育的社会教化功能;开展“我的组织我当家”活动,组织队长学校培训实践活动,突出书院德育注重学生自治管理。课程管理小组弘扬书院“百家争鸣、自由交流”的精神,在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活动交流分享的基础上,通过经典的讲堂活动培养一批有思想会思辨的精良学子,以彰显示书院会讲制度。2.礼仪为源,书院礼仪课程的创新化推进。学生的言行起于正,达于儒雅。为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课程管理组创新化推进书院礼仪课程,组织“学书院文明礼仪,做鉴小儒雅学子”主题活动,开展学礼、懂礼、行礼、写礼等系列活动。学校请队员将“约礼十条”铭记在心;强化红领巾自治管理,充分发挥队长队伍,强化训练养成习惯,让习礼尚德成为学校靓丽的校园文化;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拓宽礼仪之星推荐渠道,优化文明礼仪班考评机制,力促人人争当礼仪之星;每周国旗下讲话围绕“礼节、礼貌、礼仪”三礼主题展开,组织开展队员文明主题交流分享会;鼓励队员撰写文明日记,每周展评并进行文明接力棒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我们区别以前的传统活动。要求活动的组织必须具备主题和活动内容、课程目标、学习活动方式、活动总结和体验与感悟等课程要素,牢牢把握德育实践活动“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生成性、实践性”这些基本特征。3.地情为本,乡土文化课程的个性化实施。每一所学校,都处在不同的地域之中,深受当地自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蕴含着不同的德育丰富资源。挖掘地情校情,走德育课程校本化之路,也是学校新书院文化引领下的德育特色化追求方向。德育课程管理小组基于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和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力量专题编写《走进书院名人》《探寻鉴湖文化》《畅游国学林》等内容系列的校本教材,作为德育活动载体之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和书院文化。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广泛发动教师智慧。课程推进中,以类似专题研究的方式实现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通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统摄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追求活动内容的专题化。努力创建形成“课堂导学感知、实践活动拓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小课题研究提升、课程成果评价”课程建设链。在德育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知,积极实践,增强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环保、爱名人、爱追梦”的五爱情感。4.开放为流,家长课程的优质化推广。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学校如何利用家长团体的人力、物力、知识和信息等去为教育服务,成了时下德育教师探讨的话题,也是书院文化倡导的师生家长之间以道相交、关系融洽。家长资源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优势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学校德育课程管理组精心组织“家长义教、家长义工、家长义演”活动。利用“鉴湖讲堂”平台,班班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开展家长义教,学生从中学到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邀请家长加入微动力义工志愿组织,参与校前交通秩序维护及学生社会实践协助管理工作;邀请有才艺特长的家长参与学校及广场文艺汇演。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充分发掘和利用家长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校本德育课程的适切性和丰富性,并为我们突破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综上所述,德育管理者只要有效依托办学文化,厘清校本德育文化特质,营造德育课程实施氛围,注重德育课程实施常态化,提升德育课程实施有效性,整合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提升实践活动层面,就能有效契合学生德育生长的内在需求,促进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本文标题:承传书院文化,校本德育课程管理的思考与建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6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