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政工师论文浅论论新时期参政党政党文化建设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政工师论文:浅论论新时期参政党政党文化建设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摘要: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生命和重要标志,具有塑造政治精英、整合组织价值、铸造政党结构和制度、维持和延续政党生存、影响政党政策、实现奋斗目标、凝聚国民人心等功能。我国参政党文化诞生形成于近代的政治斗争实践,并在以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和合”、“协商”、“务实”、“人本”、“创新”等构成了参政党文化建设体系中的核心内涵,是其在新时期历史条件下凝聚成员、巩固参政地位、把握民主政治建设方向、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发挥党派优势的有力武器。关键词:参政党;文化建设;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探索和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多种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积极支持参政党搞好自身建设等方面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参政党在自身建设,特别是在政党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政党文化是政党组织的生命和重要标志,是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国家的生命和重要标志。世界上的任何社会组织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这一文化主导并决定着其成长、发展的轨迹,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政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具有自己的文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党文化就是政党的生命和重要标志,并且直接关系到政党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的高低和执政、参政能力的强弱。正如现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所指出的那样:“参政党文化是参政党理论的根基。加强参政党的文化理论建设,有利于参政党成员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定位。”所谓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文化,实质上就是指现代政党在长期的政治斗争生活和运动中逐渐形成的,为广大党派成员所普遍接受、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取向。与一般社会组织的文化相比,政党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超越政党自身生存价值的目标和深刻影响社会文化等特征。政党文化具有塑造政治精英、整合组织价值、铸造政党结构和制度、维持和延续政党生存、影响政党政策、实现奋斗目标、凝聚国民人心等多项功能。政党文化从其体系划分,可以呈现四个层次:第一是精神文化。这是政党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典型的特征。它是以理想、信念等为特征的,如党纲、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等。第二是制度文化。这是政党健全发展的支撑,也是政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它是以政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第三是行为文化。即政党在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作风,是其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化,反映了政党及其成员在政治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具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等特征,直接作用于它所赖以生存的阶级和人民大众。第四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政党文化的外壳。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政党的组织结构、各种标识,如党旗、党徽、宣传出版物的物质载体等。这四种文化相互依存、影响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主导着其它三个层面。由此可见,政党文化是一个政党思想信念、精神境界、行为方式和物质基础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政党延续发展的重要标识,是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政党在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执政党如此,参政党亦不例外。二、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的脉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承有序的、合情合理合法的求索精神和实践意义。(一)我国参政党的历史发展背景决定了其政治价值取向我国民主党派的政治抉择是由其政治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我国参政党文化诞生形成于近代的政治斗争实践过程之中。抗战胜利后,我国前辈有识之士和各民主党派在探索强国富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道路上逐步认识、选择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通过与之团结合作,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是民主党派文化理念的一次升华。众所周知,1948年5月之后,我国各民主党派先后积极响应中共的“五一口号”,并公开、自觉地选择、接受了中共的领导。1949年9月,人民政协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完成了新中国的建国任务,开创了中共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民主新局面。自此至1954年之前,各民主党派都修改了章程,明确宣布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开始了与中共合作与协商政治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从而也确定了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参政党加强文化建设政党关系是现代民主国家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没有政党关系的和谐,就没有国家政治关系的和谐,就没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前景,也就没有国家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我国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和谐党际关系为政党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1、我国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文化的认同,宪法的赋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参政党和执政党关系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既要坚持中共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首先,坚持中共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中共处于领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24性质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也是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奋斗中逐步认识并自觉接受和选择的政治理念。所以,他们的关系是亲密友党的关系,而非在野党、反对党的关系。其次,促进多党合作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这是我国政党制度中两大主体要素的重要政治共识,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则确定为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应遵循的方针,成为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新型的党际关系的准则。它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既充分展示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智慧与时代创造性,也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一贯理念。所以,在我国,参政党是执政党不可多得的可贵的政治资源之一,处理好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考验执政党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重要“试金石”之一。2、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同样是历史的必然,文化的趋同,宪法的享有我国执政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决定了其需要从参政党及其代表阶层中获得最大范围的支持、认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以进一步增强其政治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其执政基础。而参政党则需要在执政党那里赢得应有的政治地位、发展空间和未来前景,更好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民主政治建设,发挥参政党独一无二的职能和作用,为携手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局面而建功立业。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我国参政党自身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所在,决定了其政治价值观和发展走向我国参政党文化是在党派的创建及以后的参政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内涵,尤其是核心内涵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有“和合文化”、“协商文化”、“求实文化”、“创新文化”和“人本文化”等。(一)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它倡导和而不同、贵和执中、求同存异、和睦互信、兼容并蓄的理念。我国的参政党一贯崇尚“和合”的价值取向,提倡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维护稳定的局面,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创造了宽松、富于活力的政治生态环境。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参政党更是在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坚决把与执政党的和谐合作、促进团结、同心同德、共同发展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中共一起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的平台上团结合作、协商共事,在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注重融合。(二)协商文化协商文化是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创造和优势。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集中体现。而参政党协商文化的建立源于其正确定位和行为准则。民主党派的定位定性是政治联盟性质,是参政党,其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参政党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求同存异,发扬参与、合作、包容的精神,才能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所以,他们强调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坚决反对党际冲突、相互攻讦、彼此倾轧的做法,从而避免出现以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方式获得执政机会的流弊。(三)务实文化务实文化是我国参政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国参政党一贯崇尚实干,致力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事业,把协助执政党共同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作为党的基本任务,具有强烈的务实色彩。它的成员主要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能够始终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紧紧抓住执政党和政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求真务实,建言献策。坚决反对脱离实际搞“假大空”,反对似是而非说“外行话”,反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四)人本文化关注社会、心系人民是参政党组织发展生生不息、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的根本所在。参政议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立足点首先在于关注、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参政党希望在其政治行为中能够如实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从而赢得群众的信赖,夯实自身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宏观层面上,参政党力图使自己的参政议政之举能够反映和代表较多人的利益;在微观层面上就表现为参政党通过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主动地去联系需要帮助的界别群众,利用界别文化认同优势,协同执政党和政府尽可能地平衡和满足各阶层的合理诉求和正当利益。(五)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参政党的立党、兴党的重要基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参政党能够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代同步,尊重一切有利于促进进步和发展的探索和创新,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与执政党一道为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尤其在面临社会改革、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之际,参政党在中共的领导下,其成员整体素质高、组织的创新文化的优势更加明显和突出,可以在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大有作为。参政党的这些政党文化构成了其文化建设体系中的核心内涵,是参政党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凝聚成员、巩固参政地位、把握民主政治建设方向,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发挥党派优势的有力武器。四、新时期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需把握好的几种关系我国参政党文化是在党的创建与以后的参政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必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健全和完善,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时期,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对于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一)在精神文化层面,要正确把握自身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文化建设的关系中共作为执政党,其“三个代表”的政治定位、执政地位表明其所倡导的政党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必然为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接受,并共同维护和遵守而成为主流的文化导向。参政党要在这种民主政治建设的环境中更好地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其自身的政党文化和价值取向就必然要求将自己的政党文化建设置于主流文化之中。即既要发扬光大传承好自身的传统文化精髓,保持其独特性和稳定性,使之成为全体参政党成员的明确而坚强的精神导引和政治信念,如我国参政党的参政理念就
本文标题:政工师论文浅论论新时期参政党政党文化建设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