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政治经济学第六讲社会总资本运行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基本内容1、社会总资本的构成(1)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区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当资本作为独立地从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活动来发挥资本的职能作用时,就是个别资本。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构成了社会总资本。从消费结构看:个别资本运行只有生产消费社会总资本运行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从流通性质看:个别资本运行只有预付资本流通社会总资本运行包括预付资本流通和m流通从流通范围看:个别资本运行只有资本流通社会总资本运行包括资本流通和一般商品流通(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具备两个条件: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售出实现价值补偿耗费A和PM必须得到物质补偿两种形式的补偿互相制约(3)社会总产品的双重构成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看,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整个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看,可以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2、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1)简单再生产的图式–Ⅰ4000c+1000v+1000m=6000①②9000–Ⅱ2000c+500v+500m=3000②③(2)三大交换关系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3)实现条件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额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就是:Ⅰ(v+m)=Ⅱc2派生公式: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3、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1)前提条件第Ⅰ部类除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外,还应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Ⅰ(v+m)Ⅱc第Ⅱ部类除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消费资料外,还应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Ⅱ(c+m-mx)Ⅰ(v+mx)为了给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新资本,两大部类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不能全部用于生活消费,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提取一部分用于积累。Ⅰ(v+m)+Ⅱ(v+m)Ⅱ(c+v+m)(2)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的总和。Ⅰ(v+mx+Δv)=Ⅱ(c+Δc)(3)派生公式Ⅰ(c+v+m)=Ⅰ(c+Δc)+Ⅱ(c+Δc)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比例Ⅱ(c+v+m)=Ⅰ(v+Δv+mx)+Ⅱ(v+Δv+mx)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需求的比例重点提示:A、在空间上,要求两大部类在相互交换过程中,必须考虑平衡与比例关系。B、在时间上,要求两大部类在相互交换过程中,必须考虑相应的发展速度问题。C、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该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引发经济危机。4、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概念: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呈现优先增长的趋势。(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一是第Ⅰ部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第Ⅱ部类生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第Ⅱ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生产资料,只能由第Ⅰ部类提供。二是第Ⅱ部类生产规模的大小和速度快慢,都要取决于第Ⅰ部类积累率的高低。但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受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生产发展的制约。计算某社会某年的两大部类的生产情况如下:I:4400c+1100v+1100m=6600II:1600c+800v+800m=3200在上述假定条件下,若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为100%,若第I部类的积累率为50%,试计算该社会第2年的社会总产品的总量是多少?题解:3有机构成不变:IΔc=4IΔv①;IIΔc=2IIΔv②第I部类的积累率为50%:Ⅰmx=550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Ⅰ(v+mx+Δv)=Ⅱ(c+Δc):ⅠΔv=ⅡΔc-50③扩大再生产派生公式Ⅰ(c+v+m)=Ⅰ(c+Δc)+Ⅱ(c+Δc):ⅠΔc+ⅡΔc=600④①→④:4ⅠΔv+ⅡΔc=600⑤③→⑤:ⅡΔc=160;由②有:IIΔv=80;由④有:ⅠΔc=440;由①有:IΔv=110。剩余价值率100%,故有:I:(4400+440)c+(1100+110)v+(1100+110)m=7260II:(1600+160)c+(800+80)v+(800+80)m=3520第2年的社会总产品为I7260+II3520=10780二、经济危机理论基本内容1、经济危机概念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每经过一定时期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造成的相对过剩。因此,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2、经济危机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1)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组织(无政府)状态的矛盾。(2)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3、经济危机周期性(1)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2)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经济结构的状况。资本与投资的结构和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情况。市场环境的制约。国际经济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4、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从19世纪20年代英国第一次正式爆发经济危机,直到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形成,其中有货币等各种因素起作用,但固定资本再生产始终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再生产:增加了劳动力需求,为资本主义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基础。造成生产能力膨胀,超过需求,为新的危机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5、经济危机的作用:(1)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4(2)加快了资本集中的进程。