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改进党建的自觉认知与对策
1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建的自觉认知与对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新视点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总结了建党88年、执政60年和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决定》在诸多方面形成了关于党建工作的自觉认知与对策,阐述了诸多新视点。一、历史与现实:从“三个转变”到“四个考验”1、“三个转变: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多年来,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即实现了:(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1921—1949),(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1953—1978),(3)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1978—现在)。尤其是当前仍然处于的第三个转变期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和深刻变化,造就了1840年近代史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国60年间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八十多年的这三次重大历史转变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第三个转变期的党建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警醒,抓紧加以解决。3、党所面临的“四个考验”: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长期执政难免作风松懈、难免形式主义、难免官僚做派,乃至滋长独尊的情绪,2如何“执住政不失政”并且“执好政不乱政”。这是执政的考验。——已经习惯了的旧的规矩打破了、丢掉了,新的规矩尚在确立中、尚不完善,能否把持得住,不糊涂、不迷失、不昏头,需要大定力。这是改革开放的考验。——趋利避害的利益原则、市场原则被认可、被引入后,与政党固有的高扬信仰的党性原则不可避免会有直接的交锋。如何取舍,既能推进市场经济又不迷失共产党的宗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市场经济的考验。——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摩擦、世界局部地区政治乃至战争争端,国际日益蔓延的恐怖主义等等,所有这些世界变化的不确定性背后固然有很大的机遇,更有大的风险与雷区。这是外部环境的考验。因此,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二、经验与基点:“六个坚持”与“四个着眼于”《决定》将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经验提炼为“六个坚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以“六个坚持“为标志的六条基本经验,构成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需要,又进一步提出了“四个着眼于”: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七大曾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决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这“六个坚持”和“四个着眼于”就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自身建设的主要方向。通过“六个坚持”和“四个着眼于”,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也正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特别注重制度适宜与制度的相互配套;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从思想建设、民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这六大建设相互协调展开。三、认知与对策:对六大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具体对策《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民主建设、组织建设、3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出了详尽的部署,这分别体现在《决定》的后六个部分中。(一)思想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决定》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提出了四项要求和一个战略任务即“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以应对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变化,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在阐述这一战略任务中,《决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新视点:1、提出了需要搞清的“四大现实与理论问题”。在确定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现实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2、提高“三大思维能力,实现”三个结合“和增强”四性“。在要求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侧重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提高“三大思维能力”,主要是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中央委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这“三大”思维能力,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三个结合”即“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四性”即“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3、坚持“一个重中之重”,落实“四个基本”,提高“五个意识”,划清“四个界限”,加强“三个教育”,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一个重中之重”是“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四个基本”是“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五个意识”即“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划清四个界限”是“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目的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加强三个教育”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4、坚持“三向”,突出“四个重点”,体现“两个加强”和做到“一个完善”。在全4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学习对象上要坚持“三向”即“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学习内容上要突出“四个重点”即“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两个加强”即“加强对全党学习的指导和服务,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和“一个完善”即“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学习效果上,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国民教育体系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二)民主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放在事关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决定》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确立了坚持与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宗旨,就是“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实现这一宗旨,《决定》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与新视点:
本文标题:改进党建的自觉认知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6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