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教学评价手册人民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Ⅱ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知识能力目标--------了解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条件。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经历的曲折发展过程和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文化大革命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严重破坏及沉痛教训。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典型历史事件,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通过运用“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教训的分析与总结,以此培养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以及“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十分艰巨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与失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1、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⑵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力量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力量;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⑷土地改革后,政府倡导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引导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逐步过渡的开端。这一切就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⑴总路线制定的时间——1953年6月。⑵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⑶总路线的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的路线。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其伟大意义。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改造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②改造的形式和必由之路。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③改造实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④改造的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⑵对农业的改造。(必要性:农业的落后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国家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⑶对手工业的改造。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到高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⑷改造的完成及其重大意义。从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国家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⑸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改造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给社会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5、毛泽东的报告《论十大关系》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⑴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这个报告。⑵《论十大关系》的内容和宗旨。在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⑶报告的意义。这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6、中共八大的召开。⑴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⑵八大的主要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作。⑶八大召开的意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7、中共八大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开始出现的曲折和失误。⑴曲折和失误出现的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思想的指导。⑵曲折和失误的表现。“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接着,全国农村又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⑶曲折和失误的实质和影响。“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8、中央对失误的反思、纠正错误的措施和成效。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9、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新修铁路8000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10、“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重申,在20世纪内实现农、工、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并进行全面整顿。但由于“四人帮”的阻挠,刚刚出现的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1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20年探索中取得的最宝贵的经验。第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从这个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量力而行,遵循经济客观规律,不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第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的狂热和集体领导的被破坏,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并维持十年之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避免“文化大革命”悲剧的重演,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党外的民主监督。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训练:基础与巩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A、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政权同时并举B、自力更生与获取苏联援助相结合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发扬民主与加强法制建设相结合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村要求实现合作化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D、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5、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6、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同时进行B、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完成C、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D、以和平手段改造私有制经济而完成7、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8、1956年到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趋势是()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B、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D、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B、人民政权与国内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0、中共八大中提出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实现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D、实现三大改造的完成11、1967年、1968年,“文革”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有()①经济工作的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②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③大批工人、干部离岗闹“革命”,交通运输堵塞④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在“文革”中的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其原因主要是()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B、在全国范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调整国民经济D、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整顿13、在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4、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C、指导思想“左”倾错误D、三大改造过急过粗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二、材料解析题15
本文标题:教学评价手册人民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539 .html