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广西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省区之一,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二五”时期,是广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编制和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广西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为依据,提出“十二五”时期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广西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本规划地域范围包括广西管辖的海域和海洋经济发展依托的相关陆域。本规划涉及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洋新材料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节能环保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文化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海洋及相关产业,以及依托港口联动发展的临海工业。规划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第一节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海洋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一、海洋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全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不含临海工业)由2005年的190亿元增加到57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1.10%,五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20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47亿元增加到1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66亿元增加到2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77亿元增加到229亿元;主要海洋产业完成总产值342亿元,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44.5亿元、112.6亿元、84.5亿元,占全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重为42.25%、32.92%、24.71%。2010年全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4.9∶34.7∶40.4调整为2010年的18.8∶41.0∶40.2,其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了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海洋运输、现代物流等海洋新兴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三、临海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我区以石化、钢铁、电力为代表的临海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2010年,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工业总产值总额达到1455亿元,是2005的3.5倍,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钦州石化园区、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区和北海电子产业园3个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快了北部湾港及后方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步伐,拥有生产性泊位21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9个,港口综合年吞吐能力达1.2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30万标箱,完成货物吞吐量1.19亿吨,其中集装箱56.37万标箱。初步形成海洋、公路、铁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亿吨级大港目标,支撑了大西南重要物资经北部湾出海的需求。五、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快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自治区、市、县(城区)、乡镇四级海洋管理框架,编制完成了《广西海洋灾害区划》、《广西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广西海岛保护规划》、《广西海洋功能区划》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制作完成了广西沿海1∶5000电子地图,建立起海域使用管理动态监视监测系统。第二节发展条件广西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深水良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海洋空间资源广西沿海地区海岸线长1629公里,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排第6位,扣除农渔业岸线、生态保护岸线、特殊利用岸线、保留利用岸线以及已经利用的港口码头、临海工业岸线,剩余可利用的岸线资源为756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海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面积7500平方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1个,面积84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531.20公里。二、海运港航资源广西沿海岸线迂回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多溺谷、港湾,建设港口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港口规划岸线共267公里(深水岸线200公里),可建1091个泊位(深水泊位721个),港口规划全部实施后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7亿吨。三、海洋生物资源广西沿海地处的北部湾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湾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栖息着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多种、浮游植物近140种、浮游动物130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藻类和其他种类,其中有儒艮、文昌鱼、海马、海蛇等珍稀或重要药用生物。四、海洋油气及矿产资源北部湾是我国沿海六大含油盆地之一,油气资源蕴藏量丰富,油气资源量为22.59亿吨,其中石油资源量16.7亿吨,天然气(伴生气)资源量1457亿立方米。北部湾海底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28种,以石英砂矿、钛铁矿、石膏矿、石灰矿、陶土矿等为主,其中石英砂矿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石膏矿保有储量3亿多吨,石灰石矿保有储量1.5亿吨,钛铁矿地质储量近2500万吨。五、海洋能资源广西沿海地区可利用的风能和潮汐能资源丰富,海洋能源的总储量达92万千瓦,白龙尾半岛附近为沿海的高风能区,年平均有效风能达1253千瓦•小时/平方米,涠洲岛附近海域年均有效风能811千瓦•小时/平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源有38.7万千瓦,可建设10个以上风力发电场和30个潮汐能发电点,发展潜力大。六、海洋旅游资源广西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景观风光秀丽,是休闲旅游的胜地。海岸线长,海滩集沙细、浪平、坡缓、水暖于一身,无污染、海水清澈,是理想的天然海水浴场。可进行旅游开发的海岛众多,岛屿、长滩、碧海、阳光、绿树构成海岛如画景色。广西沿海地区与越南海陆相连,发展跨国滨海旅游得天独厚。七、区位优势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北部湾北畔,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八、政策优势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个省市区之一,同时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和边境地区等多重优惠政策,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颁布实施后,国家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设、重大项目布局,推进兴边富民开放合作等方面给予广西更大的支持。这些政策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是广西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九、生态优势长期以来,广西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好,空气质量优。北海市连续多年环境空气质量全国第一,空气污染指数排名全国最低,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浓度最低,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沿海各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到95%以上。广西近海海域是我国大陆沿岸最洁净的海区,2010年近岸海域全年平均一、二类水质比例达89.6%。第三节存在问题虽然我区海洋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海洋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我区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48%,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全国的2.2%,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的6.87%、8.37%、17.59%,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排名靠后。二、海洋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区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海洋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信息、保险、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海洋基础管理有待加强我区涉海部门较多,各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制约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协调和综合管理,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有待健全,海洋法制建设有待加强,陆海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四、海洋科教支撑力量薄弱我区海洋科研能力薄弱,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几乎是空白,涉海科研人员只有160多名,全区没有一所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也没有一个为海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的海洋技术中介咨询机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海洋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科技研究力量不强,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现代海洋产业的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五、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矛盾逐渐凸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围填海规模、局部区域养殖密度和近海捕捞强度不断扩大,沿岸浅海滩涂生物资源衰退,沿海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种类多、危害大,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六、基础设施薄弱港口码头规模偏小,码头泊位少,缺乏深水航道,海岛道路不畅通,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尚未形成,不能满足港口吞吐量和临海工业发展的需要。渔港设施建设落后,捕捞渔船功率小,技术设备落后,深远海捕捞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海产品集散交易市场,缺少大型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第四节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综合分析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区海洋经济发展迎来许多重大发展机遇,将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一)世界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国纷纷把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维护海洋权益列入本国重大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大海洋科技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海洋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区发展海洋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国为中心的海洋经济战略,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摆在重要位置。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明确提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建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和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三)“富民强桂”战略的实施为我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大战略举措,把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将海洋产业作为“14+4”千亿元产业之一,列入“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产业,提出要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为我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四)中国-东盟合作不断深入为我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广西与东盟
本文标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