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政治生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谢绍熺2007年1月.杭州政治生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新教材与旧教材不一致二﹑新教材与课程标准不一致三﹑新教材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四﹑新教材与学校条件的矛盾五﹑新教材与高考方案的矛盾六﹑新教材自身的问题一﹑新教材与旧教材不一致1.从知识体系看:旧教材围绕国家这个核心概念,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外交政策等知识,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新教材以学生的政治生活为主线[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代国际社会],着眼于回答和解决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解决问题的对策:新教材四个必修模块甚至包括选修模块,无不直接显示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就某一框题而言,都是通过情景导入、情景分析和情景回归这样三个目的内容,把知识和生活捆绑在一起呈现出来。所以,我们要注重生活性[学科逻辑+生活逻辑]注重生活性一是用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循环。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填鸭式地撑起学生的精神之“胃”。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是学生亲密的伙伴和知识上的引领者。教师需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新教材与旧教材不一致2.从内容组合来看:旧教材随文设置了”忆一忆”\”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等设问小栏目作为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新教材提倡教学活动化,将探究活动(仿宋体字)纳入正文范畴,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全书大大小小共有90多个活动,每一单元还设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通过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参与性强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政治生活》设计九十多个活动的目的这些活动的设计,旨在使教学内容活动化启动学生的思维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注重实践性---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对教科书中设置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酌情处理,可以分解,可以合并,可以补充,也可以与学校的时政教育活动、党团活动、班级活动有机结合。但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一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以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实践性新教材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有对比、观点的辨析、选择、阐述、归纳、归类、列举实例、谈看法、提方案、评估、填表、按重要性的程度对当选举者应具备的条件排序、提出建议等。针对学生行为活动的有模拟听证会、调查、制定监督方案等。针对改变学习方式的是倡导研究性学习。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参与性强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师在实际开展的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活动表面化,未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形式低幼化或过难过深,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未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效性不强。活动过频,未能充分展开,效果不突出。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注意做到活动的指向性要明确活动要贴近学生实际活动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新教材与旧教材不一致3.在观点呈现上:旧教材按”学科概念----子系统概念”的逻辑顺序呈现,走从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的道路.新教材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呈现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对策:注重过程性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和获得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时空。教学的过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给予,更要着力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致力于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要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借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以及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凸现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注重过程性——倡导自主学习正文:学习的主体内容。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括穿插在其间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蓝色虚线框内的内容)。这两部分虽然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的。辅助文:设三个栏目。Ø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作解析或拓展性说明。Ø名词点击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或解释。Ø相关链接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这些栏目的设置不仅使教材的版面更加活泼,也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新教材与旧教材不一致4.从评价的角度看:旧教材每课书设有”理解测试”题目和活动建议.新教材只有开放性的实践探究活动.纸笔测试怎么测?测什么?解决问题的对策:1.依据教师教学用书2.倡导综合的开放性的题型[在试题设计中注意增加相对综合\开放的内容;在评析标准上,与试题相对应,答案不唯一.]二﹑新教材与课程标准不一致1.从编排顺序看有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在课程标准第三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呈现,而在教材中则被安排在第一个主题”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讲述.解决问题的对策:由科任老师决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更新材料、重新设计)教材内容\改造(合并、拆分、拓展、补充)教材主题\忽略某些设计\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我们建议按教材顺序.二﹑新教材与课程标准不一致2.从内容看:在教材中出现了政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阶级斗争﹑西部大开发等课程标准所没有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可讲\可不讲,具体由科任老师决定.三﹑新教材与教学时间的矛盾按框计算,旧教材36框,一学年的时间.新教材28框,一学期的时间.好象问题不大.但按知识点来看,新旧教材对照,删减了22个知识点的同时增加了22个新的知识点.这就意味着一个学期要学完一个学年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按一框一个课时的速度,问题可以解决.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四﹑新教材要求与学校条件的矛盾1.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这就是说,一个学期要搞4次活动,12个学科都搞4次,学生的负担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分组完成,班上汇报,成果共享.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展开的活动——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学生要查阅资料、要列举案例、要分析比较、要尝试制定规则。围绕政府的职能展开的活动——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活动中要求学生要列举新的事例、比较有无权威政府行使其职能带来的不同结果、还要能够联系当地实际对政府的活动进行评估并写出建议书。围绕我国的政治制度展开的活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归纳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通过修宪的具体过程,说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关系。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当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展开的活动——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搜集有关资料,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四﹑新教材要求与学校条件的矛盾2.新教材要求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文字与音像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对小城镇、农村学校来说,条件不允许(电脑没有、更不用说网上收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实际出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五﹑新教材要求与高考方案的矛盾新教材:三维目标﹑多主体﹑多形式﹑过程性+终结性高考:纸笔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学水平评估模块考核要求六﹑新教材自身有待完善的问题1.P12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部分]不是并列关系.从”个人---社区---国家---国际”排列六﹑新教材自身有待完善的问题2.P36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主要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应该明确管理与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六﹑新教材自身有待完善的问题3.P43政府依法行政将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分散在三个地方讲.应该集中起来六﹑新教材自身有待完善的问题4.P7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从主流\总体上说的.六﹑新教材自身有待完善的问题5.P93关于主权国家的类型,分类不够科学,存在交叉重复的状况。应该明确:主权国家具有多样性,按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教案研讨《政治常识》第五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谢谢各位!联系电话:020-83362395电子邮箱:xie123shx@163.com
本文标题: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