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要点
学习目的:理解作为商品经济的一种运行方式的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和局限性;了解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等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重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和局限性本章基本概念:市场经济、市场体系、市场结构、有效竞争、垄断、市场规则本章思考题: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市场经济的功能和局限性。3、市场体系的构成。4、失业的种类。5、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和特征。6、判断过度竞争的标准及过度竞争的消极影响。7、几种主要的垄断以及反垄断政策。第一节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联系:1、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即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市场机制调节商品流通,并进一步调节商品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2、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市场起配置资源主体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而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初期的小商品经济不是市场经济。3、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1)、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以价值规律为内在根据的。(2)、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经济主体自主平等,市场才可不断发展。(3)、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市场经济成熟程度。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区别: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经济形式,即社会分工条件下具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联系的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二、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贯彻的。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实际上是价值规律的功能和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基本要素即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供求与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形成机制,供求关系的变动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1)价格机制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市场经济中价格有多种功能:1、传递信息。2、配置资源。3、促进技术进步。4、分配报酬。价格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1、具有足够弹性:物价不冻结,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变化。2、市场具有充分竞争性。价格与供求联动关系的实现,有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2)供求机制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说到需求量,一是考虑某商品的销售价格,二是考虑在该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供给是市场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指生产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提供的商品。供给量是卖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出售的某一商品的数量。W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方向的变化关系,W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机制调节社会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作用,正是借助于供求机制来实现的。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由此会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发调节生产要素的流向,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供求趋于平衡,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实现。(3)竞争机制竞争规律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竞争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为了在产品的销售市场上取得有利地位以便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在商品价格、质量、销售方式等方面试图胜过对手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趋势。买方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为了争夺有限的商品或资源,竞争的结果使得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方市场:是指需求持续超过供给,使卖方在与买方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其特征是: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买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并失去与卖方讨价还价的条件和力量;卖者之间的竞争不再表现为改进技术、更新产品和提高质量,而是通过竞相提价和降低质量获得超额经济利益。卖方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市场占有份额,竞争的结果使得商品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是指供给持续超过需求,使买方在与卖方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其特征是:商品过剩和价格下跌;卖方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并失去与买方之间讨价还价的条件和力量;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改进技术,更新产品,和提高质量。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优点不论在什么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有共同的特征。(一)经济关系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如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产权,技术等都进入市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市场交换关系实现相互的经济联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不仅货币化而且市场化。(二)资源配置市场化: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1、配置核心是如何把稀缺资源用到稀缺程度最大的产品生产上,以实现有效配置、满足需求。前提:市场价格、竞争机制要有效←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规则和相应市场监督管理机构。2、资源配置是从决策开始的。市场经济中决策是由企业自主进行的,是分散、独立的。决策还扩展到消费者这一经济主体。企业、消费者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决定生产的方向、规模、结构,消费方向、数量、结构,而双方供需的变动又引起价格的变动,它们通过市场联系起来,进行着总体的经济活动。(三)企业行为自主化: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的特征。契约自由,平等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择业自由,交易自由。消费选择自由体现了消费者主权,消费的选择决定了对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需求→生产。(四)市场管理法制化: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不是无政策状态的,市场经济具有法制的特征,是有法制规范的公平竞争。(五)市场发展国际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仅社会化,而且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进而冲破国界形成世界市场,市场经济国际化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六)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发性和事后性,导致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要经多次反复才能实现,并且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破坏为代价,为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性,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是在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大多采用间接调控的方式。(七)在初次分配中实现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和市场效率分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由其稀缺程度、利用效率决定了其成果。按其成果分配,可刺激经济主体有效利用生产资料,实现最佳组合。市场经济的优点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1、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一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2、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拥有分散的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3、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4、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四、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1、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2、此外,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3、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1、个别价值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2、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三)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所谓外在效应,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或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也就是说,外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消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四)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着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正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它性和非对抗性特征,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五)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却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地位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这对经济持续增长是个极大的威胁:少数巨富控制经济命脉;潜在的资金外流;众多的贫困者导致社会总消费的不足,从而市场难以发育等等。(六)市场不能自发界定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和利益分界,实现经济秩序作为经济人,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主体总是在密切、广泛、复杂、细致的经济联系中进行竞争,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事人自己以及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市场主体产权边界和利益界限的机制,更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容易诱发人们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对此,市场主体更是无能为力。第二节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一、市场的体系市场是随着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是商品交换机构和场所,而且是商品流通的载体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①从交易对象划分:包括(1)商品市场:以商品或服务为交易对象的市场:按商品的最终用途分类,商品市场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2)要素市场:以生产要素为交易对象的市场(金融、A、土地、技术和信息、房地产、产权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①金融市场,包括提供长期运营资本的资本市场,也包括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还有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②产权市场,既包括企业产权交易、股权转让市场,也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③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力按供求关系进行流动的场所。④土地市场,指以土地使用权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因为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⑤技术市场,即以技术商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没有商品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就失去基础和依据。但是,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对于其他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②从交易方式划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区别a)买卖对象不同b)交易的目的不同c)交易的方式不同d)交易场所不同e)保障制度不同劳动力市场:①失业: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