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广东省珠海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1珠海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24.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宋朝台谏制,“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B.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C.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D.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25.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这表明当时的江南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26.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27.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28.茶叶原产地是中国,开始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一个世纪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这说明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世界贸易迅猛发展C.等级观念明显淡化D.茶叶贸易引发社会变革2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2乙287丙614丁96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0.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同期近代中国的文献中多次使用“维新”、“革命”等词汇,这反映出当时A.欧洲启蒙思想已经控制中国舆论界B.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C.革命思想逐步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D.资产阶级政体之争仍然持续进行31.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同时中国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的支出数据不断上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学术上侧重与英法关系的研究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D.中美苏关系影响到舆论与外交32.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33.《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较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进步性表现在A.逐渐实现人治向法治转变B.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D.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34.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材料表明A.华盛顿政治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B.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美国有主导作用C.发达国家不会导致经济秩序不平等D.加强协商对话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335.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40.(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外流现象。时间方式对策白银持续大量外流19世纪末《马关条约》等晚清政府雪上加霜,束手无策20世纪中期《1934年购银法》等南京政府积极应对,进行币制改革材料二①19世纪末,由于战争、改革和新设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②1933年,美元贬值的300%。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造成银价飞涨给中国等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危机。③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强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④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⑤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9分)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美元(地位)发生数次变化的原因。(9分)41.(13分)所谓新政,是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革新的运动。比较著名的如中国清朝末年的新政、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新政均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4会发展有著深刻的影响。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塔格韦尔的《为民主而战》;伊克斯的《新民主》;华莱士的《新边疆》;埃诺迪的《罗斯福革命》;戴格勒的《超越我们的过去》;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到来》;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究状况简介》托马斯•迪洛伦佐的《资本主义如何救了美国》;阿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简介:19世纪30年代,大箫条的年代。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但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H.W.布兰茨的《本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政策反思潮“衰落”情绪笼罩美国》仔细阅读目录,指出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3分)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粮,官为分界,在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但在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间极度缺乏白银,流通的是铜钱,而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5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中国赋税史••张居正改革》材料二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才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薄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一条鞭法“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从内容方面,概括“一条鞭法”的积极影响。(9分)(2)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并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影响等舞弊行为严加取缔。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从理论上说,英国下院选举制看起来很“完美”。按照规定: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贫富、职业,不受资格限制,都有选举下院议员的权利,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匿名投票。因此从形式上看,下院选举表达了平等、普遍、公正的原则,所有国民都参加到国家的政治进程中来了,体现着民主的特征。但理论与实践却会脱节,英国选举是个极好的案例。——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安排上的优缺点。说明英6国议会选举制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简析英国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案的影响。(5分)47.(15分)【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材料一1918年,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茨威格《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众对威尔逊如此狂热的原因。(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的“和平”为什么是“不完全的和平”。(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二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印度教徒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进行屠杀)。……毫无疑问,他减轻了印度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恐惧与担忧,使他们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在穆斯林世界中,甘地的形象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头号敌人变成了东方世界的杰出之子。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谈到了(甘地思想有)“一种为了印巴友谊而产生的新的了不起的感情愿望”。——[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6分)7(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在穆斯林世界中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9分)珠海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BDCDCCDAABB40.(24分)(1)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所需费用;编练新军(或筹划海防)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9分)措施:国
本文标题:广东省珠海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