6、经济危机的结果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各种比例关系;造成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尖锐化;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7、二战后危机新特点(1)一些国家发生的危机从非同期性逐渐走上同期性;(2)战后经济危机对经济的打击较轻,周期中危机、萧条和复苏阶段较短;(3)危机时期的物价上涨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并愈演愈烈;(4)经济周期阶段性标志不明显;(5)各国制定反危机措施。如赤字财政、信用膨胀、社会保障、对外经济扩张等。重点提示:资本主义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充分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资料连接:自1825年英国发生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到1937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共发生过13次经济危机(1825、1836、1847、1857、1866、1873、1882、1890、1900、1907、1920、1929、1937年)从这些危机发生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下特点:一是危机愈来愈具有世界性;二是危机周期呈现缩短的趋势;三是危机对经济的打击也呈现加剧的趋势。资料链接:在20世纪60--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1965年后周期性经济高涨后,又连续爆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于1973年底几乎在英国、美国、日本同期爆发,随即在1974年初就蔓延到加拿大、意大利、西德、法国以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的结束,一个发展速度变慢和“滞胀”阶段的开始。“滞胀”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新现象,具体表现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并存。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无法解释,为新自由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案例讨论:“多了”还是“少了”?有一段关于描述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的著名对话:一个煤矿工人儿子问妈妈说:“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因为煤生产太多了。”另据报道,在大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大量地炸毁炼铁高炉,美国毁掉92座,英国毁掉28座,法国毁掉10座。1973的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单是伦敦一个城市,就有10万套新房空置而卖不出去,日本的汽车库存达到100万辆以上,电视机库存超过需求量的一倍以上。同时在美国的洛山矶、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特西里牛奶公司,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牛奶倒入了臭水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急剧下降,购买能力不断丧失,生活贫困。据资料显示,在30年代的大危机时期,整个西方社会工业生产下降,物价下跌,工厂倒闭,5大量工人失业,工资大幅下降,整个社会经济倒退了30年左右。案例评析这一案例生动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特征,即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些案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和混乱,都是由生产过剩直接和间接引起的。但是,这种生产过剩又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的生产过剩。不是社会的产品绝对地超过消费者的需求,而是相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或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讲的过剩。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社会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这一基本矛盾。比较:1929年大萧条与次贷危机一、危机表象似曾相识1、金融系统动荡“大萧条”始自1929年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当天,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在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泻13%,29日再跌22%。在接下来的3年里,美国股票市场缩水89%,在1932年7月到达历史低谷后,直到1954年才回到了1929年的最高水平。当时,绝望的储户们狂敲银行的大门是常见的街景。2008年的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当天,道指也重挫778点,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10月6日,道指自2004年10月来首次跌破万点关口。2、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1929年至1933年,美国的GNP下跌三成,CPI下降1/4,失业率从3%升至25%,1931至1935年的净投资实际增长率也持续为负。现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失业率的升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数据远不及当年惨烈,目前市场关心的是,失业率会不会由6%上升至10%。当然,当年的25%还是一个不可想像的数字。二、两场危机成因类似1、“大萧条”:需求匮乏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而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金融市场则成了问题的爆发点在1920至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0%,而工人数量却未增多,工农作为消费主力,其收入降低必然导致国家总需求减少。而在1924至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额从20亿美元增至35亿美元,这已经大大超越了社会的购买力,银行注定将尝到资金链崩溃的苦果,而政府出台对策过于滞后则加剧了危机。2、次贷危机:实体经济出了问题,问题在金融市场暴露并扩大,不同的是今天金融市场的威力比“大萧条”时期更为强大。本世纪初,遭遇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9·11”事件的重创后,美国将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引擎,这其实暴露了美国经济缺乏实际增长点的问题。作为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更是以连续降息的手段刺激经济增长,为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提供了温床,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地被发明出来,在缺乏有力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吹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房贷机构甚至借钱给明显没能力还贷的顾客。同时,大量廉价外国商品、尤其是“中国制造”的涌入使美国经济长时间内没出现明显通胀,紧盯CPI的决策者们便轻信了天下太平的假相。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非理性的市场还仅仅表现出其悦人的一面,但当2006年起房价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偿付的贷款比房子本身的价值还高,违约率便开始攀升,问题逐渐暴露,高杠杆率的金融产品更使危机面扩大。三、政府处理方式迥异1、“大萧条”时期,胡佛政府采取了货币、财政双紧缩的政策。当时,财政赤字仍是不被接受的概念,胡佛政府还在试图艰难平衡财政赤字,并推行了贸易保护政策。胡佛政府不顾千名经济学家的联名反对,于1930年6月17日签署了《斯慕特-霍利关税法案》,将应税商6品的平均关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5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第六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