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广济印象武穴佛手山药文化篇武穴佛手山药与匡山西游禅宗文化农二代生态农庄兰志勇第二节广济(武穴市)匡山西游禅宗文化一、匡山西游文化来源和禅宗文化的缔结广济(武穴市)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天然的生态资源,广阔的山水人烟,这为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纪善时创作《西游记》提供了重要的人文地貌风光创作背景;境内寺庙林立,僧侣众多,佛法广颂,也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提供了匡山佛教文化背景。匡山西游文化也悠然自生。《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包含着大量的禅宗思想。禅宗讲究是以禅定为修行方式的,而当时释迦牟尼在提出佛教的基本修行理论中有所谓“八正道”,而这八正道之一的“正定”,说的就是禅定方面的内容。“正定”是佛教对修行者的基本要求,修行者要摄止住自己的心作用,使其“不乱不散”。这是佛弟子在追求涅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的。禅讲“心性、无与空、立地成佛、修心。”《西游记》中把这些释注得淋漓尽致、蒂结根深,匡山西游和禅宗文化延续到今天,现在我们的常道的“感恩之心、平常之心、幸福快乐之心。”1.匡山西游文化来源匡山古时与庐山并称为“匡庐”,素有“南庐北匡”、“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匡山其物产之独特、之美妙、之丰饶,也值得大书特书!这里峰峦叠翠,林深叶茂,流莺鸣谷,瀑布飞泻,古迹遍地。春季鸟鸣蝶舞,百花争艳;夏季清风拂绿,云海翻浪;秋季霜染红叶,野果飘香;冬季红梅傲雪,银装素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匡山的资源优势。匡山四季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云雾飘渺,宛如仙境。山中珍奇异兽出没,奇花异草芬芳。天上飞的有80多种鸟类,地上爬的有120多种动物,水中游的有40多种水生类动物。银杏、水杉、黄精、仙鹤草、猕猴桃等珍稀植物也能在匡山找到。《西游记》中的高山、深涧、壑谷、奇峰、怪石、青松、翠柏、花草、仙药(山药)、瀑布、飞禽、走兽都能在匡山找到原型。位于匡山腹地的太平桥村有个西来古寺,建于隋末唐初,里面供奉一只神猴,比吴承恩的《西游记》早900多年。相传隋朝以前,这里山高谷深,野兽出没,伤人害畜,损坏庄稼,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年,一只神猴出世,专门为百姓驱赶野兽,保护安宁。人们为纪念神猴的功德,建起西来古寺——“神猴庙”。寺的东北面有个“仙人洞”,传说菩提老祖在此打坐修炼。寺的西南面有个桃树岭,传说神猴在此栽种桃树,正是《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原型地。匡山顶峰一尖山之下的五峰山脉形如五个手指,吴承恩巧妙的演化为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五峰山顶有隋唐时期的五峰禅林、头陀寺,古代寺中的赵老大(寺庙看护)与《西游记》中舍卫国里的赵长者完全一致。山下有个藏秘洞,洞内正上方石头还刻有“洞天福地”四个大字,与《西游记》里花果山水帘洞所描写的一一对应。⑴、匡山为吴承恩晚年生活工作之地,吴承恩因一宗冤案获罪,出狱后赴蕲州任“荆府纪善”(行“讲授”之责),实质是个闲职。匡山当时在蕲州府治下,与荆王府又相距甚近,主峰一尖山有南朝文学家鲍照留下的读书台,吴承恩与鲍照又是同乡,且对鲍照十分敬仰,自然要到读书台领略风光,凭吊古人,这为他创作《西游记》提供了大量的素材。⑵、匡山是中国古代佛教中心。在唐代,广济县号称“广济佛国”,天下佛学大师云集匡山。东晋太元年间,佛教领袖慧远在匡山建立黄牙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司马道信出生在匡山脚下的梅川镇,在匡山幽居寺弘扬佛法40年。唐代真武祖师在横岗山开创道教万法教派。贞观年间蒋祖自泰国(暹罗)来建大藏寺居修。泰国太子、广济存奘禅师等也来到这里修行。到宋代,匡山有寺庙多达150座,天下佛教信徒云集在这里,常住有700多人,被朝廷封为“天下祖庭”。⑶、匡山佛教文化激发了吴承恩的创作灵感。《西游记》以唐玄奘西天取经史实为主要线索。而史料记载,吴承恩从未去过西域国度。他要在这部历史巨著中体现宏大的佛教寺庙景观,必定要以现实场景为依托。正是广济深厚的佛教文化、匡山繁盛的庙宇原型和各种神奇的民间传说,激发了吴承恩的创作灵感,最终形成了这部旷世杰作——《西游记》。2.匡山西游与禅宗文化的缔结禅宗思想不仅对诗词影响深刻,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最值得一提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下面就谈《西游记》与禅宗:书中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孙猴子去拜师时,菩提祖师问他姓什么,他回答:“我无性”,按禅宗的说法,无性便是佛性。菩提祖师给猴子取名为“悟空”,并有诗:“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依禅宗看来,人类(或者说宇宙万物)原本就无性,即都具有佛性,只不过还处于“顽空”的状态下而已,要通过“悟”才能明心见性,达到“真空”的境界。禅重在“悟”,而不是整天坐禅念佛。后来菩提祖师背着众人,在半夜三更传法于悟空,这便是禅宗五祖弘忍三更传法于慧能的翻版。以前常见“心中有佛”和“佛在心中”的这种说法,但我认为禅宗是主张“心中无佛”的,正如慧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西游记》也有这样的观点。第十四回开头就诗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既然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二者等同,就不能说“心中有佛”或者“佛在心中”了。而最后也是要达到“无物又无心”的境界才能成佛。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开头也有诗曰:“灵台无物为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这也是主张心中无物,不生任何念头,如果心中有佛的话,就不能谓之“全无一念生”了。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不拜偶像,《西游记》也有这种观点,依我看孙悟空是能做到心中无佛的,而唐僧却不明白这一点,他是“心中有佛”的典型人物,见到佛像就拜,常不听孙悟空劝告。第六十五回的小雷音寺和第九十一回的金平府元夜观灯遭难就是因为唐僧执着于拜佛所致。参考文献朱志勇吴学书吴鑫鹏来源:武穴市匡山与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摄影来源明月清风荷塘
本文标题:广济印象武穴佛手山药文化篇-武穴佛手山药与匡山西游禅宗文化-匡山西游文化来源和禅宗文化的缔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